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知识向社区知识发展轨迹的实证研究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习者具有更强的综合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近几年,知识建构理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正逐步赢得较广范围的欢迎,相当多的教师也正在将知识论坛作为支持学习和教学的平台。为了探索中国大陆知识建构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展与转换轨迹,本研究针对融入了知识建构理论的课堂教学实践阐述了个人知识、小组知识、社区知识的发展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
本文主要进行参与性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结合课堂录像和音频数据的转录以及Knowledge Forum(简称KF,知识论坛)平台等多种渠道获取数据并分析数据。针对三层知识形成及转换过程本文进行了详细的过程分析:组织学习者在课堂、KF上发表个人观点并保证个人观点的持续发展,讨论个人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课堂汇报、KF阅读等途径促进学习者的个人知识公开化,进而探讨小组的形成及个人知识在小组中的融合;通过分析小组作品的形成、修改过程以及课堂、KF中的组内交流,分析小组知识的发展与形成过程;通过组织不同小组之间的作品汇报,本文分析了小组知识向社区知识的具体转换过程。除了知识转换的过程分析,本文还利用了KF自身提供的数据记录(如短文的书写、阅读、发展、点评等)以及不同的问题和知识评定量表,结合SPSS对各个层次的知识水平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知识形成情况的相关结论。最终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学生能够在知识建构学习环境下实现从个人知识向小组知识、从小组知识向社区知识的逐层转换,并最终实现社区知识的形成。
本文构建了一个不断转换的知识生成过程,该研究成果可以为一线教师开展知识建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同时,对于将知识建构理念融入其他一些具体学科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