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癌解毒方干预W256移植瘤大鼠生存及血、尿代谢的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国医大师周仲英教授一生临证经验总结的消癌解毒方经临床和多项实验研究已证实其卓越的疗效;但是尚未用符合中医整体观的代谢组学对其进行循证研究,故本研究将主要用代谢组学方法探索其抗肿瘤的作用和机制。目的:建立W256瘤株的大鼠移植瘤模型,评价消癌解毒方对移植瘤大鼠生存状态(主要是摄食量、体重的变化)和对相关免疫指标影响以及瘤体病理改变的影响。探索移植瘤大鼠体内代谢变化及消癌解毒方抗肿瘤的代谢组学机制。方法:将W256移植瘤大鼠随机分为消癌解毒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顺铂组和模型组、空白组,观察生存大鼠摄食量、体重变化、采用EL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p(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含量变化,对比各组大鼠移植瘤瘤体光镜下形态变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获取大鼠肿瘤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血浆、尿液的原始代谢指纹图谱信息,数据采集取得各样本数据信息,采用多元统计方法(PCA、PLS-DA)模式识别等方法,得到模型组与对照组代谢概况,结合NIST数据库和文献进行代谢物鉴定,并行T-TEST组间比较,寻找空白组与模型组大鼠血浆、尿液有差异的代谢物(潜在标志物),并分析关联代谢通路变化。进一步对比消癌解毒方各组与模型组空白组差异化合物,寻找该方调节代谢作用的靶点。结果:消癌解毒方能改善移植瘤大鼠体质量、摄食量;能显著降低移植瘤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含量,光镜下观察到消癌解毒方(主要高剂量组)可以部分抑制瘤体生长。血浆代谢分析发现: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第三个时间点,有30个代谢物发生了显著变化,经过网络代谢通路分析主要涉及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尿素循环,提示血浆中这30种代谢物与W256移植瘤的生长密切相关,经过进一步T-test检验分析发现主要有15种化合物变化较显著,尤其是酪氨酸、尿嘧啶、1-氢-3-吲哚丙酸,在第一、第三两个时间点变化趋势一致,尿嘧啶与1-氢-3-吲哚丙酸随着时间推移变化程度加剧,可认定是潜在的疾病进展标记物。消癌解毒方高剂量组干预后的血浆代谢在第三个时间点变化显著,能对前述鉴定出的15个潜在肿瘤生物标记物中的10个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对1-氢-3-吲哚丙酸、赖氨酸、色氨酸、甘油磷酸盐、谷氨酰胺、肌醇、鸟氨酸、棕榈油酸有正调控作用,对胆固醇、丙酮酸有负调控作用,尤其以鸟氨酸、丙酮酸效果明显,提示消癌解毒方可能通过调节糖代谢和尿素循环来发挥其代谢调节作用,上述十种化合物可能是消癌解毒方潜在作用靶点。尿液代谢分析的结果是在第三个时间点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有46种差异化合物,通过网络代谢通路进一步分析发现模型组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能量代谢、尿素循环受干扰最严重。在两个时间点均存在差异的化合物有19种,其中14种可被鉴定出,尤以氧化二硫赤藓醇、5-羟基己酸、胸腺嘧啶、核糖醇、尿酸、麦芽糖变化显著,且这6种代谢物在消癌解毒方高剂量组得到不同程度地调控,可以认定为疾病变化和药效的潜在标记物。结论:1、消癌解毒方能抑制肿瘤生长,改善大鼠生存状态,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免疫有关。2、W256移植瘤大鼠造模后的血浆、尿液代谢发生了明显变化,筛选出肿瘤发病相关的潜在标记物及受干扰的相关代谢通路。3、消癌解毒方可以使造模后大鼠血浆、尿液中异常变化的代谢物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筛选出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
|
|
|
|
1 |
陈同度,张昌颖;素食大鼠的贫血现象[J];营养学报;1957年04期 |
2 |
陈伟强;赵善广;;自制注射用大鼠固定装置[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2年04期 |
3 |
肖柳英,林培英,冯昭明,张丹;不同周龄的SD大鼠生理、生化及体重的正常值测定[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6年03期 |
4 |
李淑云;简易大鼠灌胃器的制作[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5 |
杨明智,陈积圣;一种大鼠抓取与固定的新工具介绍[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1年03期 |
6 |
戴英,陆群;复方H_(505)对Wistar大鼠外周血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1年01期 |
7 |
韦应波,孙喜庆,曹新生,姚永杰,冯岱雅,杨长斌;+Gz暴露时间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年01期 |
8 |
吕学军,郭俊生,李敏,周利梅,张永娟;晕船大鼠体内铁含量的变化[J];中国职业医学;2003年04期 |
9 |
汤仁仙,王迎伟,王慧,周峰;201A中药合剂对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病变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
10 |
孙同柱,付小兵,翁立新,梁雪梅,陈伟;介绍一种简易的大鼠保定方法[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4年01期 |
11 |
张翥,马继伟,李寅超;溢尿停对实验性脾虚SD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4年08期 |
12 |
吉雁鸿,郭俊生,李敏,周利梅,赵法伋;大鼠晕船适应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年06期 |
13 |
周剑锋,李娜,袁发焕,张耀全;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建立中大鼠行为改变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4期 |
14 |
李建军,陈香美,顾玥,魏日胞,师锁柱,尹忠;复方肾华片对5/6肾切除大鼠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05期 |
15 |
杨建萍,刘耕陶;酞丁安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5年04期 |
16 |
陈志宏,乔跃兵,高福禄;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5年02期 |
17 |
符路娣;蔡海云;;介绍一种简便的大鼠灌胃方法[J];中兽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
18 |
史红霞;张国庆;丁书文;;长期白酒灌胃对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06年09期 |
19 |
刘海燕;;灌注固定大鼠的技术操作及常见问题[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
20 |
冯雪建;卢占军;高登慧;;大鼠灌胃给药方法的研究[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