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酶催化合成胺和手性胺衍生物及其聚合物的研究

郑承臻  
【摘要】:胺类化合物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常用作医药、香料和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中间体。本论文主要发展了有机介质中的酶催化方法,合成制备了一系列可聚合的胺类衍生物及其含糖的胺类衍生物,同时对这些含糖衍生物的两亲性质进行了研究;对胺类化合物进行酶催化可控动力学拆分研究,制备了可聚合的手性胺类药物衍生物;以及合成了含手性胺的均聚物及其含糖的胺类共聚物,并对这些聚合物的缓释性能进行了考察研究。 论文发展了非水介质中酶催化合成胺类衍生物的方法。以伯胺类化合物(美西律、1-甲基-3-苯基丙胺和1-苯乙胺)和仲胺类化合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和倍他洛尔)为底物,以具有不同链长的直链脂肪族二酸二乙烯酯(C4、C6、C9和C10)为酰化试剂,通过酶和有机溶剂的调控合成了12种新型的可聚合的胺类乙烯酯;并以仲胺类化合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和倍他洛尔)的乙烯酯为研究底物,与不同的单糖(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和二糖(蔗糖和麦芽糖)反应,在有机介质中酶催化条件下合成了6种含糖的仲胺类衍生物;并对酰化试剂、底物结构与含糖的仲胺类衍生物的溶解性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 论文研究了美西律及其同系物的8种胺类衍生物对映体的分离方法,主要考察了不同的手性柱(Chiralcel OD-H和Chiralcel OJ-H).流动相比例和底物结构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以及采用旋光检测器及圆二色检测器研究这些样品洗脱的先后顺序等。研究结果表明当流动相中正已烷和异丙醇体积比分别为90/10、80/20和70/30时,其中的7种化合物能够在Chiralcel OD-H柱上获得对映体分离;而当正已烷和异丙醇体积比为90/10时,5种化合物能够在Chiralcel OJ-H柱上获得对映体分离;而当正已烷和异丙醇体积比为80/20和70/30时,这8种化合物在Chiralcel OJ-H柱上仅获得部分分离。采用旋光检测器和圆二色谱检测器进行检测表明:旋光度为正的R型结构先洗脱出来,随后洗脱出来的是S构型。 论文研究了采用不同的酰基供体对美托洛尔进行不可逆动力学拆分,得到光学纯度较高的可聚合S-美托洛尔乙烯酯。以美西律乙烯酯为研究底物,分别以CAL-B和lipozyme(?)为催化剂,在THF-PBS (pH=7.0,90/10, v/v)和甲苯中反应,可控性的得到高光学纯度(e.e.93%)的可聚合R-N-(5-乙烯酯戊酰)美西律和S-N-(5-乙烯酯戊酰)美西律,考察了底物结构、混合溶剂、磷酸盐的pH、混合溶剂的比例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同时由于反应的位点距离手性中心为八个碳原子,故反应为远程反应。 论文研究制备了一系列含美托洛尔、美西律和手性美西律药物的均聚物及其含糖共聚物,考察优化了影响聚合反应的因素,且产物经IR、NMR和GPC等手段表征分析。研究了外消旋及手性美西律均聚物和共聚物在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条件下的体外释放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含糖共聚物高分子前药的释放明显快于药物乙烯酯的均聚物,且在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释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吕双利;;溶剂在聚合物生产中的应用前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3期
2 ;拜耳材料科技扩建上海聚合物科研开发中心[J];塑料制造;2011年07期
3 ;苏威将在华建大型特种聚合物工厂[J];江苏氯碱;2011年04期
4 李雅丽;;美国Invista加快建设上海尼龙66中间体和聚合物项目[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1年03期
5 钱辉;姜晔;;原油降凝剂的发展现状与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6 周维;;功能性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J];贵州化工;2011年04期
7 黄岩岩;;中原聚合物公司 让水真正洁净起来[J];创新科技;2011年06期
8 ;VICTREX~PEEK~(TM)聚合物助无锡双灵制造安全可靠的发动机真空泵[J];塑料制造;2011年06期
9 于子祥;;聚驱采出液对脱水系统的影响[J];职业技术;2011年04期
10 邱谨楠;;具有PTC效应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发展概况[J];塑料制造;2011年09期
11 刘天水;熊国宣;邓雪萍;;聚合物乳液固化方法与性能间关系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1年08期
12 丁红霞;尹晓爽;杨文忠;唐永明;;PVP与表面活性剂混合模板对CaCO_3结晶的调控作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3 ;聚合物载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J];现代化工;2011年S1期
14 ;基于米氏散射及场致形变类聚合物的散斑消除装置[J];现代化工;2011年S1期
15 孙迎胜;李飞鹏;温栋良;王新亮;李军;张国玲;;高含水油井聚合物控水剂的研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6期
16 ;瓦克选定IMCD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聚合物和有机硅产品新经销伙伴[J];粘接;2011年04期
17 赵小强;;电泵井油套环空泡沫段形成原因及长度范围的初步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3期
18 刘勇;肖兵;尹智龙;;聚合物气辅共挤对挤出胀大影响的数值模拟[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1年02期
19 朱明珺;张健;;泡沫液膜中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0年11期
20 崔作兴;;聚苯胺/Co_(0.5)Zn_(0.5)La_(0.1)Fe_(1.9)O_4复合材料的表征及电磁损耗[J];有色矿冶;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霞;马玉录;谢林生;沙金;张国勋;;聚合物在双转子连续混炼机中熔融过程的理论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2 李鹰;江晓清;李锡华;唐奕;王明华;沈玉全;张涛;;反射泄漏型聚合物热光VOA阵列的研究[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3 张劲柏;何国威;;聚合物槽道湍流的直接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4 刘俊秋;;聚合物为基础的人工酶分子设计[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5 徐种德;韩哲文;陈庆民;严晓虎;;用~(13)C NMR研究聚甲基丙烯酸锡酯的立构序列分布[A];第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6 李冉;叶勇;赵玉芬;;A NOVEL METHOD FOR PREPARING CONJUGATED DIENE PHOSPHONATES COMPOUNDS[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孙海珠;魏浩桐;张皓;张俊虎;杨柏;;近红外纳米晶与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8 高坚新;陆大坪;张洪良;;聚合物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A];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9 席葆树;黄大明;;应力育苗技术与保水聚合物——清华绿宝[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郭颖;李英;田小雪;董凤兰;张鹏;;强化泡沫中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承臻;酶催化合成胺和手性胺衍生物及其聚合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田野;聚合物微机械的飞秒激光加工及驱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牛亚明;含萘环聚芳醚酮及聚芳醚砜类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张恺;无机/聚合物核壳微球的合成与组装[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吴东江;有机及聚合物微腔激光器[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6 熊焕明;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电解质[D];吉林大学;2004年
7 曾家豫;HRP基因的表达、进化及其催化苯胺类化合物聚合反应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丽;金属有机配合物及高聚物发光材料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刘公岩;细胞膜仿生聚合物囊泡作为药物微载体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徐国祥;大容量聚合物电极材料在二次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立军;聚合物微注射成型过程的流变规律及其成型工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2 王聪;窄带隙含供受电子体的有机光伏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3 韩立友;新型发光材料芳香胺类聚合物的酶催化合成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4 付官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5 束伟夫;芳香炔基硅杂环戊二烯聚合物的合成以及光谱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吴丽媛;靶向性聚合物囊泡荧光探针的制备与细胞的初步标记[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潇飒;后光化学交联稳定聚合物多层膜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8 贾英英;聚合物应力松弛和蠕变的分数模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周青;聚合物与金属之间相互作用—形态—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10 潘牡刚;基于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的接枝聚合物的合成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国;浅谈聚合物压电陶瓷[N];广东建设报;2005年
2 童全生;欧洲聚合物需求疲势短期难改[N];中国化工报;2009年
3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尹延峰;大庆炼化聚合物生产经营势头强劲[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石景文;巴西今年聚合物需求将增13%[N];中国化工报;2010年
5 虞仲义 夏雨禾;赢创“魔塑”聚合物可替代金属[N];中国化工报;2009年
6 崔艳龙;聚合物二厂首季节水1.4万吨[N];黑龙江日报;2010年
7 司丽华 郑泽伟;大庆炼化拓展聚合物外销领域[N];中国石油报;2004年
8 记者 司丽华;大庆炼化聚合物扩能工程中交[N];中国石油报;2009年
9 赵祚军;注入“污水” 采出原油[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李莉;聚合物一厂检后降耗增产[N];黑龙江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