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微山方言语法研究

殷相印  
【摘要】:山东方言包括胶辽官话、冀鲁官话和中原官话,分为东西两区:东区有东莱片和东潍片,西区有西齐片和西鲁片。东区即胶辽官话,西齐片即冀鲁官话,西鲁片即中原官话。微山方言属于山东方言西区的西鲁片,为北方官话的中原官话。微山方言内部有差异,分为三片:北片、南片和西片。本文研究微山方言语法。 微山共18个乡镇,本文分片调查了14个。调查研究表明,微山各片方言语法同大于异。微山方言语法的共同特征集中体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及特殊的短语、句式和复句类型上,对此,本文作了整体论述。微山方言语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副词、代词、介词、语气词、叹词、数词、量词等词类上,本文则按方言片分别介绍。在描写各类方言现象时,以普通话语法为参照进行比较,以揭示微山方言语法的规律和特点。 本文认为,微山方言共同的语法特征主要有: 1.从构词构形上看,微山方言内部语法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构词构形能力比普通话强。如形容词特殊构形形态AAAA式,微山三片方言广泛运用;名词后缀“子”,构词能力比普通话强。词缀语素丰富、使用频率高,是微山方言构词构形的重要特点。 2.微山方言的副词、介词、语气词和量词丰富,表现出“数量大、形式多样,意义和用法复杂”的特点。如程度副词“真、宁、稀、血”分别修饰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 微山方言语法的内部差异主要有: 1.同一语法意义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达。在不同方言点,语法格式内部的标记、结构方式不同。如同是表示处置意义,南片各点用介词“连”,西片和北片各点用“来”。 2.新派老派的语法差异,加大了微山方言语法和普通话语法的差别。如比较句“A+(还)不子+B+比较的结果”结构,只见于南片的老派,新派不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明茂修;王定康;;山东临沂方言的比较句[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曹保平;;都昌方言的几个特殊语法现象[J];南开语言学刊;2005年01期
3 冯文娟;;菏泽方言中的语缀“的”[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张苗;;轻声的词汇与语法功能[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阮寅夏;;新余方言中的语缀[J];新余高专学报;2009年02期
6 孔丽;;曲阜方言比较句探究[J];理论界;2010年01期
7 梁玉璋;;福州话“着”的词性与语法功能[J];语言研究;1990年01期
8 殷相印;;谈山东微山方言的被动式[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9 李靖之;上古汉语比较句的三种类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10 盛银花;;湖北安陆方言的比较句[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11 柴晓锦;;寿光方言中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2 罗福腾;《聊斋俚曲》与淄博方言的比较句[J];蒲松龄研究;1993年Z1期
13 李建萍;;安丘凌河方言中的比较句[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4 李永增;;论表示程度比较的两种格式[J];思维与智慧;1989年04期
15 姚兰;张睫;;湖南湘乡方言的“子”尾[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04期
16 姚兰;张睫;;湖南湘乡方言的“子”尾[J];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7 左国春;尧娜;;江西抚州方言中的比较句式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5期
18 陈娜;;文安方言中的代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1期
19 蔡跃兰;;简论安徽怀宁方言中的“兀”[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12期
20 梁洁英;;广州话的“亲”字[J];方言;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凤余;余瑾;王莉宁;;方言~普通话中介语的词汇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林清书;;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苗青;;普通话与北京话[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4 ;江洛一先生论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5 王孟杰;于水源;;普通话女声二合元音F1和F2的统计分析[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陈嘉猷;鲍怀翘;;基于EPG的普通话塞音、塞擦音发音过程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7 凌锋;王理嘉;;普通话上声深层形式和表层形式[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8 曹先擢;;关于普通话文白异读的答问[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9 鲍怀翘;郑玉玲;;普通话动态腭位图数据统计分析初探[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方强;李爱军;;普通话鼻化元音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相印;微山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巧兰;河北方言中的“X-儿”形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王茂林;普通话自然话语的韵律模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郭攀;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史冠新;临淄方言语气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陈建伟;临沂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彭晓辉;汉语方言复数标记系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霞;《金瓶梅词话》动词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冯阳;明清小说中的“梦”“异”现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龙;山东陵县方言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许维维;汉语重叠式状态词范畴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许晋;人体词语及其文化内涵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贺燕;现代维吾尔语量词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5 王海霞;《祖堂集》语气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朱玉梅;《韩非子》形容词谓语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华;《左传》否定词“非”“未”“勿”“毋”“弗”“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曾雄伟;紧缩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9 季娜;未登录词的语法功能猜测[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蒋协众;邵阳马草话的状态形容词[D];延边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大学中文系 彭家法;学好普通话,放胆走天下[N];安徽日报;2003年
2 董襄;推行普通话服务[N];中国税务报;2001年
3 ;普通话并非普通话题[N];四川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周洁;你讲普通话了吗?[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5 何广见;普通话一级乙等水平的语音表征[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6 方圣 徐亚平;“古越楼台”强化普通话培训[N];湖南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熊小琴 汪滢;孩子为啥不愿讲“土话”?[N];上饶日报;2007年
8 李薇;为劳务工免费培训普通话[N];深圳商报;2006年
9 记者 惠婷实习生 窦颖;中牟要求干部学说普通话[N];河南日报;2008年
10 记者 胡楠;领导干部带头讲普通话[N];长江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