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多相流全尺度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

王则力  
【摘要】:过去三十年的气固多相流研究中,基于拉格朗日计算颗粒运动的点源方法尽管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颗粒与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但是由于模型自身的缺陷,颗粒与流体之间的一些相互作用仍然无法在模型中体现,从而无法正确的计算颗粒的运动、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许多颗粒尺度上的微观现象难以正确的呈现。因此,发展研究在颗粒尺度上的计算方法,即多相流的全尺度计算方法,十分重要。 本文在颗粒全尺度计算的内嵌边界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内嵌边界多重直接力算法,并结合不同的计算方式提出了新的在笛卡尔均匀坐标系下的基于压力-速度方程的内嵌边界多重直接力算法和基于涡量-速度方程的内嵌边界多重直接力算法。通过对一系列静止内嵌边界的算例的计算以及比较分析,验证了本论文提出的内嵌边界多重直接力算法具有空间二阶精度的收敛性。同时在多重直接力的作用下,颗粒表面内嵌边界上的速度无滑移边界条件能够很好的得到满足。结合运动颗粒的特性,本论文把内嵌边界多重直接力算法应用于计算研究运动边界的问题。通过对二维空间以及三维空间中单个颗粒以及颗粒群运动的计算比较分析,验证了本论文提出的多重直接力算法的有效性。一些在颗粒尺度上的微观现象得以捕捉和再现。本论文在内嵌边界多重直接力算法计算颗粒与流体之间动量耦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内嵌边界多重直接热源方法来计算颗粒与流体之间的能量耦合。论文中通过一系列算例的计算分析验证了内嵌边界多重直接热源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由于在三维空间中计算多个颗粒运动十分耗时,因此为了提高计算速度,本论文提出了结合内嵌边界多重直接力算法的并行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速度。至此,本论文提出的内嵌边界多重直接力算法和多重直接热源算法能够全尺度的研究颗粒(群)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内嵌边界多重直接力算法不仅仅可以运用与计算研究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能用于研究一系列基础问题。本论文中采用内嵌边界多重直接力算法研究了展向脉动来流对颗粒阻力的影响。另外,本论文还首次全流场域内直接数值模拟求解计算研究了不同尺度的煤粉颗粒与槽道中顺列管束之间的磨损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芝勋,庞耀珊,谢志勤,邓显文;应用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鸡新城疫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0年02期
2 苏生霞;多重插值条件下的L_2逼近[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3 Sergey Polyansky;Mikhail Sykhanov;Vladimir Tikunov;;综合数字区域模型和大范围有机废弃产品处理的测试系统的开发(英文)[J];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4 林少玲;多重正关联BCK-代数的一个刻划[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5 陈素琴;宋文雷;;边长为6m的立方体其周围流场的数值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8年02期
6 马威;方乐;邵亮;陆利蓬;;可解尺度各向同性湍流的标度律[J];力学学报;2011年02期
7 刘永明;断裂力学专家——柳春图[J];科学中国人;2004年06期
8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宇宙为什么是现在这种状态——对可能的答案所作的分类(英文)[J];前沿科学;2007年01期
9 Joseph A Schetz;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J];力学进展;2003年03期
10 张鸣鏞;;多重調和的微分形式的邊界值問題[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5年03期
11 ;别让一杯水压垮自己[J];青年科学;2006年03期
12 依依;;一朵云有多重?[J];新知客;2007年06期
13 戴相生;;惊人的数字 电视广播的电子总数有多重[J];科学大众(中学版);1956年11期
14 郭瑞枫;;论多重—可变相关询问的一种检索法[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15 何启光;;多重多项式加集[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16 马生林;吴冠芸;储文明;张俊武;刘敬忠;赵艳君;吴沪生;叶其芬;邹丽萍;;两步多重 PCR 技术快速检测杜氏肌营养不良基因缺失[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17 李明,孟凡洁;道路线形之线形组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6期
18 余剑来;;因特网上的信息量有多重?[J];百科知识;2008年18期
19 ;你的脑袋有多重[J];科学大众(中学版);2008年12期
20 张金凤;张庆河;;黏性泥沙不等速沉降絮凝的格子Boltzmann模拟[J];水利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春图;申仲翰;王克仁;;涠11-平台结构强度全尺度原位监测研究[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巴晶;曹宏;姚逢昌;;自仿射分形双孔岩石中的地震波传播理论[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朱克军;;科技哲学与人类学交叉领域的新探索——多重声音解读技术奴役困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赵红岩;余靖;刘国华;;关于极少必要信息共享的算法研究[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玖玖;李先庭;马晓钧;邵晓亮;;一种全尺度流场测试新技术——三维粒子成像测速系统[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德波;;船舶阻力理论与试验研究的近期发展——25th国际船模水池会议阻力委员会报告简介[A];2008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中国船舶学术界进入ITTC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7 谢芝勋;庞耀珊;刘加波;邓显文;唐小飞;;多重RT-PCR快速检测鉴别H5、H7和H9亚型AIV方法的建立[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谢芝勋;庞耀珊;刘加波;邓显文;唐小飞;;多重RT-PCR同时检测鉴别TSV、WSSV和IHHNV的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秦洪德;纪肖;申静;;船舶碰撞研究综述[A];2009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暨中国船舶学术界进入ISSC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洪荣涛;曹卫华;欧剑鸣;赵玉敏;;多重应答资料统计分析及其SAS软件实现过程[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则力;多相流全尺度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军;企专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万义;副溶血弧菌高通量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基因分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王德鑫;四路摄像头协同多重触控技术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王淼淼;临床常见致病念珠菌的快速鉴定和近平滑念珠菌形态转换观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唐景峰;乙肝病毒耐药及致癌突变的高灵敏检测新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王楠;多重抽象模型框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瑞;功能化两亲性多重刺激响应性聚醚胺粒子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刘营;OsDREB3转基因大豆品系特异性检测方法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猪伪狂犬病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及多重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2 刘佳佳;遭受多重侵害青少年的情绪行为特征及执行功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丁徽;多重多元回归模型在木材干燥质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4 程培霞;青少年侵害问卷自评版的修订及在中学生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5 周立;支气管异物患儿下呼吸道常见细菌病原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6 陈贯源;几种重要林木检疫性病原菌的分子检测方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刘艳;腹泻相关病毒多重检测技术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8 陈光达;猪六种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邓银燕;缺失数据的填充方法研究及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10 谢思;湖南省烟草马铃薯Y病毒的株系鉴定[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未般;草原生态拉响绿色警报[N];科技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