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孙军  
【摘要】: 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社会中心结构”的地位日益突出,大学教育的成效足以影响乃至决定一个社会的文化与经济的兴衰。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强调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中国有史以来,大学教育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能给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如此巨大的希望和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都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和提高。然而,无论是宏观的数量、体制、结构,还是微观的运行机制和过程,我国大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在实践中,高等教育似乎总也找不到自己在社会大系统中的位置。计划经济时期,高等学校被当作政府的附属机构,一切按指令、按计划行事;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又有将高等教育推向市场,按企业方式运做,这都没有认清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没有形成统一的正确的认识,缺乏一种有效的理论工具,市民社会理论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白。 以公共性、知识性为重要特征的高等教育从其本质属性上来看,无疑应属于市民社会。在当代市民社会理论的视野下,高等教育是相对独立的组织系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政府进行合作,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国家、市场与高等教育的良性互动,从而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市民社会理论的视角探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市民社会理论的概念和特征,重点强调了市民社会既是一种理论工具,也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形态,在市民社会的理论框架下阐释了政府、市场、社会和大学的地位及关系,同时指出市民社会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第二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与走向进行了论述。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并阐明了从国家到社会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走向。第三部分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概括,将其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大学自治型和复合型,并指出其共同特点,以供我国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借鉴。第四部分提出了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措施,构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即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定位;确立高校主体资格,促进高校依法自治;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积极推进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管理与服务;发展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构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缓冲地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韩炳黎;;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孔国庆;陈凌云;;英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及启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3 王革;于淼;;浅议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林慧;;两岸高等教育宏观运作体制比较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03期
5 周建国;城市化进程中市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05期
6 卢红彬,蔡小忠;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与超越[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7 郁建兴;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马克思政治思想初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8 赵辰昕;城市社区建设、市民社会及政治发展(二)[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9 刘玉民;试论中国法治的启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李学春;城市社区自治的社会基础[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1 薛传会,熊伟;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2 李佃来;葛兰西与当代市民社会理论传统[J];学术月刊;2004年01期
13 曹红冰;论民法的性质及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4 金宝明;杨红蕾;;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与科学发展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5 李生明;;“和谐社会”的市民社会纵横谈[J];社科纵横;2006年08期
16 丘永辉;;加拿大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及启示[J];大家;2010年22期
17 何中华;;市民社会结构的现代性特点刍议[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8 王元;葛兰西“市民社会”国家观述评[J];东南学术;1995年03期
19 余新忠;中国的民间力量与公共领域——近年中美关于近世市民社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学习与探索;1999年04期
20 樊浩;“市民社会”与现代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J];江海学刊;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权利的社会回归:论城市规划的非市场缺陷[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可;;浅论葛兰西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徐元善;孙台维;;市民社会视阈下乡镇政府决策伦理的建构[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元善;孙台维;;市民社会视阈下我国乡镇政府决策伦理的构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司空;;论布达佩斯学派的“需要”理论及其困境[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毛清平;;浅谈建设工程监理招投标管理[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朱沅沅;崔欣;;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的健全和发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于桂菊;黄永军;;以科技创新促海事测绘快速发展[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9年
9 何平立;沈瑞英;;概念、理论、模式:当前社区治理研究问题与前瞻[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10 郭永金;;简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战略意义[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文山;越南农村管理中的乡规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D];复旦大学;2008年
3 王代月;黑格尔和马克思市民社会问题解决路径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4 吉涛;第三部门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王峰苓;十八世纪英国城市公共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于光君;农村城镇化与环境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侯瑞雪;论“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为颖;私法视野下的中国社会转型[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赵志勇;论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魏建国;自由与法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军;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林秀瑜;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项丽敏;市民社会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齐霄阳;社会主义中国市民社会培育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刘飞轮;市民社会是中国走向法治的基础[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6 程二奇;近代中国行业组织的历史变迁[D];郑州大学;2004年
7 任东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河南大学;2005年
8 王锦文;儒家文化:构建中国市民社会的深厚文化资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张翀;论民间法的进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云;论马克思个人理论及中国当代实践[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慧;高等教育与建设和谐西藏[N];西藏日报;2007年
2 记者 严凌;圈内高校对口支持与合作[N];黄石日报;2009年
3 张宁锐;高校教育基金会面临发展良机[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代群;大学圈地热有违高等教育发展规律[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蒋家平;大学圈地热有违高等教育发展规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6 上海大学 袁杜鹃;法学博士教育应注重国际化开放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缪志聪;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N];江苏教育报;2011年
8 新华社记者 尹鸿祝 本报记者 温红彦;教育部采取措施加快高等教育发展[N];人民日报;2000年
9 记者 吴鹏;我市高等教育发展迅猛[N];黄冈日报;2006年
10 陈晖;高等教育发展的“台州速度”[N];台州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