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Gadd45α/γ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Gadd45α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信号通路研究

朱娜  
【摘要】: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的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其中,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最主要的组织类型。探讨HCC组织中异常表达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于了解其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辅助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Gadd45基因家族是在研究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过程中新发现的相关基因家族,该家族成员主要包括Gadd45a、Gadd45p及Gadd45y。现有资料表明,该基因家族在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故此,本研究就Gadd45α/γ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及Gadd45α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信号通路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一部分Gadd45α/γ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检测Gadd45α/γ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临床HCC标本50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dd45α/γ蛋白在50例肝细胞性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相关临床意义;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分别转染质粒pCMV-tag2B、pCMV-tag2B-Gadd45a和pCMV-tag2B-Gadd45γ,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add45α/γ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结果: (1)Gadd45a蛋白在50例肝细胞性肝癌中阳性率为58.0%(29/50),癌旁组织中阳性率为62.0%(31/50),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Gadd45γ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0.0%(15/50),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0%(43/5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Gadd45α/γ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肝癌分化程度有关,它们在高分化癌中阳性率(84.2%,57.9%)显著高于在中低分化癌中的阳性率(41.9%,12.9%);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Gadd45α/γ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 (3)将质粒pCMV-tag2B-Gadd45α/γ分别转染至人肝癌细胞HepG2后可诱导细胞周期G2/M期阻滞,且pCMV-tag2B-Gadd45α(G2/M期细胞比值为0.31±0.03)诱导的阻滞程度较pCMV-tag2B-Gadd45γ(G2/M期细胞比值为0.21±0.03)诱导的阻滞程度更为明显。 结论:Gadd45α/γ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肝癌的病理分型、发展以及转归过程存在着密切关系,与Gadd45γ相比,Gadd45α在肝癌的转归过程中可能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并且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 第二部分Gadd45a诱导人肝癌细胞G2/M期阻滞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目的:探讨Gadd45α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可能涉及的信号转导通路,为研究肝癌细胞生长抑制性基因提供初步理论依据。 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分别转染质粒pCMY-tag2B-Gadd45α和pCMV-tag2B至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add45α及其下游基因P38、p-P38、JNK和p-JNK的表达变化;然后,给予信号通路的抑制剂(sB203580和SP600125)分别特异性阻断P38和JNK的磷酸化,再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各组细胞周期,进而分析Gadd45α诱导肝癌细胞HepG2阻滞在G2/M期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 结果: (1)将质粒pCMV-tag2B-Gadd45α转染至人肝癌细胞HepG2 48h后,Gadd45α蛋白表达峰值为0.68±0.02,其下游基因P38(0.94±0.01)和JNK(0.77±0.04)的磷酸化水平与空白对照组(0.58±0.02,0.50±0.02)相比均明显升高。 (2)运用特异性抑制剂使升高的P38和JNK磷酸化表达水平降低至0.56±0.02和0.53±0.03,达到空白对照组磷酸化水平(0.58±0.02,0.50±0.02),但细胞仍表现为G2/M阻滞,阻滞程度较非抑制剂组明显减弱。 结论:在HepG2细胞中过度表达Gadd45a蛋白可以激活Gadd45α-P38和Gadd45α-JNK信号转导通路;Gadd45α-P38和Gadd45α-JNK通路参与了Gadd45α诱导的肝癌细胞G2/M期阻滞。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程俊波!350001福州市,姚和祥!350001福州市,黄建富,殷凤峙;肝细胞性肝癌P53、Bcl-2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99年06期
2 王甘露;p53基因与肝细胞性肝癌的关系[J];医师进修杂志;2001年05期
3 赵博;苗立英;;超声造影诊断肝硬化合并肝细胞性肝癌一例[J];中国医疗设备;2008年06期
4 王建国;刘剑勇;;肝细胞肝癌手术中的规则性与非规则性肝切除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10年06期
5 李美颖;肝细胞性肝癌病人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肝扫描检查的关系[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4年02期
6 陈谦,梅铭惠,唐建华,杨景红,杨华伟,翁俊;B超引导下经皮端冷射频治疗不可切除肝癌[J];华夏医学;2001年06期
7 董驰!730030,史平!730030;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巨块型肝细胞性肝癌一例[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潘志刚,杨秉辉,祝墡珠,李延文;肝癌组织中肠道病毒表达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04年06期
9 Yoshioka Y. ,Hashimoto E.,YatsujiS. ,姜志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与衰竭性NASH[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年05期
10 冯耀良;赵林波;王学浩;张峰;孔连宝;李相成;施海彬;王杰;刘圣;;22例中晚期肝癌肝移植术前介入治疗[J];江苏医药;2007年08期
11 孟红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性肝癌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09年12期
12 房建伟;王芳;;肝细胞性肝癌(HCC)筛选实验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年02期
13 钟鉴宏;马良;黎乐群;;过继免疫治疗在肝细胞性肝癌术后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1年04期
14 许少霞,钟寿光;肝细胞性肝癌与抗HBe关系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1994年05期
15 章宗籍,申丽娟,张华献,黄润;甲胎蛋白阳性人肝细胞的定量形态学图像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6期
16 闫婷;王文礼;;后基因组时代的肝细胞性肝癌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17 张荣生;吕凌;成峰;邵文雨;成峰;张峰;;CD133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2009年06期
18 何淑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关系[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20期
19 邓卓霖,马韵,罗虹;南宁地区肝细胞性肝癌中突变型p~(53)蛋白表达[J];广西科学;1995年01期
20 高丰光,孙汶生,曹英林,张利宁,宋静,李华芬,阎世坤;HBx-DNA探针的研制及在肝癌发生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宏;徐琛玮;沈颖卓;邹祖全;李铎;;杨梅素诱导G2/M期阻滞、抑制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林满霞;徐辉雄;谢晓燕;吕明德;徐作锋;刘广健;谢哓华;陈立达;;肝细胞性肝癌超声造影参数成像临床应用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尹涛;;肝蒂横断法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性肝癌[A];湖北省第21届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刘小敏;梁晓秋;;PIG11基因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5 苏怡君;高世勇;季宇彬;;龙葵碱对HepG2细胞N-乙酰转移酶1活性的研究[A];转化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武晓丹;金哲雄;宛春雷;金蕊;;仙鹤草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兰柳波;符伟玉;梁念慈;;抗癌中药半边旗有效成分5F抑制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可能机制[A];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8 高萍;孙海云;李广田;李强;张巾超;;脂联素对HepG2细胞C-反应蛋白分泌和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刘志;程木华;李建;;β射线辐射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物学效应[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10 李小婷;殷辰俞;孟徐莲;段颉;孔秋月;冯晴;;褐藻糖胶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机制[A];营养与老年代谢病——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雅姝;土贝母苷甲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HepG2)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张斌;蜈蚣提取液的分离纯化与治疗肝细胞性肝癌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李亮;循环miR-429在肝细胞性肝癌早期预警及诊断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4 朱海涛;EPCs参与肝细胞性肝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胡超;白藜芦醇对HepG2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中南大学;2012年
6 刘宏;人内皮抑素基因转染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孙磊;纳米SiO_2颗粒对HepG2细胞的毒性及相关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庞婧;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在HepG2肝细胞内葡萄糖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9 王振冉;Embelin通过AKT途径诱导胃癌细胞G2/M期阻滞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邱荣元;P21亚细胞定位改变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娜;Gadd45α/γ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Gadd45α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信号通路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2 汪文生;褪黑素增强阿霉素对HepG2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刘志龙;青蒿琥酯对肝癌HepG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4 张丹;八氯二丙醚对HepG2细胞的遗传毒性及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洁;NSC348884-Nucleophosmin小分子抑制剂对肝癌细胞HepG2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6 叶艳清;内质网应激在腺苷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D];汕头大学;2010年
7 张路英;吲哚胺2,3-双加氧酶对HepG2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方圆;水蛭提取物对肝癌HepG2细胞DNA甲基化转化酶的影响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历丽;IL-6对HepG2细胞载脂蛋白M表达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10 孙婧;归肝经虫类中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日丰;艺高人胆大 巨瘤一朝除[N];医药经济报;2001年
2 记者 郭小伟;国内首例无创儿童实体肿瘤手术在渝实施成功[N];重庆日报;2009年
3 大可;细胞周期钟如何运行(下)[N];大众科技报;2001年
4 金重华 姚光弼;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王宏芳 张绘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化学致癌物就在我们身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