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原本《玉篇》与宋本《玉篇》释义比较研究

赵青  
【摘要】:南朝顾野王编撰的《玉篇》是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也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字书。《玉篇》经梁、唐两代修订后,又由宋代官方大规模重修流传至今。原本《玉篇》和经宋人重修的宋本《玉篇》是《玉篇》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它们在编撰体例、词义训释等方面一脉相承。 本文以原本《玉篇》和宋本《玉篇》的词义训释为研究对象,从辞书学、训诂学角度对二本的释义条例、释义特点、义训差异进行较为系统的比较,并参照原本考辨宋本释义失误之处。前言部分主要介绍《玉篇》的研究概况和版本情况。正文共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玉篇》的编撰背景和流变历史;第二章比较了二本的释义条例,重点分析了宋本对原本释义条例的继承和发展、《玉篇》在字书编撰方法方面的演进,并从义项数量、野王案语、释义内容和引用书证这四方面揭示二本的释义特点;第三章主要论及原本和宋本的义训差异,考察后人修订《玉篇》时做了哪些工作,通过二本均收字对应义项的分析比较,初步归纳出后人重修《玉篇》时采用的八种手段,即增字、删字、改字、倒字、合并义项、分化义项、提取关键字和概括总结,认为较之原本,宋本的释义有实用性强、摒除文意、反映当时语言面貌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义项重复、释义过简等弊病;第四章主要利用原本校考宋本释义,结合实例指出宋本在合并义项、删削释语、截取关键字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有利于宋本的整理和利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青;;从删改角度看《玉篇》实用性的变化[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6期
2 陈建裕;《玉篇》研究二题[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3 王嵘;;宋本《玉篇》研究综述[J];甘肃高师学报;2009年03期
4 朱声琦;《玉篇》中的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5 沈光海;《说文解字》之或体及其变迁[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6 王嵘;;《玉篇·示部》异体字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01期
7 门艺;;《说文》、《玉篇》歺部字意义分析与比较[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余炳毛;试论原本《玉篇》的构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9 冯海洲;查中林;;《玉篇》命名新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申睿;;古代字书中的一朵奇葩——评中国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1 周录;;《原本玉篇文字研究》若干问题商兑[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2 刘又辛 ,鲍延毅;关于“她”字的商榷[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03期
13 林素慧;;《原本玉篇残卷》同源系联浅析[J];语文学刊;2010年08期
14 宋雨涵;;宋本《玉篇》篆文考[J];语文学刊;2011年10期
15 陈建裕;《玉篇》版本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1999年Z1期
16 邵则遂;“牯牛”公母之争[J];语言研究;2003年03期
17 何茹;;《玉篇》与《类篇》的比较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8 官长驰;跋唐写本《玉篇》言部残卷[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19 常耀华;《玉篇》版本源流考述[J];平顶山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20 陈建裕;《玉篇》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启雄;林雪雰;;汉字字书中的色彩文字[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許學仁;;“存古”与“合时”——两汉至唐代之正字运动管窥[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3 張錦少;;从《方言》校本到《方言疏证补》:论王念孙早年研究《方言》的情况[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罗智光;;试论古无次清音[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现军;《玉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何瑞;宋本《玉篇》历史汉字传承与定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葆华;原本玉篇文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沈祖春;《类篇》与《集韵》《玉篇》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浩;《篆隶万象名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吴繼剛;七寺本《玄應音義》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陶生魁;《說文古本考》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铉;佛经音义三种引子部书考[D];浙江大学;2008年
9 赵海宝;《广雅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杨清臣;《尔雅》名物词用字的历时考察与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青;原本《玉篇》与宋本《玉篇》释义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艳芬;慧琳《一切经音义》所引《玉篇》辑考[D];温州大学;2011年
3 刘亮;《四声篇海》引《玉篇》研究(部分)[D];河北大学;2004年
4 李英;原本《玉篇》与宋本《玉篇》反切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慧贤;《玉篇》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新华;原本《玉篇》残卷、《篆隶万象名义》、《大广益会玉篇》异读字比较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7 田膂;《玉篇》方言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超;宋本《玉篇》与《说文解字》的比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健;《玉篇》对《说文》部首的改革与改进[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纪海燕;《玉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玉师;凡事不可无认真[N];人民武警;2003年
2 本报记者 吴国文;用哲学开启自动之门[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周振鹤;早稻田大学藏书一瞥[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郑张尚芳;虎年说寅、虎[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5 蔡锺翔;梅花香自苦寒来[N];光明日报;2005年
6 吴聿明;半部《字汇》考略[N];中国文物报;2004年
7 林玉山;方言韵书的新收获[N];福建日报;2001年
8 ;仰韶文化细泥磨光灰陶手鼓[N];甘肃日报;2004年
9 廖楚强;“唐人”、“唐山”辞义新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10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 张雷;“者”字不当释为“痔”[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