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灰颗粒对管束和槽道壁面磨损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在煤粉锅炉、换热器、化学反应炉等许多工业应用中,管道表面由于颗粒碰撞而产生的磨损严重影响着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生产的安全性。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发展,数值模拟成为研究颗粒对材料磨损的有利工具。
本文研究粒径分别为6.2μm、20μm、62μm和200μm的煤灰颗粒与槽道中10×11错列AISI 304不锈钢管束及槽道壁面碰撞时,槽道中间管束的磨损状况、靠近槽道壁面管束的磨损状况以及槽道壁面的磨损状况。其中流场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求解,流场与管束之间的耦合采用内嵌边界方法求解,颗粒的运动采用拉格朗日轨道模型求解并考虑颗粒与流体之间的双向耦合。研究得到了圆管和壁面的局部质量磨损率和局部碰撞频率的分布,发现局部质量磨损率对磨损起着主导作用,并得到如下结论:
1对于流向第一列管束,无论是位于槽道中部还是槽道壁面附近的圆管,煤灰颗粒对其总磨损量随着颗粒尺寸的增大而增大。但对于流向第二列以后的管束,直径为62μm的颗粒对这些管束的磨损最大,而直径为6.2μm的颗粒对管束的磨损最小,可以忽略。
2各种尺寸的煤灰颗粒对槽道壁面的质量磨损十分接近。对于直径较小的颗粒(文中为6.2μm的颗粒),由于壁面附近强烈的流体涡运动增加了小尺度颗粒对槽道壁面的碰撞频率,因而增加了颗粒对壁面的磨损量。对于直径较大的颗粒,颗粒惯性的增加使颗粒能够穿越剪切层并与槽道壁面发生碰撞,引起局部壁面质量磨损率的增加,并使得对壁面的质量磨损增大。
|
|
|
|
1 |
陈振华,龚振邦,钱晋武,谈士力,谢伟民;机器人壁面移动机构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
2 |
魏叔如;化学非平衡边界层壁面边界条件研究[J];力学学报;1994年04期 |
3 |
张建平,张佑啟,谭国焕;建筑用夹蕊板条的分析、数值和实验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7年02期 |
4 |
牛争鸣,张鸣远;水平旋转空腔环流的壁面应力[J];应用力学学报;2004年04期 |
5 |
刘闯,张雄,陆明万;液体飞溅及冲击壁面问题的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6 |
张金成,姚强,孙俊民;应用PDA测量气固两相流边界层时壁面的选择[J];流体机械;2001年08期 |
7 |
刘有军,乔爱科,主海文,高松;颈动脉分支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J];计算力学学报;2004年04期 |
8 |
吴国钏,赖杰;轴对称湍流边界层接近分离时的特性[J];力学学报;1985年01期 |
9 |
齐世福,张友龙;冲击波绕过外凸壁面后物理参数的简化计算[J];爆炸与冲击;1988年04期 |
10 |
杨勃,李维仲;热质渗透壁面饱和多孔介质通道流动与热质传递的数值模拟[J];热科学与技术;2004年04期 |
11 |
俞昌民;记述新疆、甘肃、四川等地的多管珊瑚类化石[J];古生物学报;1962年03期 |
12 |
张忠彭;电磁波在无回波室中物理现象的分析计算[J];物理学报;1982年01期 |
13 |
苏铭德,R.Friedrich;沿纵向弯曲壁面湍流边界层的大涡模拟[J];力学学报;1984年04期 |
14 |
陈志林;空气冲击波遇运动刚壁反射时壁面超压的计算[J];爆炸与冲击;1985年04期 |
15 |
孟丽,张顺英,冯振莹;发展墙壁面绿化 改善城市环境[J];河南科技;1994年04期 |
16 |
张夏,周力行;考虑壁面粗糙度的双流体颗粒-壁面碰撞模型[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2年02期 |
17 |
谈士力,龚振邦,张海洪,沈俊杰,苏建良;壁面自动清洗机器人研制[J];高技术通讯;2003年02期 |
18 |
黄伟希,许春晓,崔桂香,张兆顺;壁面展向周期振动的槽道湍流减阻机理的研究[J];力学学报;2004年01期 |
19 |
杜建华,胡雪蛟,马斌,吴伟,王补宣;颗粒填充通道恒热流壁面温度分布的红外实验[J];科学通报;2001年09期 |
20 |
张夏,周力行;用双流体颗粒-壁面碰撞模型模拟混合层流动[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