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宫内不同环境诱导肺动脉高压内皮细胞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

徐雪峰  
【摘要】: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已经发现宫内生长迟缓(IUGR)患者或低出生体重儿与成人期发生的疾病如2型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症、骨质疏松、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慢性肾病等密切相关并可以遗传至下一代,此即“成人疾病的发育起源”学说或Barker假说。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了表观调控机制在胎儿来源的成人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表观遗传学是研究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可遗传修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RNA干扰、遗传印迹等。检测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的表观遗传学方法主要由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和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技术。目前IUGR相关的成人期疾病发生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由宫内不同环境所诱导的肺动脉高压中是否存在表观遗传调控尚不清楚。鉴于现有的资料,我们假设: 1.宫内不良环境所致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存在着相关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 2.孕期饮食限制所致的IUGR可以引起肺动脉高压相关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并可持续到成年;而且这些表观改变可以引起个体对低氧等刺激因素高度敏感,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如果在个体发育早期阶段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阻止或逆转IUGR诱导的相关基因的表观修饰,可能对降低成年后发生肺动脉高压有保护作用。 第一部分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内皮细胞的表观调控机制 .目的: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导致右向左分流,临床表现为严重的低氧血症。肺血管内皮细胞由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产生的一氧化氮(NO)在PPHN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而内皮细胞eNOS的表达是受到表观遗传调控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eNOS基因在PPHN发病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方法: 1.大鼠PPHN模型由低氧加消炎痛共同诱导建立。 2.新生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由磁珠激活的细胞分选技术(MACS)分离获得。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用于检测eNOS基因的表达水平,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用于分析eNOS基因的表观调控。 结果: 1. PPHN大鼠模型的评估:左室游离壁加室间隔与右室的比重在低氧加消炎痛联合组明显增加。与其它组相比,联合处理组的肺小动脉中层厚度百分率增加最为显著;外膜弹力蛋白所占比率以及内膜eNOS免疫染色也明显增加;α-SMA、弹力蛋白(elastin)、eNOS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浆脑型利尿肽(BNP)水平也是显著增加。 2. PPHN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PVEC)中eNOS基因近端启动子区域的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PHN的eNOS基因启动子总甲基化率虽比对照组要低,但两组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eNOS基因的表观修饰改变与增加的eNOS mRNA和蛋白水平相一致。 结论: 1.低氧和消炎痛对大鼠肺血管重构有协同作用,由两者联合诱导的PPHN大鼠模型可以模拟人的PPHN. 2.大鼠PPHN中增加的eNOS蛋白表达与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增加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和可能的DNA低甲基化密切相关。 3.表观遗传调控可能是PPHN的发病机制之一。 第二部分宫内生长迟缓诱导成年期肺动脉高压内皮细胞的表观调控机制 目的: 宫内不同环境所致的宫内生长迟缓(IUGR)可以引起生后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或者肺血管重构,然而,由IUGR诱导的生命后期的肺动脉高压或肺血管变化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内皮素-1(ET-1)在肺高压的发病中至关重要,我们假设IUGR可引起ET-1基因的表观修饰改变,这种修饰改变可以持续到成年期并能导致其在生后对低氧高度敏感;而且生后早期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能够降低这种成年期疾病发生的风险。 方法: 1.大鼠IUGR模型、低氧模型和TSA早期干预模型的建立。 2.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重构的评估,PVEC的分离。Western blot用于评估ET-1蛋白的表达,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用于分析ET-1基因的组蛋白修饰和转录因子结合程度。 结果: 1.正常6周对照组大鼠和IUGR大鼠的右心室平均收缩压(RVSP)分别为21.6±2.08 mmHg和22.93±1.60 mmHg,两组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经低氧处理后,两组的RVSP明显增加,而且IUGR hypoxia组大鼠RVSP较Control hypoxia组升高明显;IUGR hypoxia组大鼠肺动脉中膜厚度的百分率、中膜面积的百分率明显大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但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richostatin A (TSA)干预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低氧处理后两组大鼠肺组织α-SMA蛋白表达则明显增加,尤以IUGR组增加更为显著。 2.低氧干预后IUGR组ET-1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IUGR大鼠生后1天和6周的ET-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和H3K9/18乙酰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4改变不明显;但低氧干预后H3、H3K9/18和H4的乙酰化水平则均明显增加。。同样,IUGR大鼠ET-1基因启动子上转录因子HIF-1α的富集程度与H3的改变相似。 结论: 1.低氧诱导IUGR大鼠产生显著的肺高压、肺血管重构以及增加的ET-1蛋白表达。 2. IUGR的低氧反应特性与ET-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增加的组蛋白乙酰化程度和转录因子HIF-1α的富集密切相关。IUGR生后早期TSA干预后可以减轻生命后期由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与肺血管重构。 3.表观遗传调控可能是IUGR诱导的肺高压的发病机制之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世红,杨振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硫化氢的变化及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07期
2 莫碧文;曾锦荣;李国坚;黄文新;于方;王绩英;王昌明;;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年06期
3 王佳兴;唐发宽;肖军;华宁;布伦;王德水;王洪叶;;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内5-HT1B受体的分布和表达变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3期
4 杨艳娟;程德云;;低氧大鼠肺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与肺血管重建的关系[J];华西医学;2007年02期
5 周锦;张铁铮;王俊科;金强;刁玉刚;于冬梅;刘晓江;;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NO和肺组织eNOS蛋白表达的变化[J];沈阳部队医药;2009年06期
6 常丽,崔华,杜江,封志纯;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兔心肌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的表达[J];小儿急救医学;2005年05期
7 丁亚光,齐建光,杜军保,唐朝枢;通过微量渗透泵应用肾上腺髓质素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调节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07期
8 夏晓东;杨雷;徐正祄;戴元荣;;氧化应激在大鼠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徐平;戴爱国;刘媛媛;皮佳俐;宋卫东;;肾上腺髓质素缓解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年06期
10 谭晓燕;何建国;;缝隙连接蛋白43在大鼠肺动脉高压及波生坦干预后表达的变化[J];中国循环杂志;2010年01期
11 彭文鸿;毛宝龄;邹霞英;王萍;;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内皮凋亡及一氧化氮的变化[J];西南国防医药;2008年01期
12 周彬;李立达;徐晓军;;一氧化碳对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转移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江西医药;2006年09期
13 龚永生;张丽;郭益民;胡良冈;毛孙忠;范小芳;黄萍;洪林;;低氧对大鼠血浆与心肺组织intermedin表达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9年01期
14 王关嵩;钱频;李琦;李运成;程序;周长喜;张志远;钱桂生;;低氧肺动脉高压时血红素氧合酶基因表达状况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5期
15 梁瑛琦;贾旭广;石璐;吴成云;王万铁;;三七总皂苷对低氧大鼠肺动脉压和肺组织p38 MAPK表达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12期
16 左祥荣;解卫平;王虹;;内皮细胞凋亡与肺动脉高压[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9年08期
17 牟信兵,高钰琪,刘福玉;高原世居藏族及移居汉族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的对比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05年05期
18 夏绘晶;万玫;戴德哉;吉民;郭峰;;达芦生坦对大鼠心肌内皮素受体结合的影响及一次给药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年03期
19 梁亚鹏;任国庆;赵高峰;王新;张超;;肝素抑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的表达[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年12期
20 田华;戴爱国;符代炎;谭双香;胡瑞成;朱黎明;;小泛素蛋白样修饰蛋白1在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卫平;崔文玉;龙超良;胡刚;汪海;;埃他卡林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吴卫华;胡长平;李元建;;MicroRNA-130a在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中的作用[A];传承与发展,创湖南省生理科学事业的新高——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3 刘斌;张洪峰;张一帅;张洁洁;李廷波;彭军;;BTM-0512抗肺动脉高压心血管重构的作用及机制[A];中南地区第八届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4 朱朋成;黄磊;葛晓娜;晏菲;吴人亮;敖启林;;Sildenafil下调Myocardin基因在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时全星;李娟;姚远;裴建明;;U50488H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内皮功能[A];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2011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6 刘荣清;;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动脉高压50例临床分析[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7 刘坤申;刘超;籍振国;刘刚;;肺动脉高压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8 于慧敏;初洁秋;;雷诺现象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良兴;杨中卫;;PPAR-γ在COPD所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表达变化[A];2008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何志旭;汪浩文;严虎;尚峰;;VEGF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实验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雪峰;宫内不同环境诱导肺动脉高压内皮细胞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洪亮;肺动脉高压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3 曾伟杰;肺动脉高压临床治疗与预后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王骁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新致病机制的初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5 卢献灵;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6 泮思林;三氧化二砷联合自体内皮前体细胞移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7 孙云娟;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与预后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8 赵科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模型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对ET-1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雅娟;动脉调转术围术期危险因素分析及波生坦治疗术后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10 何兵;药物治疗肺动脉高压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建立;体外循环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婴幼儿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苏梦亚;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疾病的诊疗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3 关英霞;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4 王黎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福丽;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附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进展)[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王海雄;血清内皮抑素水平与先心病肺动脉压关系的探讨[D];中南大学;2010年
7 真娟;西地那非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25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旭玲;Apelin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9 杨娜;野百合碱致肺动脉高压大鼠的TRPC1介导肺动脉收缩的时间曲线和TRPV4介导效应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10 霍秀青;中介素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中的基础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刘佳;通过调节信号通路可抑制低氧肺动脉高压[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许延庆 记者 韩雪;北方肺动脉高压峰会论坛举行[N];黑龙江日报;2010年
3 麦容;安立生坦为肺动脉高压治疗提供新选择[N];中国医药报;2011年
4 伊遥 编译;肺动脉高压药物研发竞争激烈[N];中国医药报;2011年
5 曹丽;西地那非可治疗肺动脉高压[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万艾可有望治疗肺动脉高压[N];医药经济报;2004年
7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教授 陆慰萱 秦岭整理;肺动脉高压诊治五误区[N];健康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慕欣;《2010年中国肺动脉高压专家共识》将发布[N];医药经济报;2010年
9 伊遥;肺动脉高压药全球临床试验布局[N];医药经济报;2011年
10 ;首个口服肺动脉高压药获准[N];医药经济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