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胺对水生植物镉胁迫的缓解效应及机理研究
【摘要】:本文以分布广泛的菹草、竹叶眼子菜、水鳖及慈姑为研究对象,以常见的重金属离子(Cd~(2+))为胁迫因子。系统研究了水生植物抗重金属胁迫机理以及外施多胺(PAs)对水生植物重金属胁迫的缓解效应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1)不同浓度Cd~(2+)(0、30、50、70、90μM)胁迫下,菹草叶片叶绿素、叶绿素Chi (a+b)/Car比值逐渐下降;O2·-产生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胺氧化酶(PAO)、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先升后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H_20_2和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随着Cd~(2+)处理浓度增加,Cd~(2+)在菹草叶细胞中大量积累,促进对Ca~(2+)、Na+、Mn~(2+)、Fe3+、Cu~(2+)的吸收,降低对大量元素P、K+的吸收。此外,菹草叶片内游离态腐胺(free Put)含量上升,游离态亚精胺(free Spd)和精胺(free Spm)含量以及游离态(Spd+Spm)/Put比值下降。总多胺(Total-PAs)和结合态多胺(PS-PAs)的变化趋势和游离态PAs的变化趋势相同。束缚态腐胺(PIS-Put)含量先升后降,束缚态精胺(PIS-Spm)和亚精胺(PIS-Spd)变化趋势不大。电镜观察发现,Cd~(2+)对菹草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造成严重损伤。Cd~(2+)破坏了菹草正常代谢所需的生理和结构基础,打乱了代谢平衡,最终导致植物的衰亡。
(2)不同浓度Cd~(2+)(0、18、36、54、72μM)胁迫下,竹叶眼子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下降,而MDA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过氧化氢酶(CAT)、POD活性和ASA、GSH含量分别在18μM和36μM时达到峰值;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从SDS-PAGE电泳图可以看出,Cd~(2+)使相对分子质量为52.1kDa,42.9kDa,27.4kDa和14.1kDa的多肽表达量逐渐减少,但同时诱导18.1kDa多肽的表达增加;电镜观察发现:叶绿体膨大、解体;线粒体嵴突肿胀、空泡化;核仁分散、核膜断裂、核质散出。表明:Cd~(2+)对竹叶眼子菜的光合系统、保护系统以及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等都产生明显破坏作用,最终将导致植物死亡。
(3)研究了外源0.1 mmol L~(-1) Spd和0.1 mmol L~(-1) Spm对30μM Cd~(2+)胁迫下竹叶眼子菜叶片生理生化水平的影响。单一Cd~(2+)处理下,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而MDA和Pro含量迅速上升;外施Spd和Spm缓解了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显著下降,抑制了MDA含量的上升,并进一步促进Pro的积累。与对照相比,单一Cd~(2+)处理下,O2·-产生速率、H_20_2和MDA含量显著增加;外施Spd和Spm均显著缓解了02·-产生速率、H_20_2和MDA含量的增加。此外,外施Spd和Spm显著提高了SOD、POD和APX的活性,降低了ROS的产生速率。但外施Spd和Spm对GR活性的影响不显著。结果表明:外施Spd和Spm有利于竹叶眼子菜对Cd~(2+)胁迫耐性的提高。
(4)不同浓度Cd~(2+)(0、20、40、60、80μM)胁迫下,水鳖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逐渐下降:POD和CAT活性先升后降,分别在40μM和20μM时达到峰值;AsA、GSH、H2O2和MDA含量呈上升趋势。随着Cd~(2+)处理浓度增加,Cd~(2+)在水鳖叶细胞中大量积累,促进对K+、Fe3+和Mg~(2+)的吸收,降低对P、Ca~(2+)和Cu~(2+)的吸收。此外,电镜观察发现:叶绿体膨大、解体;线粒体嵴突肿胀、空泡化。Cd~(2+)对水鳖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造成严重损伤。Cd~(2+)破坏了水鳖正常代谢所需的生理和结构基础,打乱了代谢平衡,加速了植物的衰老。
(5)研究外施0.1 mmol L~(-1) Spd对40μM Cd~(2+)胁迫下水鳖叶片三种形态的PAs含量、Pro含量、精氨酸脱羧酶(ADC)、鸟氨酸脱羧酶(ODC)、PAO和DA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2+)胁迫使水鳖叶片free Put急剧积累,free Spd和Spm显著下降。PS-PAs和PIS-PAs的变化趋势和free PAs的变化趋势相同。外施Spd均可部分逆转Cd~(2+)诱导的三种形态PAs的变化,抑制Put的积累,缓解Spd和Spm的下降。外源Spd有效的缓解了Cd~(2+)胁迫诱导的ADC、PAO、DAO的升高,但ODC活性并没有显著变化。与单一Cd~(2+)胁迫相比,Spd显著提高了游离态Pro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Cd~(2+)诱导的氧化胁迫,增强了水鳖对Cd~(2+)胁迫的抗性。
(6)不同浓度Cd~(2+)(0、5、25、50、100μM)胁迫下,慈姑根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POD、CAT活性逐渐下降,但SOD活性下降并不明显;O2·-产生速率呈单峰曲线,在25μM Cd~(2+)浓度时达到峰值,之后开始缓慢下降;MDA含量的变化呈先缓慢后迅速上升的趋势。随着Cd~(2+)处理浓度增加,Cd~(2+)在慈姑根细胞中大量积累,慈姑根对矿质元素K+、P、Na+、Mg~(2+)、Cu~(2+)和Zn~(2+)的吸收均起抑制作用。此外,慈姑内三种形态PAs变化呈现不同的趋势。free Put含量显著下降,free Spd和free Spm急剧积累;PS-Put含量无显著变化,PS-Spd含量呈单峰曲线,PS-Spm显著下降,但含量极少;PIS-Put和Spm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PIS-Spd含量的变化并不显著,其中PIS-Put含量远高于PS-Put和PIS-Put。表明,PIS-Put在慈姑抵抗Cd~(2+)胁迫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
|
|
1 |
李洪林;刘锋;高丽;杨波;;沉水植物竹叶眼子菜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年02期 |
2 |
裴桂秋,张睿;优质水生饲料——竹叶眼子菜[J];养殖技术顾问;2005年10期 |
3 |
刘向东;侯志勇;谢永宏;于晓英;李旭;曾静;;水位对洞庭湖湿地4种典型沉水植物的影响[J];湖泊科学;2021年01期 |
4 |
闫志强;刘黾;吴小业;刘燕;潘美婷;王嘉华;蔡丽桃;李秋宇;陈章和;;温度对五种沉水植物生长和营养去除效果的影响[J];生态科学;2014年05期 |
5 |
蒋梅兰,高枫;几种沉水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的比较观察[J];台州师专学报;2001年06期 |
6 |
蒋鑫焱;翟建平;黄蕾;聂荣;;不同水生植物富集氮磷能力的试验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6年06期 |
7 |
王斌,李伟;不同N、P浓度条件下竹叶眼子菜的生理反应[J];生态学报;2002年10期 |
8 |
陈明林,刘玲玲,张小平;安徽省水生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9 |
崔心红,熊秉红,蒲云海,李伟,陈家宽,何国庆;5种沉水植物无性繁殖和定居能力的比较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0年04期 |
10 |
蒲云海,李伟;中国竹叶眼子菜的生态学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9年S1期 |
11 |
蒙仁宪;;升金湖的水生植物[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1期 |
12 |
蒲云海,刘贵华,李伟;竹叶眼子菜种子的萌发实验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年02期 |
13 |
蒲云海,黄运平,李伟;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 MIQ.)叶面积测定及与栽培密度的关系初探[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0年04期 |
14 |
袁果;赵刚;洪江;张玉武;;贵州野生水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贵州科学;2010年04期 |
15 |
彭映辉,简永兴,倪乐意,王建波,陈家宽;长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变化[J];云南植物研究;2003年02期 |
16 |
刘会;朱丹婷;李铭红;乔宁宁;;五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J];生态科学;2011年06期 |
17 |
计汪栋;施国新;杨海燕;徐勤松;许晔;张慧;;铜胁迫对竹叶眼子菜叶片生理指标和超微结构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12期 |
18 |
涂克环;施文;古旭;达良俊;;淀山湖不同生长型沉水植物分布及其性状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
19 |
颜素珠;陈秀夫;范允平;方堃;;广东河网地带的水生植被[J];暨南理医学报(理科专版);198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