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苏北地区高校教师体育锻炼情况及制约因素的调查研究

韩传来  
【摘要】: 为了了解制约苏北地区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哪些,为各学校和部门更好的组织和引导教师们科学正确的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参考,运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针对苏北地区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有规律的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仅为28.6%,大部分教师每周锻炼次数得不到保证,锻炼的时段比较集中,锻炼的场所也大多选择本校的场馆,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是促进身体健康,对于体育锻炼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其他人群要好,大部分教师选择的锻炼项目主要集中在慢跑等少数几个项目上。 高校教师身处教学的第一线,教学任务比较重,而且普遍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平时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每位高校教师都很注重自身的发展和前途,并为之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平时体育锻炼的开展,所以造成“工作因素”成为制约苏北地区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女教师参加锻炼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普遍大于男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对于场地器材的要求有升高的趋势,30—50岁年龄段的中级职称的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受“工作因素”的制约比较大,“环境与经济因素”对广大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制约比较小。 针对不同学历、职称和收入的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受到的制约因素之间存在的差异,学校各部门要充分考虑不同背景的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特殊需求,帮助他们合理的安排场地、时间和项目,顺利的开展体育锻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秀珍;韩冠宙;洪峰;荣湘江;;安徽省高校教师亚健康与运动现状分析与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2 李彤;;辽宁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现状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9期
3 陈平;;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运动;2010年12期
4 胡文昕;;高校教师体育锻炼与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田锋;;重庆高校教师体育锻炼情况的分析和思考[J];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6 李军;;高校教师体育锻炼与生活满意感的调查[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2010年03期
7 姚强;王伟光;王桂香;;体育锻炼对预防与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作用探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0年06期
8 杨保法;;杭州市高校退休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33期
9 杨晓芳;任向阳;;安徽省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8期
10 刘玉本;程铭;;吉林省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35期
11 尚保春;乔来明;;新乡市高校教师体育锻炼与亚健康关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01期
12 李达伟;;对辽宁省高校教师余暇体育行为的调研[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6期
13 尚保春;;影响河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的体育锻炼因素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4 尚保春;;影响河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的体育锻炼因素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15 常彦君;崔海明;李铭;;河北省高校教师的生活质量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12期
16 潘永奇;杜治华;;山西师范大学教师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17 张虎祥;田宇;杨建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0期
18 刘向;;校企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9 赵琦;;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以浙江大学和湖州师范学院为个案的比较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0 杨晓芳;任向阳;;安徽省不同年龄段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对比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延敏;张铁明;;河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层次分析法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陈敬;王珉;;体育锻炼与身体自我概念研究(综述)[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丁厉;;我国高校教师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邢丽刃;于翔;徐博;;推进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5 魏汉琴;周田敬;梁捍东;;河北省城乡居民体育锻炼因素分析与健身指导[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周明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的多层次群模糊综合决策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7 李琳琳;马飞;;关于体育锻炼对山东省20-39岁城镇非体力劳动者机能水平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王玉珅;曹国兴;;高校实施EAP具体方案的设计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林崇德;;高校老师的师德建设[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海波;沈晶;;计算机专业教师教书育人探索与实践[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龚钰淋;行政法视野下的公立高校教师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爱敏;我国公立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4 白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朱伏平;中国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赵惠君;“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关云飞;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天印;基于系统模拟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郭涛;高校教师敬业度影响因素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传来;苏北地区高校教师体育锻炼情况及制约因素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宗祥;吉林省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参加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希华;长春市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妍;河南省高校高级教师健康观与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章雷;我国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易鸣;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完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7 郭凌云;美国PFF项目对我国高校教师职前培养的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明月;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问题探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胡静;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与能力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刘志成;论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化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宏;我省高校教师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N];江西日报;2001年
2 ;高校教师热衷出国深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中科院院士 林群;建议高校教师普遍做科研[N];光明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张梦薇 郑巧;高校教师校际流动现状调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基地 执笔 湖南科技学院院长、教授 邓楠;高校教师应做终身学习的标兵[N];湖南日报;2011年
6 李春生;引导——高校教师的责任[N];中国建材报;2000年
7 记者 王晖;我省高校教师不离岗 学生不停学 师生不离校[N];河南日报;2003年
8 记者 毛光勇;应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N];湖北日报;2010年
9 黄玉迎 通讯员 冯京红;首都高校教师半年纳个税过亿元[N];北京日报;2004年
10 郑仰成;首先要做好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N];山西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