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凉血化瘀解毒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作用机制的研究

周腊梅  
【摘要】: 瘀热毒往往不是单独致病,而是互相影响,涉及多个脏腑,普遍存在于内科疑难疾病。复习文献,凉血化瘀法、凉血化瘀解毒法仅有散在论述,其理论基础论述更少,中医病机理论的发展不平衡,制约了中医治疗的发展。本课题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基点,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三方面探讨瘀热毒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文献研究认为瘀血致病临床表现多为:疼痛、发热、皮肤粘膜青紫、瘀斑、出血、积块、肿块,脉沉、涩、结,多病情反复,病程较长。热邪致病临床表现多为:高热、恶热,易伤阴津,易动风、动血等。毒邪致病临床表现多为:神昏、谵语、黄疸、斑疹、泄泻、呕吐、水肿、癃闭、便秘、积聚、疮疡等。在内伤病范畴中,瘀热毒致病的临床表现多为:疼痛、身热、面红、紫癜、斑疹等,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病情转归相吻合。对近15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古今文献与临床报道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其病因病机、辨证用药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发现瘀、热、毒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的主要病理因素。 实验研究目的观察凉血化瘀解毒法对MRL/lpr鼠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瘀热毒的作用。方法将MRL/lpr鼠分为模型组、阴性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中药组予凉血化瘀解毒复方,西药组予强的松加环磷酰胺,观察MRL/lpr鼠血中抗ds-DNA、抗核小体抗体变化及肾组织中MMP-9、TGF-β、TNF-α、VEGF、TMP表达的变化。结果MMP-9、TNF-α、VEGF、TMP在模型组表达较高,中药组及中西药组能下调MMP-9、TNF-α、VEGF表达,西药组能下调MMP-9、VEGF的表达,而对TNF-α表达影响较小,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TM对表达有所下调,但没有统计学意义。TGF-β在模型组表达较低,用药组均有上调其表达的作用。结论凉血化瘀解毒法对MRL/lpr鼠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与现代医学基础治疗基本一致,并有部分协同作用。部分说明SLE瘀热毒与相关细胞因子具有相关性,揭示了瘀热毒存在的依据,提示瘀热毒在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研究病例选取2009年1月-2010年4月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风湿科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病例124例,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我们认为与瘀、热、毒相关的症状体征如面部皮疹/红斑、口腔溃疡、皮肤血管炎/血栓、甲周红斑/冻疮样皮疹、雷诺现象、紫癜、发热、腹痛、烦躁、癫痫、肝/脾大、淋巴结肿大等;与瘀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如标血小板、凝血功能、D2聚体、血脂、抗心磷脂抗体等,与热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如血沉、CRP等,与毒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如自身特异性相关抗体及免疫指标如:IGG、C3、C4、抗ENA八项。统计发现瘀热毒相关的症状与体征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实验室指标中与瘀有关的实验室指标血脂、凝血功能、D2聚体及毒有关的相关抗体所占比例较高。症状、体征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瘀、热、毒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相互间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多重相关性。药物治疗中,病例90.20%使用活血化瘀药,病例60.70%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药。可见瘀热毒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病理因素,而瘀贯穿病程始终,为瘀热毒在狼疮病情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临床统计数据。 通过对瘀热毒病机理论的深入研究,试图补充完善在内科杂病、特别是内科疑难疾病中瘀热毒理论,为瘀热毒证的辨治提供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素丽;赵智强;;凉血化瘀解毒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J];中医学报;2010年02期
2 石艳红;肖达民;张春红;;凉血化瘀解毒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6年09期
3 甄耀辉;;益心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7年03期
4 甄耀辉;;益心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J];四川中医;2017年05期
5 梁亚红;;益心解毒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年05期
6 倪毓生,孙爱珠;排毒解毒法救治重、危蝮蛇咬伤54例[J];中国医药学报;1988年02期
7 胡朝江;肖德刚;;消热解毒法治疗大家畜顽固性外伤感染9例临床观察[J];贵州畜牧兽医;1988年04期
8 郭恩绵;;泄浊解毒法在慢性肾衰中的应用[J];中医函授通讯;1988年03期
9 姜宜孙;;清肝解毒法为主治疗化学毒物引起肝脏损害31例的体会[J];中医杂志;1988年03期
10 王昆润;糖尿病肠吸附解毒疗法的效果[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9年03期
11 谭晨;;陈继明运用益肾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12 徐永明;;血液解毒法[J];浙江科技简报;1983年05期
13 孙福军;苗华为;薛长玲;成立;梅建强;;养心解毒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08期
14 朱亚萍;张军平;;从四妙勇安汤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谈滋阴解毒法在心系疾病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04期
15 顾春云;饲料简易去霉解毒法[J];农村实用技术;2002年01期
16 顾尔莉;扶正化淤解毒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年01期
17 李卫;吴玮;孙树伦;王明民;;中医疏肝益肾健脾凉血化瘀解毒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7年27期
18 刘君;;中西医结合清肾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年16期
19 韦堂军;赵智强;;周仲瑛运用抗癌解毒法治疗肠癌经验[J];中医杂志;2015年02期
20 付达;王强;刘真;;祛瘀解毒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验案3例[J];四川中医;201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杰生;戋雨协;穆绪超;;解毒法治疗糖尿病的体会[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钮晓红;陆春红;张晓洁;许惠琴;;清火解毒法对大鼠下肢丹毒模型的影响[A];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3 钟娃;阚方巨;于钟;余谦;李庆明;;中药健脾散结解毒法对胃癌细胞生长与胃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影响[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李小兰;孙文才;;凉血化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A];河北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免疫学大会资料汇编[C];2010年
5 路广晁;;益气解毒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探析[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立福;王仲霞;杨慧银;白云峰;;益气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的疗效分析[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杨培君;杨磊;王乾;张翠英;张志祥;汶医宁;;补心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靖思;孙桂芝;赵杰;朱昱翎;李川;;孙桂芝“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论治原发性肝癌经验介绍[A];发挥中医优势,注重转化医学——2013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陈晓霞;陈军;屠松菊;施燕飞;黄仙萍;;中药清肝化湿解毒法联合高频热疗治疗输卵管积水疗效观察[A];2011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学术年会暨中西医结合防治生殖障碍疾病高级培训班文集[C];2011年
10 宋珏娴;高利;罗玉敏;;补肾活血解毒法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大鼠的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腊梅;凉血化瘀解毒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作用机制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林珪钰;补肾解毒法对猴艾滋病干预作用的免疫学、病毒学及病理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郑春叶;通腑解毒法治疗出血中风阳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神经保护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邵淑慧;透邪解毒法治疗感冒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金潇;益气活血解毒法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李鸣;益气解毒法对大鼠肝干细胞增殖及肝脏再生影响的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赵凯维;滋肾通关解毒法干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8 张波;虫类攻毒法与草木解毒法对小鼠Lewis肺癌治疗作用的对比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陈利锋;益气解毒法对大鼠肝干细胞系WB-F344作用机制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朱昱翎;基于NF-κB/Bcl-2细胞凋亡通路探讨健脾通络解毒法对临床PLGC病变的作用影响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奕;益气透脓祛邪解毒法治疗气虚感邪型复发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徐慧;透表解毒法治疗呼吸道感染免疫机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张晓君;曲淑琴教授运用祛邪解毒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赵静;透表解毒法治疗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作用与机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崔雨萌;中西医结合清肾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6 苏超;健脾护肠解毒法结肠给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王允浩;益气解毒法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翟冰冰;活血化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李小兰;凉血化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许露;凉血化瘀法治疗肾虚瘀热证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增秀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治疫祛邪话解毒[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魏如庆 魏兴禹 黄杰河南省周口市魏氏医院;解毒法可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中国中医科学院 曹洪欣;透邪解毒法除反复高热[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4 周宜强;运用攻毒、排毒、解毒法治疗恶性肿瘤[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瘰疬科主任中医师 钮晓红;清火解毒法治下肢丹毒机理被揭示[N];健康报;2015年
6 冯磊;解毒法能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进程[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陶春祥;中药药毒解毒法略述[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朱明馨 高军 时乐 整理;凉血化瘀通络方[N];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
9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名医工作室 郭立中 朱垚;多因复合(上)[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10 连方 刘海萍;祛瘀解毒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机理[N];中国医药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