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印度醋栗和扁担藤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西印度醋栗和崖爬藤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对西印度醋栗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第三部分对扁担藤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西印度醋栗(Phyllanthus acidus(L.)Skeel)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岛和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已成功引种。该植物在东南亚地区具有悠久的药用和食用历史,可用于治疗月经失调、皮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西印度醋栗具有保肝、抗菌、抗氧化、提高免疫功能、降压、降脂等作用。本实验对西印度醋栗叶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出23个单体化合物,包括三萜、二萜、黄酮、脂肪酸及甘油酯和其他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醋栗叶醇phyllanacidol,化合物3-23为首次从西印度醋栗中分离报道;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进行了体外降糖活性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具有一定降糖活性。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了西印度醋栗叶、果实等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西印度醋栗叶、果实等提取物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深入研究开发的价值。扁担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是常用瑶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之扁骨风,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祛风除湿之效,用于治疗风湿骨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半身不遂等症。本实验对扁担藤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三萜、甾体、神经酰胺、脂肪酸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2、4、7、9、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