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加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摘要】:
本文主要从文献综述、理论探讨、临床研究与统计分析等方面对艾灸作为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目的:观察艾灸对RA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应用艾灸加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RA,观察症状体征、关节疼痛、免疫功能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观察艾灸治疗RA的临床疗效及探讨作用机理。选取2008年05月~2008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艾灸加药物治疗组(简称治疗组)16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简称对照组)14例。药物治疗选用消炎止痛药西药、辩证施治的中药,两组用相同的药物治疗。治疗组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艾灸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不灸。治疗组采用艾炷无瘢痕灸法(灸至皮肤潮红、温热、舒服为度)。取两组穴位用:1组:关元、足三里;2组:脾俞、肾俞。均双侧。每穴每次灸5~7分钟,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2组交替使用,治疗2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查免疫八项功能,采用统计软件SPSS15.0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艾灸加药物治疗组与单纯药物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虽然尚无统计学意义,但艾灸加药物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及患者的自我感觉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组的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湿热阻络型免疫调整作用较好,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三项(ESR、CRP、RF)指标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艾灸结合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调整(CRP、IgG)的作用。
结论:
1、艾灸加药物和单纯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都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2、艾灸加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免疫球蛋白IgG和C-反应蛋白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3、艾灸加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湿热阻络型的ESR、CRP、RF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提示热症也可灸。
4、艾灸可作为RA的辅助疗法,操作简便,还能自我操作,经济安全,无任何副反应,临床应用可行性、实用性强,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疾病的痛苦,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效应。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
|
|
1 |
吕洪丽,张曼君,王翠华;电针配合艾灸法治疗胃下垂[J];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05期 |
2 |
王作民;刮甲艾灸法治疗指(趾)甲癣110例[J];中国针灸;1997年09期 |
3 |
曾培植;醋浸姜母艾灸法治疗肱骨外髁炎64例[J];现代康复;2001年04期 |
4 |
张乾;艾灸帮您除顽疾[J];长寿;2005年10期 |
5 |
;我“艾”我健康[J];兵团建设;2009年02期 |
6 |
姚文凤;李彩贤;;艾灸法治疗胃脘痛的观察与护理[J];华夏医学;2010年05期 |
7 |
韩慧;李杰;;艾灸法治验案5则[J];陕西中医;2011年02期 |
8 |
曾志平;艾灸法配合“丝瓜叶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14期 |
9 |
段彩茹;;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3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1年02期 |
10 |
赵锦樵;;灯火隔艾灸法治疗偏头痛的介绍[J];江西医药;1966年06期 |
11 |
陈莉,刘静宇,刘学勤;支气管哮喘外治八法[J];中医外治杂志;2003年05期 |
12 |
陈鹏飞;郑崇勇;;热敏化艾灸神阙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78例[J];四川中医;2008年09期 |
13 |
马兆勤,翟岭,王迎;艾灸法加药罐治疗流感发热10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年05期 |
14 |
杨旭光;;艾灸自古即为扶阳大法[J];中华养生保健;2010年10期 |
15 |
罗子华;;艾灸减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疼痛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07年19期 |
16 |
龚亚莉;;艾灸法 从中医来,向万家去[J];医学美学美容(财智);2011年08期 |
17 |
杜克礼;;艾灸法配合中药外用治疗臁疮8例[J];中医杂志;1986年07期 |
18 |
角建瓴,邹军;张家维教授特种针法及艾灸法经验辑要[J];新中医;2000年03期 |
19 |
张京英;;说“艾灸”[J];祝您健康;1994年01期 |
20 |
欧阳海燕,刁作彬,李玉梅,庞大本,朱观煦;新颖实用的电子灸疗仪[J];现代仪器;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