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
【摘要】:从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病名的论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西医对本病的治疗用药角度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第一部分中医辨证治疗115例RA回顾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对类风湿关节炎(RA)有关古今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总结,系统的收集和分析了类风湿关节炎的115份临床病例,探讨了中医方面古今医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证型特征、辨证施治及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11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例资料(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采用Microsoft Office-Excel软件对其中医证型、治法、用药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治法、用药规律及特色。
结果:
1.本研究115中,男性27例(23.5%),女性88例(76.5%),男女比例约为3.25:1。40岁以上患者共84例,占了所有病患的73.0%。
2.辨证分型,其中正虚邪恋证50例,占43.5%;风寒湿阻证30例,占26.1%;湿热痹阻证19例,占16.5%;寒热错杂证5例,占4.3%;痰瘀痹阻证11例,占9.6%。
3.中药共使用39种,达1367次。
结论:
1.类风湿关节炎特点为本虚标实,涉及肝脾肺久肾不足,气血亏虚是本源;风、寒、湿、热、痰浊、瘀血是其标。病多以实证为主,多以虚实相兼。
2.本研究将类风湿关节炎分为五型,即风寒湿阻证、湿热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痰瘀痹阻证以及正虚邪恋证。研究结果显示临床上正虚邪恋证、风寒湿阻证、以及湿热痹阻证这三证型占最多。
3.临证时明辨寒热病性,区别邪正虚实。辨证首辨寒热类别,次辨病邪偏盛。再辨证候虚实,一般而言,新病多实,久病多虚,呈虚实夹杂之候。然而也得考虑收集病例的季节,患者个人体质及因素。
4.治疗应在整体观念指导下,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5.类风湿关节炎偏重于祛风湿药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等类的药物。用药以温性为主,配伍寒性药物,起到寒热并用的特点。药味以苦味、甘味及辛味药物为主,归经以肝、脾为主,肺为次。
第二部分加减上中下通用通风方治疗RA33例临床观察
目的:因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型多错综复杂。在此,选择33例符合本病风寒兼痰瘀证型来探讨有关加减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本病的疗效,为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线索,为今后中医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以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33例符合本病风寒兼痰瘀证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例资料(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对所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风寒兼痰瘀证型的加减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前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此方治疗的疗效。
结果:
1.加减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有一定疗效来缓解与治疗RA风寒兼痰瘀证的症状体征
2.使用了加减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风寒兼痰瘀证的患者治疗前后ESR、CRP、RF变化比较(平均数±标准差,n=33)有所改善。
3.治疗显效3例(9.1%),进步21例(63.6%),有效7例(21.2%),无效2例(6.1%),总有效率93.5%。
结论:运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风寒兼痰瘀证后,相关症状、体征均有缓解(P0.01)得出结论:此方可有效治疗RA风寒兼痰瘀证。
|
|
|
|
1 |
陈秀梅,陶怡,叶凤珍;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艾森克个性调查[J];南方护理学报;1996年02期 |
2 |
孙富崇;蝮蛇抗栓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53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7年06期 |
3 |
黄国平;田常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1997年04期 |
4 |
;类风湿关节炎能引起哪些内脏损害?[J];中国临床医生;1999年08期 |
5 |
梁晋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诊断与治疗[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
6 |
左晓霞,胡燕青,王浩,蒋庆年,王柳;小剂量强的松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1年09期 |
7 |
朱静;刘建;吴晓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J];医学科技;2002年01期 |
8 |
戴冽;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策略[J];新医学;2004年04期 |
9 |
黄梅,张瑶珍,孙汉英,刘文励,邓金牛,陈淑萍;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J];临床内科杂志;2005年02期 |
10 |
张建军,沈国民;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04期 |
11 |
童艳华;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观察与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5年03期 |
12 |
;类风湿关节炎:关键是规范治疗[J];家庭医药;2005年07期 |
13 |
王伟钢;;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治疗概况[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19期 |
14 |
王永芝;陈红;王英;;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1例重度中毒病人的护理体会[J];华西医学;2006年03期 |
15 |
李萍;盛志业;;风湿/类风湿关节炎[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年08期 |
16 |
王新华;;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新疆医学;2006年06期 |
17 |
鲁丽;陈艳林;周唯践;;三七治疗尪痹“通则不痛”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年07期 |
18 |
栗占国;卢靓;;他的“关节炎”如何规范治疗[J];家庭医药;2007年02期 |
19 |
梅珏;;血小板CD62P测定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J];江西医药;2007年05期 |
20 |
魏敏;;云克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07年1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