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作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程革  
【摘要】:延缓衰老、颐养天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在人类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增加,同时人口老龄化也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衰老和长寿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延缓衰老的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延缓衰老的研究,不仅可以延长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延缓中老年人的衰老,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贡献,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我国,养生和延缓衰老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对衰老形成了独特的认识,提出了多种关于衰老的学说,也形成了许多具有特色的养生延年方法,创制了许多具有卓著疗效的传统名方。这些延年益寿的名方长期以来被广泛使用,有着确切的疗效,并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加强对它们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扩大它们的临床运用,对于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延年防衰的要求,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中医学蕴涵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可以预料今后中医学延缓衰老的研究必将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重视。 本课题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中医经典名方——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作用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在综合分析中医衰老主要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成果,提出了肾虚兼痰瘀衰老说是中医衰老的基本学说的观点。根据肾虚兼痰瘀衰老说,肾虚是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痰饮、瘀血是衰老过程中在肾虚的基础上所产生的重要病理产物,可反过来加重肾虚、加快衰老的进程,肾虚和痰瘀可最终共同造成脏腑功能的衰减乃至衰竭。二是结合中医理论,分析了肾虚兼痰瘀衰老说与五脏虚弱衰老说、脾虚衰老说、阴阳失调衰老说、精气神衰老说等其他学说的关系,提出了肾虚兼痰瘀衰老说能够涵盖中医其他衰老学说的观点。并通过分析中医衰老学说现代研究的成果,认为肾虚兼痰瘀衰老学说较之中医学其他的衰老学说,其与现代衰老学说的联系更加广泛和密切,其内涵更符合现代生命科学关于衰老的认识。三是对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作用的中医学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金匮肾气丸作为中医补肾延年的经典名方,被历代医家广泛运用于养生、延缓衰老和老年病的治疗。但从现有的文献报道来看,未见有对其延缓衰老作用中医学机制探讨的研究。本课题从金匮肾气丸配伍意义、《金匮要略》相关原文、原方药物演变和现代临床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金匮肾气丸的主要功效在于补益肾气,同时也兼能化瘀祛痰,其功效切中了衰老肾虚兼痰瘀的病理机制,故具有显著的延缓衰老的作用。同时,还结合金匮肾气丸药物组成和配伍意义的分析,提出了其配伍意义不在“阴中求阳”,金匮肾气丸并非温补肾阳代表方的观点。 实验研究部分,主要是在总结以往补肾方(法)及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实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通过建立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模型,着重从金匮肾气丸对不同代龄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形态的影响、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细胞核DNA的影响和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bcl-2表达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其延缓衰老的现代科学机制。实验结果为:(1)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形态的变化表明,金匮肾气丸血清能够改善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状态,减慢老化的进度;(2)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匮肾气丸血清能够改善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线粒体膜的电位极性,减少其细胞凋亡的产生,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3)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显色反应,根据细胞颜色的深浅来判断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匮肾气丸血清可减少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DNA断裂的程度,阻止细胞凋亡小体的形成,从而降低其细胞的凋亡;(4)金匮肾气丸能够通过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增加细胞中Bcl-2蛋白的含量,抑制线粒钵释放细胞色素C,从而抑制细胞的凋亡。较之以往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作用实验研究主要观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功能、与自由基关系和对糖类、脂类等物质代谢等方面的影响而言,研究的层次更加深入。本实验主要从分子机制上对其延缓衰老作用进行了探讨。根据实验结果认为,金匮肾气丸能显著降低细胞的凋亡,这可能是其延缓衰老作用的重要机制。本实验研究加深了对金匮肾气九延缓衰老作用现代科学机制的认识。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明确了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作用的理论依据,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其延缓衰老作用的现代科学机制,更加确定了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的作用,也为进一步扩大其临床运用提供了依据。同时,本课题的研究也丰富了补肾化瘀祛痰法延缓衰老作用机制的认识,也将有助于加深对肾虚衰老和肾本质的认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加锋;展照双;;金匮肾气丸与桂附地黄丸不同补肾机制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1年06期
2 ;中医对衰老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07年S1期
3 郑雪吟,马明华;加强院科二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8年01期
4 万俊香,任雪峰,夏昭林;致癌机制与职业分子流行病学[J];劳动医学;2000年04期
5 杨彬;新一代抗蠕虫药的开发依赖于深入的基础研究[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0年04期
6 张旭辉;热休克蛋白70与热耐受的机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7 张琪,王广基;蛋白多肽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1年12期
8 张爱国;生长抑素类似物的抗肿瘤机制[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年07期
9 洪明山!210008,张均;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中重度脑梗塞的疗效观察[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1期
10 张勇,郑益川,傅鸿鹏,李鹏翔,华颖,陈恩东,邵晶晶,钱海红,马安宁,虞国良,陈政,罗力,高春秋,席彪,尹爱田,郝模;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意向论证[J];中国医院管理;2001年09期
11 朱妙章,吕顺艳,于军,郭海涛,董明清,高瞻,魏启明;血管钠肽抑制心肌增殖与机制的研究[J];心脏杂志;2002年05期
12 翟道荡,陈汉平,王瑞珍,华雪桂,丁邦友,蒋永芳;直接灸免疫调节作用的β-内啡呔机制[J];上海针灸杂志;1994年05期
13 毛卫克;心肌预适应与心肌保护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9年05期
14 吴胜楠,张少文,吴盛标,许香广,陆云琦,石丹;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发生机制的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年09期
15 徐瑞成,陈小义,陈莉;Bufalin抗癌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0年04期
16 吴泰相,王家良,刘关键;高碘甲肿及碘致甲亢机制新假说:脱碘酶障碍学说[J];华西医学;2000年04期
17 赵兴胜,孟庆余;心房纤颤电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18 王学峰;难治性癫痫:概念、组成、发病机制研究[J];当代医学;2001年12期
19 郝金玉,韩伟,邓修;新鲜银杏叶经微波辅助提取后微观结构的变化[J];中草药;2002年08期
20 蒋与刚,徐琪寿;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杰;;中医学与延缓衰老——浅谈中医保健康复优势与特色[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文枫;杨庆媛;鲁春阳;;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理想模式及机制创新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国安;;浅谈我省烟草商业企业的预算管理[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4 胡博;陈绍洋;王强;熊利泽;;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与神经保护[A];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陈晓雄;;浅谈对烟草糖酒有限公司的管理[A];上海烟草系统2000年度学术论文选编[C];2000年
6 杨志宏;;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高东升;霍振杰;;优化珠心算教练师培养机制 保障珠心算教育健康有序发展[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新华;梁国威;邵冬华;王树琴;何访;;大白菜汁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其机制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9 谢秀丽;周福生;;从情志论治慢性胃炎[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海燕;李成良;;非淀粉多糖酶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A];饲料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革;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作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谷秀华;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机制与调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习明;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刘耀;创新型企业发展模式及其实现持续创新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5 刘辉;农业技术创新的产权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6 陈秀峰;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闫素华;心房扑动的电生理机制、体表心电图F波的形成机理及射频消融方法[D];山东大学;2004年
8 张奉琪;骨盆骨折血管损伤的解剖学基础及影像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9 杨敬华;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机制与模式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10 朱业宏;人力资源能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文朝;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环境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王伟;论完善我国政府预算监督[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雪芹;南京市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翟莹昕;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5 姚瑞敏;武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前的教育培训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6 常杰;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7 李平;论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监督[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罗永乐;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成长的经济促进及其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曹卫东;中国西部典型地区半城市化的机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彭支援;论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机制[D];华侨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睿智;食物可延缓衰老[N];科技日报;2006年
2 实习生 李春莲 本报记者 蒋秀娟;抗衰老药到底能否延缓衰老?[N];科技日报;2008年
3 双丽;夏季如何延缓衰老[N];大众科技报;2000年
4 玉明;勤于用脑 延缓衰老[N];民族医药报;2008年
5 王保成;延缓衰老的中成药有哪些?[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谢伏;让衰老放慢脚步[N];民族医药报;2008年
7 ;有利于延缓衰老的十种食物[N];大众科技报;2002年
8 许永付;保持体力 延缓衰老[N];民族医药报;2001年
9 孟庆轩;延缓衰老讲科学[N];保健时报;2004年
10 朱本浩;延缓衰老从中年开始[N];科技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