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摘要】: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和根本问题,是所有人的需要和追求。没有对幸福的渴求,就没有人类的过去与今天,更没有人类的未来。时代发展到今天,在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幸福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进入了教育研究者的视域。因此,解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剖析当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对广大教师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快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南京市L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编的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调查问卷对学校135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其中7位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发现:(1)L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超过半数的教师在工作中没有或基本没有感觉到喜悦和兴奋;46.2%的教师不认为“从事小学老师工作是一种享受”;有84.8%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很大或比较大;有80.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生活很累或比较累。由此可见,在南京市L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状态是很糟糕的。(2)教师的职业幸福状况与教师的学历、职称、从教经历的相关性不明显。从统计数据和图形对比来看,教师的职业幸福状况与性别、年龄、学校职务、收入等因素有明显的关联性。女教师的职业幸福状态比男教师的职业幸福状态要更好。其中25岁以下和50岁以上教师的职业幸福状态最佳,其次分别是.41-50岁的教师、26-30岁的教师和31-40岁的教师。从学科来看,音乐、体育和美术学科的教师职业幸福感最强,其次是数学老师、英语老师,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语文老师,其职业幸福感最差。中层领导的职业幸福感明显低于其他身份的教师。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的职业幸福感相对高一些;收入在4万以下的和收入在6-7万的教师感觉比较幸福,而收入在5-6万的教师幸福感是最低的。(3)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感到幸福的主要原因有:学生的喜爱和感激、学生考取好的成绩和上了一节满意的课,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有:工作压力大、脱离教学的形式主义的工作和任务、工作量太大等。最后,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做了理性思考,从主、客观两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从主观因素来看,一、树立职业理想,追求职业幸福;二、转变工作观念,领悟职业真谛;三、增强专业素养,体验职业幸福;从客观因素来看,一、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合理期望。二、优化专业生活,改革评价制度;三、描绘美好愿景,发掘幸福源泉;四、营造和谐氛围,改善福利待遇。
|
|
|
|
1 |
汪丞;理想与现实[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