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益气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冯荣昌  
【摘要】: 变应性鼻炎(也称过敏性鼻炎)是指以突然的反复发作的喷嚏、流涕、鼻塞和鼻痒为主要症状的鼻病,中医学称之为鼻鼽。随着工业的发展,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约在15~20%左右,而香港6~12岁儿童的发病率更高达40.8%,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 在香港西医一般用药物治疗为主,少数采用免疫疗法,药物治疗以抗组胺药、血管收缩剂、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等为主,虽可控制症状的发作,但有些药副作用大;免疫疗法见效慢,甚至有不良刺激,且疗程长,患者不易坚持。中药、针灸、贴敷等疗法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各家的疗效差异大,方法不一致。本研究选择香港地区发病率较高的气虚型(肺气虚、脾气虚和肺脾气虚)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及比较中药和西药的疗效,通过研究结果的分析与探讨,以验证中医药的疗效。 研究目的:探讨益气脱敏汤治疗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研究方法:以香港大学中医临床中心为基地,选择2008年1月3日至2009年2月28日收治的100例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用益气脱敏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0例,轻度用:佳力天(Clarityne与国内名“开瑞坦”成分Loratding相同)治疗,中、重度:佳力天,加上雷诺考特(Rhinocort成分budesonide)鼻用喷雾剂。 研究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主症和体征都有明显改善,两组总有效率相同为90%。治疗组显效率为72%,对照组显效率为34%。疗效指标分析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无差异,显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中药治疗组实质疗效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 研究结论: 益气脱敏汤治疗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在喷嚏、鼻塞、体征和次症畏风、自汗、腰酸、肢冷、食少、便溏、口干、烦热方面优于西药对照组。流涕、鼻痒两组都有较好疗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大新;;浅论中医对于鼻鼽与肺脾肾的辨证关系[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2 石钟坤;曹海;张宏;石磊;;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5期
3 张龙英;;扶正脱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4 杨龙;付文洋;李许娜;;变应性鼻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医药学报;2011年02期
5 闫锡联;;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115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6 王晓燕;;芳香通窍丸治疗变应性鼻炎12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7 王任霞;张春晖;宁云红;;从脏腑虚损论治鼻鼽[J];山东中医杂志;2009年02期
8 谢水祥;韩立民;;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5期
9 刘颖;刘敏;张大铮;齐银辉;胡浩;黄倩;张勤修;;从卫气论治鼻鼽[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10 王浩;施志强;蒋金琴;杨谋;周家璇;;“鼻敏爽胶囊”治疗鼻鼽肺脾气虚证临床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1 李高照;;苍耳桂枝汤治疗鼻鼽84例[J];甘肃中医;2009年02期
12 张立刚;陈杰;牛生录;;截鼽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68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3 李漫;李淑良;;益气固表中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14 谭智敏;;从郁热熏鼻谈鼻鼽的辨证施治[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10期
15 孙淑红;;变应性鼻炎的中药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16期
16 聂玲娟;王东方;;变应性鼻炎Th1/Th2细胞失衡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IgE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7 阮岩;陈蔚;;王德鉴教授治疗鼻鼽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6年03期
18 曾屹生;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年11期
19 徐风玲;冯维玉;;电热针结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56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8年07期
20 刘大新;;鼻鼽的相关论述、研究与思考[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玥;江芳超;李友林;;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祁方;;益气固表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莉;孟动铃;毋桂花;;补益肺脾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30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4 刘立思;;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及进展[A];中华医学会2009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张晓阳;连增林;李颖;;从风论治变应性鼻炎的理论与临床依据[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向建文;;张介宾“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理论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指导作用——读《中医各家学说》有感[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7 郏雪峰;;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配合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8 林志斌;陈冬;李添应;徐睿;;免疫捕获法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祝君红;;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郑军;朱学伟;;吉林省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调查[A];吉林省医学会第九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荣昌;益气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赵文明;中医治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及北京城区670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析[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3 邓可斌;鼻鼽合剂治疗风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崔鲁佳;鼻鼽中医临床路径实施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李笋;变应性鼻炎中医治未病实验与临床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王晓巍;变应性鼻炎对嗅觉的影响及糖皮质激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7 黄桂锋;培土生金法治疗脾气虚变应性鼻炎大鼠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李家乐;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文献与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9 孟粹达;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在变应性鼻炎及非变应性鼻炎中表达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唐新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滑宬;对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医证型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李蕾;玉蝉卫肺丸治疗变应性鼻炎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3 袁宏伟;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沙骥超;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特点分析及相关问题调查[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强;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阻断鼻腔自主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相关神经解剖学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6 沙吾拉西;白细胞介素4及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变应性鼻炎的关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7 吴琪;鼻敏片对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吉均祥;IL-9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水平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9 杨继芳;变应性鼻炎中Th17细胞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10 张建辉;趋化素样因子1(CKLF1)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 房铁生;高血压型慢性肾炎的中药治疗[N];民族医药报;2001年
2 元城;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更安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3 ;中药治疗流感疗效确切[N];大众卫生报;2009年
4 王惟恒;中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彭勇;我国中药治疗乙肝表面抗原转阴获得较好效果[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6 记者 彭勇;中药治疗乙肝表面抗原转阴获好评[N];经济参考报;2008年
7 陈艳清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糖心病”的中药治疗[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8 田鲜美 刘清泉 江其敏;中药治疗心梗后低血压效果好[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中药治疗犬湿疹[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10 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 陈金伟;甲状腺癌的中药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