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媒介化”现象探析

商伟  
【摘要】:大众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因素对媒体的产生、发展、演变起着至关的制约作用,而媒体对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运行和文化存在又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媒体与三个社会决定因素的反作用研究中,又以文化研究最为普遍和成熟,形成了法兰克福、英国文化研究等学派。而当下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充分地反映着转型社会的特征和进程,成为社会的一面最直观的镜子;同时,由于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大众文化的这种折射功能的实现从根本上讲是通过大众媒体来实现的,大众文化被深深打上了媒体的特征,即研究者所说的“媒介化”。本文从分析大众文化的由来入手,归纳分析了我国当代大众媒体对大众文化影响的现状,并对这种“媒介化”趋势的原因和利弊进行了分析,试图探究两者深层次的内在关系。文章最后,还结合目前文化体制改革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问题,对正确处理大众文化和媒体的关系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段琳;;对媒体媚俗化倾向的几点思考[J];青年记者;2011年24期
2 李廷军;;“免疫式”媒体素养教育的理念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1期
3 张将星;;大众媒体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影响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4 陈楠;;浅析大众文化中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5 刘竞希;;“性别错位”表演者活跃电视荧屏带来的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1年08期
6 刘超;;视觉文化时代的大众文化:郭德纲、小沈阳与周立波现象[J];新闻传播;2011年04期
7 冉华;王润珏;;关于“超级女声”的检视与思考[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5年00期
8 谢飞;;社会转型期大众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9 蔡惠福;;大众传媒要在回应时代挑战中肩负起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10 马忱;;我国娱乐节目的现状分析[J];新闻传播;2011年05期
11 李全彩;;媒体对大众应对危机的影响——社会心理视角[J];前沿;2011年13期
12 姚远;;对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文化解读[J];新闻世界;2011年06期
13 林三芳;;长尾理论视域下的新媒体发展[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4 刘萍;;电视科教节目中的媒介文化传播[J];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15 韩建华;;大众媒体对中西方政党的影响研究综述[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16 周霞;;直击目标受众 “雷”出广告效果——2010年“花儿朵朵”广告案例分析[J];新闻世界;2011年08期
17 邢彦辉;;电视选秀的文化审视[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18 王一如;;从学术“平民化”看学术与传媒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2011年14期
19 曹天府;李雪;;谁主导着时尚传播——大众媒体与时尚领袖的合作[J];新闻世界;2011年08期
20 陈静;;“中国达人秀”成功背后的文化根源[J];新闻爱好者;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明俊;;大众文化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2 王向峰;;辽海讲坛第二讲 大众文化的根性与易境之改塑[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3 朱效梅;;以邓小平理论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艳雪;;从消费文化中构建积极的大众文化初探——以“昕薇MOOK”首套系列丛书策划为例[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5 吴晓都;;列宁与20世纪大众文化[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代迅;;我国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外观论析[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尤战生;;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诗蒂;任正安;;转型期中国大众文化嬗变与传媒的角色[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卫华;高明航;卢文梅;;关于现代科技革命与文化的思考[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10 杨晓;;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大众文化[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4 曹怀明;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高岭;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商品拜物教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6 谢中山;全球化语境中当下中国文学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陆敏;文艺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层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8 何威;网众与网众传播[D];清华大学;2009年
9 张伯存;中国当代文学和大众文化中的男性气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鹏飞;大众文化视野中历史电视剧的叙述策略[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伟;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媒介化”现象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刚;介入与回应[D];苏州大学;2005年
3 谢中山;影响的焦虑——大众文化与新生代作家[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李志;本雅明大众文化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贞;论大众文化的平民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岭;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运用的语境化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史岩;经典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剑萍;当代大众文化的美学阐释[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宗立华;大众文化的本质、作用和建设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月;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中之;强化大众文化的“扶正”功能[N];解放日报;2005年
2 明亮;1991年“渴望现象”带热大众文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3 作家 梁晓声;大众文化不应只是娱乐[N];人民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蕾;“让医疗和药品广告在大众媒体上消失”[N];湘声报;2008年
5 刘峰;大众文化的理性解读[N];人民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龚丹韵;大众文化如何表达爱国情怀[N];解放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周静;大众文化既要娱乐更要追求品位[N];贵州日报;2009年
8 陈方;“贾君鹏吃饭”走红 无聊越来越像一种大众文化[N];平顶山日报;2009年
9 上海社会科学院 陈占彪;六十年来大众文化之“豹斑”[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潘琍 张善平;正确引导和发展大众文化[N];人民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