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石油供给地位演变与中国的石油合怍
【摘要】:“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重要的外交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丰富的石油储备更是这一区域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石油供给和石油合作更是备受关注。本文首先基于世界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石油统计指标数据,运用箱线图,从石油探明储量、产量、出口量等方面,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世界石油供给格局中的地位及演变,并进一步探讨经济带各国的石油供给能力排序,划分石油供需平衡类型。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世界石油供给格局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一个具有高度自给能力的地区;经济带大部分国家的石油实际可供给能力强,为石油净出口型国家;但仍有印度和中国两个石油消费大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仍在上升,且与经济带国家的贸易往来愈益频繁,使得“丝绸之路经济带”内部的石油供需互补关系进一步强化。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石油合作基础,一方面中国石油产销量都在不断上升,石油自给率较低,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中国的石油进口源地和来源国家主要来源于世界主要产油区和产油国,其中一些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因此需要着重依次分析这些石油进口源地和国家对于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意义。对于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石油合作的现状以及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通过构建石油合作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重要石油来源国进行排序并分析,结果表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沙特阿拉伯分列我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石油合作潜力排行前三。由此对我国未来的石油合作模式和战略提出建议和选择,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