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层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动力反应分析

林芹  
【摘要】: 高层建筑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是近三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支撑结构形式。偏心支撑结构相对于其他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在小震和中震作用下刚度大,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具有很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是钢结构建筑中较为理想的抗侧力体系,尤其适用在高烈度地区使用。经过试验和理论研究发现,对于偏心支撑钢框架而言,其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耗能梁段的性能,因此本文重点研究耗能梁段参数的选取,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首先,本文简单论述了偏心支撑钢框架的工作原理,及其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并介绍了我国规范中对偏心支撑钢框架设计的相关规定。 其次,借助于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梁单元和壳单元相结合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16层K、单斜杆型偏心支撑钢框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耗能梁段的长度、腹板高厚比和加劲肋间距的变化对K、单斜杆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抗震设计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森;刘畅;魏琏;王志远;周清晓;;某错层剪力墙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J];深圳土木与建筑;2007年04期
2 徐福江;甄伟;赵明;刘家菱;;车站大跨度索拱钢结构雨棚弹塑性时程分析[J];建筑结构;2009年12期
3 周定松;肖克艰;陈志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大厅弹塑性时程分析[J];建筑结构;2010年09期
4 秦从律;张爱晖;钱磊;;底商住宅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3期
5 彭林;刘晶波;胡永生;;采用新型组合墙体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特种结构;2010年05期
6 吴晓涵;韦晓栋;钱江;吕西林;;双塔连体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3期
7 郭楠;郭轶宏;赵婷婷;;板柱-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娄宇;温凌燕;徐小燕;王庆扬;王传甲;陈志强;彪仿俊;;基于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结构抗震设计[J];建筑结构;2011年05期
9 周健;刘晴云;张耀康;陈以一;赵宪忠;;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主楼钢屋盖弹塑性时程分析[J];建筑结构;2007年05期
10 庄金钊,高小旺,杨仁树;高层钢-混凝土结构连接方式对抗震性能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1 秦从律;钱磊;干钢;张爱晖;;带底部薄弱层住宅结构抗震设计[J];工业建筑;2006年10期
12 吴晓涵;刘东泽;芮明倬;严敏;李立树;;非对称刚性连体超高层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6期
13 刘畅;段小廿;魏琏;王森;王志远;;某超限高层结构的多程序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J];深圳土木与建筑;2007年04期
14 慕欣;;框—剪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5 刘伟庆,徐德良,薛彦涛;大开间约束砖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16 王慧英;;框架核心筒结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5期
17 臧亚明;郭健;刘伟庆;;两种异形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对比研究[J];江苏建筑;2007年04期
18 徐亚丰;赵敬义;李宁;卢小一;;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9 陈光明,王丹华,陈志军,邓戈;某斜拉桥的弹塑性抗震性能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0 张爱晖;渡槽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国良;吴涛;卞琳;朱丽华;;大型火力发电厂钢筋混凝土框排架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侯国艳;冀志江;李海建;;农作物秸秆建材作为抗震房屋用材的分析[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3 侯国艳;冀志江;李海建;;农作物秸秆建材作为抗震房屋用材的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4 张跃峰;王书凤;;本溪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的住宅设计[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迎春;姜维山;于庆荣;郝际平;张兴虎;;角钢边框复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崔大光;;劲性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现状[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满杰;李德利;王增涛;;罕遇地震作用下支撑强弱对方钢管混凝土小高层住宅抗震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阴云芳;赵成刚;张鑫;李海旺;;某异型钢拱桁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建伟;曹万林;朱珩;董宏英;;再生混凝土中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10 张想柏;姜维山;赵鸿铁;;含X筋的劲性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卷)[C];199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选明;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2 高慧婷;Fe/Zn复合材料及液压阻尼器抗震性能数值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施刚;钢框架半刚性端板连接的静力和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4 刘肖凡;箱形转换层上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夏训成;火电厂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白晓红;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的平扭耦联多维地震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7 米旭峰;支撑框架与竖缝剪力墙抗震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于劲;钢异形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9 侯炜;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治洪;RC框架夹心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芹;高层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动力反应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2 赵小敏;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弹塑性动力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07年
3 孙艳文;钢骨消能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张朋来;静力Pushover分析在大震作用下变形验算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刘中吉;不同配筋形式异形柱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张高峰;免拆模保温混凝土承重墙体系墙片单元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7 石学粮;钢丝网墙片单元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8 常广勋;长肢—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9 马莉;竖向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劳文全;钢管混凝土拱桥动力特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守勇;新农村规划建设需注意房屋抗震性能[N];东方城乡报;2008年
2 钱铮;日本 建筑定期做“体检”[N];人民日报;2008年
3 陈进周;抗震型管材渐受业内关注[N];中国建设报;2008年
4 扬帆;震灾悄悄影响市民生活[N];无锡日报;2008年
5 甄书秀;房子如何防震备受关注[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陈熹熹汪晓霞;住宅抗震性能成关注热点 抗震能力可否要写进合同[N];经理日报;2008年
7 林佳;我省全面筛查建筑抗震性能[N];福建工商时报;2008年
8 瞿学江;抗震系数考验震荡楼市[N];宁夏日报;2008年
9 五合国际(5+1 Werkhart)结构工程师 刘平;从震害谈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下)[N];中华建筑报;2008年
10 记者 杨振军;科学规划 提高新建房屋抗震性能 优化空间结构[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