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民族精神及其培育

朱冰  
【摘要】:民族精神是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主要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发挥着突出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中华民族精神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精神武器。因此,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尤其要着力培育民族精神。基于民族精神民族性、传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培育民族精神应当坚持立足现实,继承民族优良传统;立足本国,博采各国文化之长;立足实践,不断开拓创新。同时,要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在国民教育中贯穿民族精神;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突显民族精神;在文化建设中倡导民族精神。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齐经民;景楠;;多维人性论[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2 吴群任;;韩国人的民族精神[J];源流;2005年04期
3 陈呈;;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民族精神[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4 尹俊;;浅谈经济情报的几个认识误区[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5 罗湘明;;拓展和谐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价值意义[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井永杰;;民族精神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功能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苏怡靓;;程序正义在中国的路径及实现[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8 王潇雅;;论经济法的正义价值[J];时代金融;2011年21期
9 张苹;;法与正义的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10 李璐;;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11 谭思颖;;物权法的经济意义——以物权法的核心价值为视角[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12 尚道;程莎莎;林超然;胡韵芳;;守护民族精神的见证 向历史致敬[J];台声;2010年03期
13 李娜;徐宁;;陈独秀民主思想评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4 吴迪;葛瑞兰;;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15 牛艳娜;;浅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6期
16 杨周相;;论经济全球化与民族精神的培育[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7 熊春艳;;抗日烽火传桂北 民族精神代代传[J];当代广西;2011年14期
18 张建君;;论中国模式的内涵及民主价值[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4期
19 孟露;;论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0 夏璇;;我国古代民事诉讼之当代价值[J];前沿;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震;;论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2 刘曙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自觉[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顾智明;;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开放性品质——兼论航天精神的重要特征[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孙利天;;新时期民族精神的科学化和理性化[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杨学;;在教学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6 陈忠安;乔建军;邢跃红;朱向阳;顾敬东;谈永法;;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7 周俊;;由儒家“气节观”到民族精神现代化[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杨斌庆;;大力弘扬楚先人的民族精神[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9 王平;赵旭东;;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用实际行动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A];西南六省、区、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协作片第十六次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汪洪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北京博物馆事业的繁荣与发展[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长虹;凝聚、变迁、提升:中华民族精神论纲[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印东;武术释义[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郭光东;陪审团的历史与价值[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付宏政;思想政治教育的音乐之维[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瑞芳;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贾育林;中国古代廉政法律文化及其现代价值[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胡孝红;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朱冰;民族精神及其培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治国;少林拳进入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杜艳玲;幼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教育价值与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赫湘红;文化模式的解读[D];新疆大学;2006年
6 陈泗林;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精神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鲍振艳;弘扬武术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丽波;孔子立志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曹开华;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民族精神教育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勇;中华民族精神与儒学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葵;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动力[N];安徽日报;2005年
2 刘清敏;振奋伟大的民族精神[N];大连日报;2005年
3 闻学良;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3年
4 宇文利;何谓民族精神[N];浙江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阳;民族精神是最核心的软实力[N];人民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施艳秋;持续援助凸现至真民族精神[N];苏州日报;2008年
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N];人民日报;2009年
8 记者 黄豁;挖掘红色资源,传承民族精神血脉[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本报记者 周依奇;以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上海大学教授 邓伟志 本报记者 任生心 整理;“有德不可敌”[N];光明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