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

丁婧  
【摘要】:标准的科学制定及合理使用是实践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而开展标准理论研究则是标准制定及实施科学性的前提保证。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考察,发现该领域内存在着大量的标准及规范性文件,扮演着引领、指导和规范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标准理论研究的缺失,导致该类标准文件在规范相应建设实践的同时,自身的建设却并无规则可言,表现出朴素、随意乃至某种程度的混乱。这种现象导致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长期以来重建设轻应用,因而无法充分发挥其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本文提出功能标准这一概念,希望通过论证功能标准在规范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的价值,引起业界对功能标准思路的关注,从而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从建设走向应用。 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借鉴与信息化、评价、标准相关的理论,包括系统评价理论、教育评价理论、信息化评价理论、标准化理论、信息系统理论,完成关于功能标准的学理分析。 本文从功能标准思想的产生开始讨论,在对其重要性及价值的论证过程中加深对功能标准的理解,从而形成对功能标准概念、特征等的深入理解。首先,通过对系统评价理论和教育评价理论中标准分类及职责标准的分析,结合教育信息化领域特点,提出功能标准是职责标准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内的准确描述。然后,根据标准化理论和信息化评价理论分析教育信息化标准系统,指出在标准系统中条件标准、功能标准、绩效标准构成自下而上的层级关系,功能标准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再通过信息系统理论分析教育信息化工作对标准的动态需求,使得功能标准在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价值进一步得到确认。最后,在对功能标准的理解逐步深入后,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对功能标准的概念、特征、定位、作用、形式等进行论证。在文章的最后,介绍了一个针对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实案,以更加清晰地说明本文思想的生成、发展及落实的过程。 通过本文研究,功能标准的概念、特征、定位、作用、形式得到初步确定,功能标准的价值得到确认。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田小勇;;基于绩效技术构建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宋爱玲,慕庆国;论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作用[J];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09期
3 李杨;;浅谈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J];科技与企业;2013年12期
4 杨诚;蒋志华;;我国农村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09年02期
5 王浩;;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概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11期
6 王吉;;学前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年01期
7 郭飞;贾伟;;山西省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05期
8 纪福连;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12期
9 柯锐;;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治淮;2013年11期
10 耿兴荣,林炳耀;中国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经济地理;2002年06期
11 袁亚平;;两化融合下中小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07期
12 苏道明;;机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10年05期
13 ;指标体系且行且完善[J];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10期
14 刘慧芳;杨晓明;;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S2期
15 周刚;李守文;;制造企业绿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13年09期
16 卢涛;;关于我国高等学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探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14期
17 张正华,洪江涛;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04期
18 赵华平;张所地;;房地产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2期
19 徐敬洁;钟佐彬;;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内江科技;2010年03期
20 刘晓松,梅强,何勤,刘永凤;中小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卿滢;唐莹;张渝;梁轩豪;李贵卿;;成都市政务网站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A];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十五)[C];2022年
2 田玲玲;蔡奕杉;梁桂宇;苏宇楠;;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相关指标体系构建与影响因素分析[A];2021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获奖论文集(二)[C];2021年
3 王弯弯;梁帅;陈融旭;曹永涛;;黄河流域幸福河指标体系思考[A];水库大坝和水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新进展[C];2022年
4 张鹏;王俊凯;卢弘;乔非;;基于ProdSI的可持续制造车间层调度指标体系[A];2021中国自动化大会论文集[C];2021年
5 吴一洲;陈前虎;郑晓虹;;“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研究[A];新常态下的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C];2016年
6 赵珺玲;;世界级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及指标体系构建经验借鉴[A];交通治理与空间重塑——2020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C];2020年
7 廉宏利;田平;王峥宇;马梓淇;姜英;齐华;;东北棕壤区春玉米农田合理耕层指标体系确定及评价研究[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8 路晓卫;谢占军;詹乐音;曹凤波;;铀矿冶设施退役治理效果初步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六卷)——中国核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册(铀矿地质分卷(下)、铀矿冶分卷)[C];2019年
9 周俊;刘克清;陈欣伟;;面向“三享”的5G专网指标体系研究[A];2020中国信息通信大会论文集(CICC 2020)[C];2020年
10 黄亚坤;周东华;;我国马匹钉蹄师职业技能标准指标体系研究[A];创新、融合、健康、未来—第九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1 魏大鹏;;城市规划体检评估指标体系与平台设计研究[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规划实施与管理)[C];2021年
12 高家慧;黄甜甜;潘启烨;吴玟萱;;基于婴儿车出行环境评价的宜居指标体系构建——以广州市生活圈为例[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规划实施与管理)[C];2021年
13 黄巧;孙晶;;四川省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研究[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C];2021年
14 刘明杨;田向阳;黄千杜;;青年友好型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珠海市为例[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21年
15 徐晓琳;杨玉霞;孙亚玲;郝岩彬;;洮河甘肃段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与评价[A];2021第九届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C];2021年
16 宋雁;;南沙自贸区产业区块智慧空间治理的规划路径[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C];2021年
17 陈军;高湛;孙伟;;宜居街道评估指标体系和数据适应性分析[A];智慧规划·生态人居·品质空间——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9年
18 薛斌;;民营企业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A];环渤海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法治保障——第十四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9年
19 马婕;任永;谢佳宏;吴广龙;;再生有色金属工业清洁生产技术评估指标体系构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论坛论文集(四)[C];2019年
20 薛世钦;李妮;卢元杰;;一种基于关联分析的指标体系冗余分析方法[A];2020中国仿真大会论文集[C];202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柏延洋;中超球队技战术关键表现指标体系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
3 贾玉辉;生产线可用性的指标体系及其建模[D];吉林大学;2018年
4 朱军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及政策保障[D];复旦大学;2004年
5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聂艳梅;中国城市形象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陈光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8 马德峰;迈向新型现代性的科学发展观[D];苏州大学;2008年
9 于爽;医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4年
10 赵文晋;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1 潘小炎;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2 李海华;矿建剥离工程评标决策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13 邓春长(DANG XUAN TRUONG);越南高校教师教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14 苏海军;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5 任海燕;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幸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6 刘元凤;创新型城市的综合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7 张松荣;深圳市慢性病防治机构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8 同心;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9 周骥;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0 宋俊生;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璐帆;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杜轶波;体育事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程洁;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军;农村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评[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王佳;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杨奋;教育信息化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王磊;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基本要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艾雨兵;浙江省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亮;农村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董翠荣;企业信息化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4年
11 黄轶栋;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的变化对上市证券公司经营管理及财务决策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12 丛宇婷;广西城市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13 肖小莅;基于指标体系法的房地产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19年
14 王丽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15 张琼;住房公积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16 葛赛龄;建设用海规划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17 丁旻炜;产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探讨[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18 许克祥;安徽省秸秆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指标体系构建及规划布局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19 王超;公路类PPP项目吸引社会资本的指标体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20 陈璐;居住地块控制指标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细解[N];中国信息报;2001年
2 特约通讯员 陶琴;确保各项指标体系圆满完成[N];云南政协报;2020年
3 本报记者 孙漫;“66+4”指标体系打造幸福之城[N];福州日报;2021年
4 本报两会记者 李涛 郭敏 本报记者 牛安春 石巍 胡美兰 陈赛 刘延正;建议将“耕地肥沃”纳入乡村振兴指标体系[N];中国食品安全报;2022年
5 本报记者 邹博宁;全国人大代表冷友斌:将“耕地肥沃”纳入乡村振兴指标体系[N];齐齐哈尔日报;2022年
6 记者 孙永剑;冷友斌代表:将“耕地肥沃”纳入乡村振兴指标体系[N];中华工商时报;2022年
7 记者刘璐;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发布[N];南通日报;2012年
8 记者 王世宁 徐新山;市机器人指标体系研究座谈会召开[N];芜湖日报;2019年
9 记者 李丽颖;全国首个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发布[N];农民日报;2020年
10 记者 雍黎;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重庆发布评估指标体系[N];科技日报;2020年
11 通讯员 矫玲玲 记者 袁长焕;黑龙江推进气象现代化特色指标体系建设[N];中国气象报;2019年
12 本报记者 熊丽;构建全方位多元化指标体系[N];经济日报;2017年
13 本报记者 孙劲松;用科学指标体系推动法治社会建设[N];江苏法制报;2018年
14 南方日报记者 余秋亮 通讯员 来穗宣;入户入学用同一积分指标体系[N];南方日报;2018年
15 记者 蔡长春;江苏试行《法治社会建设指标体系(试行)》[N];法制日报;2018年
16 记者 王瑶 通讯员 王翔;我市出台贫困村退出指标体系细则[N];新余日报;2018年
17 本报记者 徐姗姗;NFV测试亟须形成完整指标体系[N];通信产业报;2016年
18 本报记者 陈治治;《指标体系》,是“水平尺”,也是“紧箍咒”[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
19 本报评论员;多维度有看头才算真“有看头”[N];济南日报;2017年
20 记者 徐建华;我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总数已达23个[N];中国质量报;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