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铁磁体/S_±-波超导体/铁磁体系统的量子相干输运

赵旭丽  
【摘要】:铁基高温超导体,是超导研究领域发现的一种新型材料,也是当前凝聚态物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铁基超导体和其它新发现的非传统超导体类似,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确定其配对对称性。长期以来人们通过测量超导结的隧道谱的一些基本参数,可以获得各种有关超导配对机制和能隙的信息。 本文用扩展的BTK方法从两方面研究了铁磁体/s±-波超导体/铁磁体隧道结,得到了相关几率和电导随能量的变化关系,而且对s±模型和s++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一方面,研究了势垒强度Z和磁交换作用对相关几率和电导的影响。发现对于s±模型来说,在不同的磁构型下,透射几率Bσ和电导展现了不同的行为。也发现在s±模型和s++模型中,两模型的不一样的带间干涉导致了磁交换作用和势垒强度对反射几率,透射几率和电导的影响不同。与s++模型做对比,在s±模型中,无论磁构型怎样,我们都能得到如下主要特点:首先,s±模型中,不管势垒强度为何,Andreev反射几率Aσ出现了两个很尖的峰,分别在能量为两个能隙值处,同时这意味着有两个序参量;其次,在Z不为零的情况下,Bσ在能量为较小的能隙值处存在一个凹陷同时伴随着一个峰,而反射几率Dσ在能量为较大的能隙值处存在一个凹陷伴随着一个峰的劈裂;最后,对于任何不为零的Z来说,电导的振荡峰在能量为较大能隙值处消失,而且在两种磁构型下至少都有一个值很大的尖峰。 另一方面,研究了此隧道结中混合系数αo和能隙值比对相关几率及电导的影响。当a0等于0时,铁基超导体变为传统超导体,而且几率随能量的变化和相关的传统超导体隧道结中的情况相同。当α0不等于0时,发现随α0和能隙值比的增大,跟s++模型相比,s±模型中的上述的三个特点没有改变。而且发现,在两模型中,不论磁构型如何,相关的几率和电导的第一个峰或者凹陷的位置都向低能量方向移动,这恰好反映了两序参量差别的增加。因此,铁磁体/s±-波超导体/铁磁体隧道结所具有的三个特点能够用来为在实验上探测铁基超导体超导配对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成泰民,鲜于泽,杜安;零温下在Δ线二维绝缘铁磁体的磁振子软化[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成泰民;冮铁臣;;零温下在布里渊区边界二维绝缘铁磁体的磁振子软化[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王闰成;王守国;;水下铁磁体磁场特征[J];海洋测绘;2006年05期
4 李晓薇;刘淑静;;铁磁体/绝缘层/p波超导体隧道结中自旋极化准粒子的输运[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8年10期
5 柳福提;;单轴各向异性铁磁体的临界指数的计算与比较[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6 张一德;江仕友;;关于铁磁体动态磁化曲线的选择[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5年02期
7 刘国营;罗时军;;导电铁磁高聚物[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刘邦贵;与半导体相容的半金属铁磁体[J];物理;2005年01期
9 成泰民,鲜于泽,杜安;零温下在Λ线三角绝缘铁磁体的磁振子软化[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孙鑫,叶红娟,黄静宜;铁磁体的热力学性质[J];物理学报;1964年09期
11 王鼎盛,蒲富恪;非均匀铁磁体的一个简单模型[J];物理学报;1976年04期
12 成泽;王俊锋;;铁磁体中磁振子的压缩态[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8期
13 米仪琳;张铭;严辉;;界面自旋翻转对有限尺寸的铁磁体/非磁性半导体/铁磁体体系自旋注入的影响(英文)[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9年04期
14 阎凤利,李伯臧;含有环形空腔的块状铁磁体中三维和二维自旋态的拓扑分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15 时亮,张新定,冯双久,李广,孙学峰,李晓光;超导铁磁体RuSr_2Gd_(1.4)Ce_(0.6)Cu_2O_(10-δ)的输运性质和磁共振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02年01期
16 王文军;何雷;王亚新;;自旋轨道耦合对铁磁/半导体/绝缘体多层膜结构中隧穿性质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7 闫辉;肖昌汉;周国华;;基于曲面积分的磁场矢量延拓方法[J];兵工学报;2008年07期
18 戴闻;;铁磁体中的近藤效应[J];科学通报;2009年12期
19 常福清;刘东旭;刘峰;;铁磁材料应力-磁化性能的相关性[J];燕山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0 宋为基;李振亚;;横场中猝灭格点稀疏和键混合Ising铁磁体的相图[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闰成;王守国;;水下铁磁体磁场特征[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6年
2 许祝安;;铁基高温超导材料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3 刘兆龙;胡海云;范天佑;;磁场中脆性裂纹的形成[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4 秦金贵;杨楚罗;陈兴国;张东辉;刘道玉;;无机/有机夹层纳米复合技术探索导电性分子磁体的研究(摘要)[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5 陈建元;王其生;;用Rogowski线圈组成的电流互感器[A];第五届全国智能化电器及应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王正道;姚凯;邓博;沈铠;;材料与结构早期损伤的磁无损检测方法[A];中国科协第23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极端复杂测试环境下实验力学的挑战与应对[C];2011年
7 仲维畅;;对退磁场和退磁因子的新认识——磁粉探伤原理之四十八[A];西南地区第十届NDT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蔡云泉;路明;朱新春;;剩磁检测仪在雷电灾害调查中的应用[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李蕾蕾;李大成;王大奇;窦建民;;2,4-二羟基苯乙酮肟锰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商冉;王哲明;高松;;过渡金属甲酸盐[CH_3CH_2NH_3][M(HCOO)_3]的合成、结构和磁性[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铁硒超导体的磁性和超导电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张志涛;铁硫族超导体超导电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潘熙锋;高临界电流密度二硼化镁超导材料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郭仁春;超导磁悬浮系统有限元数值分析及其在小型风力机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08年
5 陈俊;d~0半金属磁性和Josephson结中电特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陶前;铁基超导体LaTAsO(T=Fe,Ni)和BaFe_(2-x)Ni_xAs_2的热电效应及超导态性质[D];浙江大学;2009年
7 郎兴友;纳米材料相变的尺寸和界面效应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黄东岩;基于磁性技术的无损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成泰民;以磁振子—声子相互作用研究海森堡系统的集体激发与因瓦效应动力学[D];东北大学;2005年
10 李太龙;Landau-Lifshitz方程的几点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旭丽;铁磁体/S_±-波超导体/铁磁体系统的量子相干输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芳忠;弱磁场作用下变形超导体中波函数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张红梅;铁基超导体表面束缚态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孙彬;3D过渡金属掺杂CeFeAsO的输运性质和电子顺磁共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赵剑锋;铁磁体/铁磁半导体/铁磁体结构中自旋输运特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祖娟;Fe_(1.05-x)Cu_xSe_(0.5)Te_(0.5)系统的Cu替代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袁涛;欠掺Bi_2Sr_2CaCu_2O_(8+δ)超导体的本征电子隧道谱[D];重庆大学;2010年
8 郭永庆;MgB_2的反应相变和晶粒生长过程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9 董茂林;FeSe超导体烧结成相过程及反应机理[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刘伟;铁磁体/半导体/铁磁体隧道结中隧穿磁电阻[D];延边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芳;新超导体研究国际领先[N];光明日报;2008年
2 孙闻;新超导体将中国科学家推到最前沿[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张秀娴;节能与环保[N];世界金属导报;2003年
4 刘林;满分,给了两大民生项目[N];湘声报;2011年
5 梅莲;科学家发现新的超导材料[N];中国矿业报;2000年
6 赵效民;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变革(下)[N];计算机世界;2003年
7 张稼;今天,诺贝尔奖激励多学科交叉碰撞[N];大众科技报;2004年
8 张可喜;高性能超导材料开发成功[N];中国化工报;2000年
9 江苏 曹国华;电饭煲电路调整一法[N];电子报;2004年
10 牟驱;超流体在油气采集输处理中应用前景广阔[N];中国石油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