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提高脂肪前体细胞存活率的研究
【摘要】:背景:自体脂肪组织作为人体组织的填充材料被广泛的运用。虽然脂肪组织在人体内来源相对丰富,但大量的脂肪组织移植来源仍然受限。所以具有分化、增殖潜能的脂肪干细胞和脂肪前体细胞作为脂肪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引起了关注。脂肪前体细胞是从脂肪组织分离出的脂肪干细胞分化出的早期脂肪细胞,通过诱导具有分化增殖的潜能。外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可促进移植组织内的血管增生和脂肪细胞分化增殖,但外源性VEGF需要持续作用于组织才能起到较好效果。透明质酸钠(HA)是葡糖醛酸-N-乙酰氨基葡糖为双糖单位组成的直链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组织细胞基质中;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HA的大分子网状结构通过与水形成氢键可结合大量的水,可以维持局部VEGF浓度,同时其独特的三维结构使之成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的支架材料。
目的:以透明质酸支架为载体,复合小鼠脂肪前体细胞、VEGF植入小鼠体内,通过检测组织血管形成脂肪分化情况,评价该复合载体材料对脂肪前体细胞移植存活率的影响。
方法:将小鼠3T3-L1脂肪前体细胞复苏、传代培养后,以脂肪分化诱导剂诱导8天。然后分为4组注射入小鼠皮下:实验组(诱导后脂肪细胞、PBS缓冲液、透明质酸、VEGF)、HA对照组(诱导后脂肪细胞、PBS缓冲液、透明质酸)、VEGF对照组(诱导后脂肪细胞、PBS缓冲液、VEGF)和空白组(诱导后脂肪细胞、PBS缓冲液)。术后2,4,8周取材,仔细剥离取出移植物,观察色泽、质地。电子天平测量质量。标本分别进行HE组织染色和苏丹Ⅲ染色。体外PCR实验检测。
结果:8周取材见小鼠背部皮下脂肪组织淡黄色,质软,容易剥离。实验组、,HA对照组均取到标本。HE染色切片表现为移植物外周为纤维包膜,空白对照组可见部分坏死脂肪细胞,炎性细胞浸润。脂肪细胞大小不一,存活较少。实验组存活脂肪细胞较多,坏死灶较少,细胞较大排列均一,可见微血管生长。苏丹Ⅲ染色可见对照组红染脂肪较少,排列不规则,大小不一,有局部纤维化。实验组红染然脂肪较多,坏死灶较少,细胞较大排列均一。应用SPSS 16.0软件对2周,4周,8周各组重量进行方差分析,2周、4周VEGF对照组与空白组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8周实验组与其他三组有统计学差异,三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体外PCR实验结果提示各组PPAR-γ、C-EBPα条带密度均相近。说明在体外各组表达无明显差异。
结论: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以透明质酸支架复合小鼠3T3-L1脂肪前体细胞、VEGF注射充填可以延长VEGF持续作用时间,促进新生脂肪组织血管形成,提高小鼠脂肪前提细胞诱导后移植的存活率。
|
|
|
|
1 |
董向兵,李健宁,王侠,朱力,秦荣生,谢宏彬,李比,夏有辰;取材部位和方法对人脂肪前体细胞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
2 |
李长红;脂肪组织生长的调节[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8年03期 |
3 |
杨建梅,高妍,李长红,刘静霞;游离脂肪酸、胰岛素对脂肪前体细胞分化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4 |
周旭华,郭锡熔,金子林,倪毓辉,潘晓勤,陈荣华;解偶联蛋白4基因在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中的表达水平[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年08期 |
5 |
刘海峰;王翔;李学伟;张利娟;张煦;;猪脂肪前体细胞的原代培养及诱导分化[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6 |
王松波;束刚;朱晓彤;高萍;江青艳;;骨形态发生蛋白在脂肪生成中的作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年11期 |
7 |
;营养[J];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1999年04期 |
8 |
;关于脂肪细胞的新发现可能有助于减肥[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年03期 |
9 |
金子林,郭锡熔,周旭华,周炯英,倪毓辉,王玢,潘晓勤,陈荣华;MAPK8基因在小鼠源性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中表达水平的变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4期 |
10 |
程宁新!510180,高尔清!510180;整形美容外科可注射性材料的进展[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9年04期 |
11 |
周迎生!100730北京,迟家敏!100730北京,金军华,黎健;肿瘤坏死因子α对3T3-L1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影响的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0年02期 |
12 |
;先天畸形及代谢缺陷[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4年01期 |
13 |
;腹部皮下注射GH引起脂肪增生[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9年02期 |
14 |
张新合,高建华;脂肪颗粒注射移植[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9年03期 |
15 |
潘晓勤,郭锡熔,丁胜利,龚海霞,倪毓辉,费莉,郭梅,陈荣华;鞘氨醇激酶基因在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中的表达水平[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年10期 |
16 |
丁胜利,郭锡熔,潘晓勤,费莉,陈荣华;TSG-6基因在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中表达水平的变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3期 |
17 |
姜笃银,杨银辉,付小兵;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调节器官发育及其对老龄病防治的初步思考[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3期 |
18 |
夏钟赟,孙宜萍;雄激素受体与男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上海医学;2004年08期 |
19 |
周红文
,陈家伟;调血脂药对3T3-L1脂肪细胞脂肪水孔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3年06期 |
20 |
龚海霞,郭锡熔,陈荣华,费莉,池霞,倪毓辉;肥胖大鼠脂肪组织基因表达谱系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