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法治疗肝衰竭内毒素血症的研究

徒康宛  
【摘要】: 肝衰竭(liver failure, LF)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内毒素广泛分布于革兰阴性菌及其他微生物如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的细胞壁成份中,当这些生物死亡或处于高速增殖期时会释放内毒素进入体循环中,即导致内毒素血症。肝脏是机体清除内毒素的主要器官,一旦肝脏的屏障功能受损,有可能导致内毒素血症并引起肝脏持续性损害形成肝病内毒素血症,特别是肝衰竭时,并发内毒素血症的机率大大增加。 本研究首先系统阐述了中医对肝衰竭的认识,包括肝衰竭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等,以及现代中医对肝衰竭的认识与研究,特别是并发内毒素血症时的病因病机特征,总结了肝衰竭及并发内毒素血症时的西医研究进展。提出肝衰竭内毒素血症的基本病理因素是毒、瘀、虚,热毒内盛、瘀血内阻、气阴两虚为其基本病机特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为其基本治则。 其次临床研究部分,严格按照肝衰竭及内毒素血症的辨证标准筛选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生化学指标、主要的疗效指标以及症状积分,记录相关数据,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P值,用统计软件spass13.0处理所得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在治疗肝衰竭内毒素血症过程中,运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法在控制患者黄疸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及降低内毒素水平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显示了本法的有效性。 由此,笔者认为在现有西医治疗肝衰竭内毒素血症的基础上,辨病辨证结合,分阶段的运用中药来治疗,可以有效的缩短病人住院天数,降低肝衰竭死亡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春燕;张荣臻;王振常;;自拟方扶肝化瘀汤治疗晚期肝硬化体会[J];吉林中医药;2011年07期
2 王晓梅;;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附件肿块[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3期
3 柳越冬;陶弘武;刘玉婷;;王长洪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验案二则[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钱雅玉;;韩履祺主任医师治疗肾脏病经验总结[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年08期
5 靳桂春;苏娟萍;冯玛莉;;中医肠疗治法探析[J];山西中医;2011年09期
6 王先松;;中医治疗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和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年09期
7 郑东梁;郑东海;;郑伟达抗肿瘤系列药物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J];世界中医药;2011年04期
8 耿良;吕静;王明鹤;花宝金;;花宝金运用对药治疗肿瘤经验[J];北京中医药;2011年09期
9 沈欣;张大宁;;浅谈张仁济中医免疫抗癌疗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2期
10 宋金玲;;自拟活血清热通降方临床应用2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1年04期
11 王前进;;小中风汤防治中风先兆80例[J];河南中医;2011年07期
12 曾生福;;活血化瘀法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11期
13 闫景瑞;马融;;马融教授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经验[J];中医儿科杂志;2011年04期
14 ;炎热夏季 凉茶应该怎么喝?[J];茶博览;2011年07期
15 文晓红;韩云霞;;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J];湖北中医杂志;2011年09期
16 蔡玉卯;;嘴角溃破者饮食宜忌[J];健康向导;2011年03期
17 ;家用小药箱[J];健康向导;2011年03期
18 李长如;陈灵敏;周海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12例[J];江西中医药;2011年03期
19 姜平;李冰;刘艳;;中药治疗下肢皮瓣移植术后皮瓣坏死并感染25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年08期
20 李惠民;;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昌格;;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2例[A];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宋健;刘星;宋会臻;;桃红四物汤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治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血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立艳;梁生旺;王淑美;吴明侠;陈春艳;;牡丹皮HPLC“药效指纹图谱”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国增;陈林晓;陈林柯;;滋阴补肾活血化瘀治阳痿[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梁生旺;周立艳;王淑美;吴明侠;陈春艳;;牡丹皮HPLC“药效指纹图谱”研究[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2007年
6 韩静;丁丽芳;;论血瘀证与络病的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血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吉中强;纪文岩;吴立华;李红;宋鲁卿;;枳实对血栓前状态危险因子影响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血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静;;中药活血化瘀预防褥疮的作用[A];2002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2年
9 吴志明;郭健;;活血化瘀通痹法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水平影响[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次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活血化瘀临床应用新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海聪;杨毅玲;马明;李求兵;杨学青;王燕;陈晓光;赵东;陈钢;田心;戴琪;张铁忠;;活血化瘀安神法治疗老年睡眠障碍临床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艺平;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2 杨振江;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3 韩益丰;三种菊科植物萜、苷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梁伟;辨证应用中药外敷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李松林;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6 李海燕;龙芩草、通络救脑组方成分的药学、药效学及作用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曹立幸;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整体调节作用[D];天津中医学院;2002年
8 张梅;冠心Ⅱ号和丹参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9 于永杰;康宫颗粒治疗子宫肌瘤(痰瘀互结型)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崔慧娟;张代钊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经验的整理和挖掘[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徒康宛;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法治疗肝衰竭内毒素血症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李姣倩;牛黄复方制剂药理及治疗风热喉痹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郭峰;痛风舒颗粒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风湿郁热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王丽敏;高明利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金勇成;益肾通络解毒胶囊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DN)肝肾阴虚兼瘀毒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解滢禾;益气活血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7 桂景雄;颈椎病Ⅰ号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张倩华;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瘀热互结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林桂英;龙血竭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学院;2009年
10 王浩郁;卢秉久教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经验集要[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宪聚;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化痰软坚[N];健康报;2007年
2 北京市第六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韩洪;祛腐生肌解忧汤[N];健康报;2007年
3 陈步伟;丹参活血化瘀治哮喘[N];大众卫生报;2009年
4 舒琳;大黄也是“养生宝”[N];健康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徐亚静;他把一生献给活血化瘀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王金亮 侯红霞;“活血化瘀”治验两则[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王金亮;活血化瘀治汗证[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8 唐山市丰润区左家坞镇成人学校 熊占胜;中药治奶牛乳房炎[N];河北科技报;2007年
9 马宝山;“参”药并非皆补药[N];大众卫生报;2007年
10 曹元成;活血化瘀良药——红花[N];健康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