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研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的理工类精品课程建设初探

毕岚  
【摘要】:21世纪初,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以及基础教育教学深层次的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全面科学素养及创造能力的人才,教育部及时启动了教学质量工程,准备在3-5年内建设1000门精品课程。如何在知识经济兴起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正确理解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和方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选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在调研了国内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研究性学习理念下,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引入专题研究的观念。理论上,提出高校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建设精品课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专题研究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流程和各阶段的实施要点进行了探索;在实践中,对我校00、0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中开展了专题研究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同时尝试了网络平台作为研究性学习支撑系统,辅助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我们初步构建了高等教育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指导策略及评价系统,并在教学方面进行了精品课程的初步建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章明;赵哲;罗华;;成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调查分析以及发展规划[J];中国集体经济(下旬刊);2007年09期
2 丁国芳;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研究[J];医学教育;2004年06期
3 刘富义,李志强;开展原子物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彭克美,唐文花,刘华珍,何文波,邱德新,张金洲,伍晓雄;坚持深化教学改革 打造国家精品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10期
5 杨振坤;电工学(电工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3期
6 郑家茂;张胤;;实施精品建设工程 优化课程教学资源[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6期
7 刘庆昌;精品课程建设需要长期积累不断创新——国家精品课程“普通遗传学”建设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03期
8 ;国家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介绍[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张彦之;;精品课里找大学——有精品课程的部分大学展示[J];高校招生;2007年08期
10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批准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07期
11 樊强;刘皓;;谈如何让精品课程更“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2期
12 谭祥芝;;精品课程制作的几点想法[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年01期
13 岳建平;严剑炜;陈洁;;浅议我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07期
14 ;我院3门课程喜获2009年省级精品课程荣誉称号[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5 ;教育部公布质量工程项目2009年秋季精品课程师资培训计划[J];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09期
16 ;西安欧亚学院“金融基础”课程被评为2009年度省级高职类精品课程[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7 黄洪;;新时期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24期
18 ;精品课程《油画教学》简介[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9 周远清;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重大举措[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01期
20 刘智运;论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关系[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辉;许耀华;程鸿;;“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2 孙连杰;;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3 ;2005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A];山东解剖学会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高福莲;李银生;武俊芳;杜娟;靳艳;张小静;;试谈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何志林;刘斌;黄爱峰;;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以上海市精品课程《大众足球》为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高福莲;韩金珠;韩金红;王琳;曹兴玥;李勇莉;毕来国;;组织学与胚胎学精品课程的教学素材建设[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汤国安;;《地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孔斌;司虎克;;上海市普通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因素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谷亚林;徐天成;赵兆;王海青;陆锦辉;朱晓华;钱玲;虞粉英;;精品课程“信号与系统”建设中的若干问题[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宋跃;;新形势下单片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2 王海澜;打开学生自我建构之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步权;分布式仿真运行支撑平台中时间管理服务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姚益平;高性能分布式交互仿真运行支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5 蒋英;困境与出路:中国美术史课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6 薛小龙;建设供应链协调及其支撑平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徐高明;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9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赵博;结构化集成调度系统理论及基于该理论的虚拟车间智能支撑平台的体系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岚;研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的理工类精品课程建设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丁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精品课程研究与思考[D];湖南大学;2010年
3 芦君;国家精品课程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观察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张岸;基于精品课程资源的混合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超;课程评价理论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徐磊;精品课程资源网站的设计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瑶娟;高职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8 郭立婷;精品课程及其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9 刘芝;地方师范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罗小胜;全面质量管理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上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茂立、康剑;用精品课程提升育才质量[N];解放军报;2005年
2 记者  唐景莉;299门高教国家精品课程评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郭扶庚 通讯员  胡淼森;加快精品课程信息化[N];光明日报;2006年
4 胡海军 贲雅静;长春中医药大学:五个一流打造精品课程[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5 夏鲁惠;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记者 卢丽君;300门国家精品课程今年推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李凝;打造国家精品课程[N];科技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李凝;中国农大:塑造精品课程的“金字塔”[N];科技日报;2007年
9 ;精品课程:让我们共享优质教学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铁铮 张戎;北林大建设精品课程[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