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视角观照下的R.施特劳斯音乐
【摘要】:20世纪的西方音乐史著作中,对德国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R·施特劳斯的音乐作品评价多半不高,常常毁誉参半,甚至贬多于褒。“颓废”、“庸俗”、“色情”、“堕落”、“唯美主义”、“传统的后裔”等,是分析其作品时屡见不鲜的标签用语。这些评价合理与否姑且不论,但事实上,在古典音乐步履为艰的今天,R·施特劳斯音乐却在市场站稳脚跟,成为最常上演的作品之一。学界与市场、批评理论与艺术实践形成强烈反差,这种现象引人深思。
变换一下视角,有时会产生全新的认识。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对R·施特劳斯的音乐进行分析研究,会发现R·施特劳斯音乐中反映的观念超前于他的时代。他重视女性的地位,主张日常生活叙事,关注青年亚文化。他的音乐创作简直像一个震源,成为推动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浪潮中的一股力量。
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遭到批评界忽略或贬抑的R·施特劳斯音乐,却始终在音乐传播领域大放异彩,这引发我的思考:是该让音乐削足适履遵循批评界的规矩呢,还是批评家该换个角度重新审视R·施特劳斯音乐。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