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环境与经济相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球范围内环境、资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与经济相协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会制约经济的发展进程;经济的停滞不前同时也会制约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当前阶段,必须努力寻求一条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的可持续道路。研究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及时空演变特征,对于促进区域环境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等方法,以扬子江城市群2008-2018年面板数据为基础,确定城市社会经济及环境的测度指标,评估扬子江城市群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上,环境与经济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整体态势良性向好。(2)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之间的高低差距正逐渐缩小,分化现象趋于缓和;耦合度、耦合协调度逐渐由低效益向高效益水平发展。大部分城市环境与经济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向高耦合区、高协调区聚拢。(3)空间上,协调发展情况区域差异显著,东西方向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南北方向上南部地区明显高于北部地区。结合引力模型、空间网络关联模型分析扬子江城市群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扬子江城市群环境与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紧密程度有待提高。各城市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均具有或多或少的溢出效应,网络等级度较高。各城市存在较少的冗余连线,空间溢出存在不明显的叠加现象,稳定性较好。(2)苏州、无锡、南京点度中心度较高,与周围城市联系紧密,但应警惕马太效应。(3)接近中心度与地理区位有关,南边相对较高。(4)南京、苏州中间中心度较高,控制着其余城市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关联关系的产生,镇江则处于“中介”地位。综合已有研究结果和扬子江城市群环境与经济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五个变量,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与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呈正相关;产业结构与耦合协调度呈负相关。(2)科技进步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基于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提出城市群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