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中的霍桑宗教思想研究
【摘要】:霍桑是19世纪美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也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红字》是他的代表作,一经问世就在美国文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也被认为代表了霍桑最高的文学成就。
本文通过原型批评和人物心理分析的方法揭示了霍桑在塑造《红字》中三位主角时自身存在着矛盾的思想。霍桑在塑造三位主人公时运用了圣经中一些相对立的原型,而这些矛盾原型的运用反映了他对清教中的善与恶的不同态度。通过三位主要人物矛盾心理发展过程的分析,霍桑揭露了清教徒的残酷,对人性的折磨,以及清教主义的虚伪。矛盾原型的运用以及对清教模棱两可的态度反映了在批判清教主义的残忍和冷酷的同时,霍桑还在运用清教中的教条作为衡量人物的价值标准。造成这些矛盾的根源正是由于霍桑本人复杂的宗教思想:一方面,受到先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清教徒的特征;另一方面,他不能苟同清教中的神权政治思想,并加以严厉批判,因此他本身既是一个清教徒又是一个反清教主义者。
综上所述,作为清教传统思想的继承者和批判者,霍桑不能摆脱其所继承的根深蒂固的清教传统,困扰于人性善恶的矛盾中,即便尝试揭露清教及清教主义的黑暗面,他也局限于运用清教思想本身进行批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