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组织创新氛围、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

赵鑫  
【摘要】:创新对于组织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企业创新的基础在于员工的创新意愿,员工创新行为是组织创新的微观载体。因此,在组织行为学中,有关如何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员工创新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除了员工个体特征以外,组织创新氛围是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但是,现有研究似乎只是简单寻找那些能够预测员工创新行为的因素,而对于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机理分析不够。同时,对于组织创新氛围的因素结构问题探讨还不够,或者说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结论。 另一方面,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组织所拥有的知识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资源。根据企业“资源观”理论,知识被当作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因而,对于现在的组织来说,能否有效地管理组织的知识资源就成为一项最为重要的挑战。在这其中,组织成员个体和部门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只有当个体、群体的知识被转变成为组织的知识后,组织才能有效地管理知识资源。 研究表明,知识共享对于组织的创新能力以及组织绩效会产生重要影响。个体间的知识共享将个体的知识形成群体知识和组织知识,这将有助于组织学习,从而促进了组织的创新。例如,研究人员发现,拥有不同知识的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远高于个体所能达到的组织创新能力;异质的知识通过在个体间的传递与整合,可以形成新的层次的知识,如群体知识;个体间的知识共享有助于个体与组织的学习,而学习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同时,知识共享也会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而低劣的知识共享将会导致团队和组织绩效的恶化。 为更好的了解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本文在二者之间引入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分层回归分析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 本研究表明,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中,组织支持、领导支持、团队支持和工作支持都会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但是,这四个组织创新氛围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 首先,组织支持维度对于员工创新行为具有直接影响,知识共享变量在这两者之间没有产生中介作用。其中,相对于资源支持来说,理念支持对于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更显著。也就是说,资源支持只是给予了员工创新行为的某种保证,但是,真正能激发员工创新行为的是员工对于组织理念的认同。其次,领导支持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间接作用。其中,知识共享的两个因子知识贡献和知识吸收都产生了部分中介作用。并且,在领导支持的两个因子中,起显著作用的是领导对失败的容忍程度。再次,团队支持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只有间接作用。也就是说,团队支持变量完全是通过知识共享变量的中介作用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其中,相对于协调沟通来说,团队其他人的评价对于员工创新行为更能产生显著作用。最后,工作支持维度也会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影响,其中,一部分是直接影响,另一部分则是通过知识吸收因子来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在这其中,工作自治相对于工作压力来说更能产生显著影响。 本研究还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了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同时,本文也对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归纳,并为以后的可能研究方向和改进之处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镇鸿;王莉红;许彦妮;;知识共享及创新行为——R&D人员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作用实证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王艳子;罗瑾琏;;目标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5期
3 万希;;论企业创新型文化的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万希;;论企业创新型文化的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王艳子;罗瑾琏;;组织自尊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6 梅强;徐胜男;韩淑粉;王冰洁;;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9期
7 王欢;尤中山;;团队创新氛围对成员创新行为影响的跨层次研究:集体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8 包志军;何会涛;;绩效考评方式与员工创新行为分析——基于知识整合与转化视角[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36期
9 陶锋;邢会歌;;创新与模仿行为的进化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11期
10 胡玉柱;刘霞珍;徐巍;;企业合作与不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博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6期
11 李苑凌;李志;张庆林;;企业家创新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2 季新野;;论民营企业家创新行为的有限理性[J];法制与经济;2006年06期
13 靳卫东;高波;;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企业家创新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评论;2008年05期
14 罗瑾琏;王亚斌;钟竞;;员工认知方式与创新行为关系研究——以员工心理创新氛围为中介变量[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年02期
15 魏钢焰;;刍论个体创新机制的结构与机理[J];科学学研究;2006年S2期
16 杨杜;;论企业创新的五大陷阱[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17 英爽;傅毓维;;资源与企业创新行为的契合点研究——基于战略性资源的形成过程剖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5期
18 徐可;;企业创新行为的博弈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9 靳卫东;高波;吴向鹏;;企业家精神:含义、度量和经济绩效的评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0 李忆;司有和;;知识管理战略、创新与绩效的关系—基于企业战略的分析[J];科研管理;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汨源;李盈;;基于多层次的员工创新行为整合模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张建宇;高楠;郭晓彤;;基层员工的创新行为的驱动因素及其向企业创新能力的转化——基于制造企业的跨案例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胡婉丽;;知识型雇员创新行为意愿测量工具研究:量表开发、提炼与检验[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谢礼珊;方俊;林勋亮;;组织学习氛围、市场导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级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陈世平;胡艳军;;高校教师知识共享问题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朱安;;营造知识共享文化 指导员工行为[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林钟高;;组织结构、信息体制与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研究——基于组织知识共享理论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志杰;刘瑞林;;浅论广州本田的知识管理[A];第10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陈湘;;索引与信息服务[A];2005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杨建华;魏海标;;企业知识管理的应用策略分析[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鑫;组织创新氛围、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杨英;人—组织匹配、心理授权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冯旭;服务创新过程中一线员工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霞;基于知识视角的服务企业员工创新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田雯;通过激活社会资本在虚拟社区中实现知识共享[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梅会英;共享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周勇士;供应链知识共享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杜鹏程;内在激励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D];南京大学;2010年
9 李丹;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知识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夏晶;高校知识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婷;基于心理资本的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宋文豪;知识共享在团队过程与团队效能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蒋凯;基于灰色理论的项目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沈旭文;威客模式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翟益群;企业研发人员心理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李康;知识型企业员工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志伟;基于MIS的A公司知识挖掘与知识共享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利;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宗胜亮;网络环境下合作R&D项目的知识共享机理及促进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付桃红;软件外包中发包方与接包方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富强 葛新权;建立知识共享管理系统的思路[N];首都建设报;2010年
2 吴建中;知识共享的关键在开放[N];文汇报;2005年
3 易水;美国银行如何实现知识共享[N];人民邮电;2004年
4 王春燕;知识共享在中国:从理念到现实[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记者 郑昭;面向创新的知识共享与进步论坛暨IET荣誉会士授予仪式在榕举行[N];福建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魏小毛;知识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平衡[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宁杰;知识共享:数字时代著作权保护新理念[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艾新;搭建信息沟通平台 实现企业知识共享[N];中国经营报;2007年
9 曾菊敏;六○二所以知识共享推动技术创新[N];中国航空报;2007年
10 韩永军;知识有偿共享:如何变为现实?[N];人民邮电;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