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严肃游戏在尼日利亚小学非母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Anyaegbu Ruphina.U.  
【摘要】:尽管教育在不断变革,教育仍然不能满足青年人的需要而备受谴责。人们总是抱怨孩子们的缺点,而这些孩子一直受到不太成功的革新的、变化的教育。例如,许多当今的孩子不喜欢注意他们的老师并且表现出一种“浅尝辄止”的持续需求,这并不能归咎于数字化变革。再如,人们强调在数字原住民学生和数字迁移教师之间的鸿沟是课堂上一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文献研究表明,教与学中使用严肃游戏在吸引、激励和唤起那些对旧的或传统的教与学方法感到厌倦的年轻学习者的兴趣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严肃游戏是尼日利亚教育体系中出现的新现象。因此,在严肃游戏理论、严肃游戏在尼日利亚小学英语作为第二外语课程的教与学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方面没有什么研究成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市的小学里将一个在线严肃游戏"Mingoville'’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与学所进行的潜在的整合。本研究是一个定性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法。研究的目标群体是尼日利亚的两个小学的学生,研究方法是采访、观察、笔记和录像。研究结果是通过一般性归纳法、系统的定性数据分析所得出的。归纳法的主要目的是从未经结构化方法限制的原始数据中找到频繁的、显性的,或者重大的主题。这些研究方法还被用来检验严肃游戏(Mingoville)如何整合才能对尼日利亚小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英语时有益。这些方法还试图找出严肃游戏如何激励、吸引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外,它还检验了如何缓解阻碍尼日利亚小学系统的Mingoville方案充分融合的因素,探讨了尼日利亚小学教师对这项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研究范围,本研究共采访了202位学生、9位教师和30位尼日利亚学生。此外,还观察了这202名学生在使用严肃游戏(Mingoville)作为英语教学课堂上的表现。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有:首先,研究结果表明严肃游戏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其次,严肃游戏在激励、吸引和调动尼日利亚小学生学习英语方面,尤其是当游戏有文化背景和特色时具有很大的潜力;第三,与期望的不同,调查结果表明在基于游戏的课堂上不同的因素可能会使学习者受激励或失去动力;第四,研究结果还表明学生们很高兴能够将严肃游戏运用于自己的学习,而那些在Mingoville整合于学习中感觉失去动力的学生同样表示对未来使用严肃游戏有兴趣。 在对教师的观察中可以看出:首先,严肃游戏能够激励和让那些课堂上不积极的或者不喜欢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重新参与进来。对于作业拖拉的学生,给予他们玩严肃游戏的机会可以作为一种激励因素去促进他们完成功课;其次,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因素可能会阻碍严肃游戏在尼日利亚小学的成功整合,同时也发现教师对于在课堂上整合严肃游戏的看法。教师愿意接受这种英语课堂上的创新,但他们缺乏必要的技能和信心。教室里的观察和采访表明,教师是游戏整合于教学的关键角色。如果没有老师的参与,严肃游戏的教育目标可能无法实现;第三,研究结果认同基于游戏的教学使得课堂更有趣,比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很少能控制自身学习、甚至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的课堂更充满活力。 总之,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喜欢玩与他们所熟悉的或者是他们曾经玩过的商业游戏同样的游戏。但是,教师要对数字游戏环境中有自主权的学生进行时间限制。研究结果强调在基于数字游戏的课堂上,学生对游戏不感兴趣是不同因素造成的结果。研究结果还发现不同的学校的学生对严肃游戏的态度是不同的,在一所学校被学生们视为无聊的严肃游戏,在另一所小学却可能被视为是积极和有趣的。例如,研究发现来自于能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富有家庭的学生偏好严肃游戏。另外,严肃游戏的使用还存在性别差异,一些女教师缺乏勇气去整合严肃游戏,因为她们往往认为男教师可以比她们整合得更好。然而这在21世纪的教与学中却是不能接受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祝康济;苏联非母语俄语教学法的演进[J];中国俄语教学;1992年01期
2 许颖;;论如何提高非母语学生英语听力教学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3 李方;含有母语基因的非母语教学——海外华文教育管见[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3期
4 屈自新;;浅论提升中学文言文教与学的几点思考[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5 李芳;东西方民族非母语教学的异同[J];中国民族教育;2004年05期
6 李一中;;浅谈教与学的吻合[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7 姚申;后殖民语境中的文学“神话”:非母语写作及其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06期
8 尹健;;谈谈中职英语教学之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6期
9 王瑞川;;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初探[J];吉林教育;2010年16期
10 董萃;汉语的非母语学习与教学策略[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11 沈龙明;;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J];博览群书;2011年09期
12 杨建新;;指导自学,让学生轻松学英语[J];考试周刊;2011年67期
13 黄少崇;;在母语中死去[J];广西文学;2007年08期
14 梁克隆;寿静心;宋珂君;;一种对“能力与素质”的分析角度——中华女子学院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跟踪调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5 胡承伟;;让英语的教与学成为一种享受[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6 沈勇;;论戏曲教学中的“口传心授”[J];艺术百家;2007年05期
17 李觉辉;;对《中国艺术设计史》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11期
18 米玛多吉;;写作教学的几点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0年07期
19 蔡红洲;;自主学习与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之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0 孙桂霞;试论母语者与非母语者对英语重音理解的准确率[J];外语学刊;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广英;;课堂教学应处理好几个关系[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张雅君;;基于学生个性培养的心理学教学模式初探[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吴秀秀;陈珍娜;;CAI的应用与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转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朝冰;;浅谈“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数学的教与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5 张雯;;从西方现代教育改革运动看教育心理学的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罗清华;;开发专题资源网站,促进教与学方式转变[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古今;高铁臣;;给留守学生一片希望的蓝天[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8 张翎;;浅谈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培养[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9 刘红英;;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几点尝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胡晓敏;;谈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nyaegbu Ruphina.U.;论严肃游戏在尼日利亚小学非母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细媛;审美视野下的教学理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陆晓红;教师专业发展叙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颖;适用于非母语者的英语习语整合处理法[D];复旦大学;2005年
5 赖明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课堂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丹莎;师生课堂有效交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伟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无限的认识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熊丙章;高中生的算法理解水平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丁氏红秋;越南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杨骞;数学教学耦动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母语和非母语者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引言的体裁对比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2 李卫珍;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化学备课效果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魏志红;教师课堂表扬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任凤霞;基于声学特征的非母语汉语声调语音测试探讨[D];湖南大学;2011年
5 杜瑞霞;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影响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庆顺;针对韩国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方华芳;垘原资明四种交往分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静波;探究学习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的价值及实现策略[D];苏州大学;2011年
9 张文雅;《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民办中学的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1年
10 王晓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王定翔 通讯员孙会锋;在不断探索中收获喜悦[N];平顶山日报;2011年
2 张卓玉 山西省教育厅 李志欣 山东省利津县北宋第一中学 王敏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五中学;教育在解决问题中完成[N];中国教师报;2011年
3 山西省阳城县第四中学 王春红;八项策略转变“教与学”行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山东省邹平县新世纪中学 何清秀;家访——学生心灵的桥梁[N];学知报;2010年
5 河北保定清苑县冉庄镇西马庄小学 霍建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N];学知报;2010年
6 崇化中学 张永娜;革除弊端 实现整合[N];天津教育报;2011年
7 克东二中 王静琦;兴趣一瞥[N];学知报;2011年
8 王青;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四川省邻水县职业中学 田祥国;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会计专业课的兴趣[N];广安日报;2008年
10 泸定中学 任宗明;让学生能听懂课又会解题[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