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修辞结构理论的大学生英语议论文语篇关系分析

欧阳婷  
【摘要】: 作为英语教学中的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各种文体的教学中,尤以议论文最具挑战性。在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着结构不清,论据不充分等各类问题。 本论文基于Mann and Thompson的修辞结构理论(RST)框架,选择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议论文教学作为研究的对象,目的在于研究:(1)该理论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对文章的连贯有何作用;(2)好的议论文和次的议论文从RST层面分析有何异同点。 本论文以南京某大学非英语专业二级班二年级三个自然班的学生的期末考试作文作为语料,分层抽取了30篇样文,在修辞结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修辞关系的使用跟学生的文章质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即使用的结构关系类型越复杂,作文得分越高,且错误使用修辞关系的频率越高,作文的分则越低。好次议论文在修辞关系类型的使用和宏观层面的篇章结构类型角度看存在着共性,而在微观层面的话语标记语使用方面则存在着差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向勤;语篇连贯和认知篇章[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刘秀锦;语篇连贯与阅读理解[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姚军;论语篇连贯和语境的关系[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3期
4 王东风;语篇连贯与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06期
5 贾永芳,齐立明;有关语篇分析理论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年S1期
6 关丽娜;翻译中的语篇连贯和信息量对等[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7 朱旬萍;;语篇教学与交际阅读能力的培养[J];职业圈;2007年05期
8 孙咏梅;李晶;;图式理论对语篇连贯的诠释[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周灿辉;;论平行结构在英语语篇中的修辞功能[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年05期
10 陶岩;曹佳璠;张婷婷;;主位推进模式与英语写作教学[J];现代交际;2009年11期
11 杨瑞萍;;运用话语联系语促进大学英语写作语篇连贯[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2 李庆明;王婷;;基于概念隐喻视角下的诗歌语篇连贯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13 梁国杰;;议语篇连贯概念的界定[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9期
14 单军锋;康光明;;从认知角度看语篇连贯的实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5 张德禄;语篇连贯与语篇的非结构性组织形式——论语篇连贯的条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16 李志雪;;话题连贯对语篇理解的作用[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17 程利平;情景语境与语篇连贯[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8 王惠萍;查平;;图式知识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篇连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9 田育英;;大学英语写作技巧小论(二) 语篇连贯——方法多样自然流畅[J];英语沙龙(实战版);2006年07期
20 申丽红;;语用预设与语篇连贯的建构[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联江;;基于RST的英语四级作文连贯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张连超;;概念隐喻理论与语篇连贯[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李成城;;基于修辞结构理论的自动文摘研究[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朱华;邱天河;;词汇衔接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A];2010年贵州省外语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乐明;冯志伟;;篇章修辞结构树库概述[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6 乐明;;汉语财经评论的修辞结构标注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曾青青;杨尔弘;;突发事件文本的信息结构分析[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孙志农;;论语篇连贯的转喻机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罗贤;宋正国;丁国旺;;汉语语篇中光杆名词的指代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德亮;;语篇连贯性的量化测量——基于向心理论的研究[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庆;语篇连贯:言语行为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玉晨;语篇关系和语篇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韩戈玲;语用标记语:双边最佳交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5 陈莉萍;英汉语篇结构标注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张玮;隐喻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乐明;汉语财经评论的修辞结构标注及篇章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8 周频;再论语言、心智和实在三者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杨才英;新闻访谈中的人际连贯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杨宁;汉语零形回指消解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婷;基于修辞结构理论的大学生英语议论文语篇关系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忠善;语篇连贯的关联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王晓莉;从图式理论的角度看语篇连贯[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向阳;从认知角度看语篇连贯[D];浙江大学;2003年
5 洪振斌;语篇连贯的转喻视角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佳;英语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语篇连贯的认知功能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7 皇甫伟;中美大学生论说文语篇连贯和衔接性对比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8 翁依琴;语篇连贯的功能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建科;合成空间理论对语篇连贯的动态阐释[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方冰;语用预设及其对语篇连贯的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