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东部民间道教仪式音声研究
【摘要】:河西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和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路段,自古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历史上,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经过河西走廊由西向东传播,道教由东向西传播,多种宗教在河西走廊汇合与发展。当前,在河西走廊东部佛教文化强势发展的同时,民间道教文化以其鲜明的特色在民间蓬勃发展。河西走廊东部地区民间道教信仰氛围浓厚,多民族共同信仰,道教文化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往,学界较多关注河西走廊东部佛教文化的发展,对民间道教文化研究略显不足。因此,本选题试图通过对河西走廊东部民间道教仪式音声进行考察与研究,探索民间道士的分布状况、传承模式和道教音乐形态,阐述河西走廊东部民间道教音乐的风格特征和多民族杂居区对道教信仰的文化认同。本选题的研究方法以民族音乐学之田野考察为基础,以区域音乐研究为视角,结合人类学、音乐形态学、民俗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解析河西走廊东部民间道教与所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多民族杂居发展的关系。河西走廊东部民间道教信仰氛围浓厚,道教文化集唱、念、吹、科、写、画、剪等技艺组成综合性宗教文化形态。道教文化主要以“灌耳音”形式传承,道教经韵伴奏和空场演奏采用粗乐乐队,与晋北民间道教音乐、冀中类宗教性质的民间音乐会等明显不同,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河西走廊东部民间道教念诵类经韵与龙虎山道教经韵和武当山道教经韵相类似,具有南方道教音乐风格特征。在河西走廊东部汉藏杂居区,不仅汉族人信仰道教文化,藏族人也信仰道教文化。藏族信众对道教文化认同促进了汉藏民众和谐共处,增强了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