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鸟类区系与城市化对鸟类群落的影响
【摘要】: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本文作者对杭州地区的657条样线的鸟类物种进行了调查。并沿城市化梯度,在杭州地区的城区、城乡结合区、农田区、农林交错区和自然林区等类型栖息地选择了其中90条样线(每种类型18条样线),于2007年3月至2007年8月进行鸟类物种与群落营巢集团/功能群(团)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本文全面分析了杭州市的鸟类区系组成及其特征,进而对鸟类营巢集团对城市化的反应模式及其原因,影响鸟类营巢集团分布的因素,鸟类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对城市化的反应模式及其原因,以及在城市化梯度下功能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本次调查共记录杭州市鸟类224种,隶属16目46科。结合文献记载,杭州市的鸟类区系有354种,隶属17目66科。其中古北界鸟种为191种,东洋界鸟种为154种,广布鸟种为9种。杭州市的鸟类区系处于东洋界和古北界的过渡地带,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混杂的特征。
(2)不同城市化梯度的5种栖息地类型90条样线调查,共记录到繁殖鸟类96种,分属于9种营巢集团,即林冠枝干营巢集团、灌草丛营巢集团、林冠枝干/灌草丛营巢集团、自然洞穴营巢集团、人工建筑营巢集团、自然洞穴/人工建筑营巢集团地面营巢集团、水面营巢集团和寄生集团。
(3)随城市化程度提高,鸟类营巢集团的数目呈整体下降趋势,而各集团的物种数也基本呈下降趋势。但是,不同的营巢集团对城市化的反应存在差异,导致其物种组成在群落中比例的明显变化。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使树冠筑巢鸟、灌丛筑巢鸟、地面筑巢鸟及自然洞穴筑巢鸟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其中地面筑巢鸟最为敏感,灌丛筑巢鸟次之。同时,自然洞穴/人工建筑集团的鸟类在群落中的比例却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明显上升。各营巢集团之所以对城市化做出不同反应,是因为它们对筑巢地资源利用方式不同。
(4)植被盖度、人工设施面积、至市中心距离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均可对鸟类营巢集团结构产生影响,但不同类型的营巢集团对上述因素的反应各异。
(5)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杭州市繁殖鸟类群落的物种的丰富度与物种多样性都呈下降趋势,在适度城市化地区没有发现丰富度及多样性到达峰值。原因可能是因为本地区相对剧烈的城市化进程以及相对较高的人为干扰水平,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足以抵消城市化所带来的额外好处。
(6)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增加,杭州市繁殖鸟类群落功能丰富度与功能多样性都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城市化筑巢地资源的种类及数量减少有关。
(7)城市化使杭州市繁殖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都呈下降趋势,但其模式并不相同。物种多样性与城市化呈线性关系,而功能多样性在城市化程度增长初期下降的并不明显,只是在城市化水平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功能多样性才急剧下降。并且功能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呈二次函数关系。即在低多样性水平上,功能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基本呈线性关系;而当多样性水平提高时,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功能多样性的增加趋势减缓。
|
|
|
|
1 |
朱曦,樊厚德;浙江莫干山鸟类区系初步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5年03期 |
2 |
丁平,姜仕仁,诸葛阳;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区系与群落[J];动物学杂志;1992年06期 |
3 |
纪加义,柏玉昆;山东鸟类区系调查[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85年02期 |
4 |
李桂垣,张清茂;王朗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报告[J];四川动物;1989年03期 |
5 |
李桂垣,刘良才,张瑞云,张清茂;四川宝兴的鸟类区系[J];动物学报;1976年01期 |
6 |
李桂垣;张瑞云;张清茂;刘昌宇;;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鸟类区系[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
7 |
韩秀清,陈绍文,邢莲莲,杨贵生,刘晓光;内蒙古包头地区鸟类区系及生态分布的研究[J];阴山学刊;1994年S1期 |
8 |
王香亭,宋志明,杨友桃,刘迺发,陈鉴潮,张绳祖,窦振威,王定乾;甘肃鸟类区系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3期 |
9 |
王丕贤,周天林;甘肃子午岭地区鸟类区系分析[J];四川动物;1994年03期 |
10 |
唐兆和,陈友铃,唐瑞干;福建省鸟类区系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
11 |
牛红星,卜艳珍,路纪琪,瞿文元,王玉生,王新民,牛继生;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调查[J];生物多样性;2001年03期 |
12 |
方文珍,陈志鸿,林清贤,陈小麟;厦门海滨湿地鸟类的研究(1999~2000)[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13 |
朱曦,陈勤娟,詹伟君,汪梅蓉;杭州市鸟类区系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14 |
李炳华;;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和若干生态的研究 1区系组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
15 |
张迎梅,王香亭;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与沙漠治理[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
16 |
王祖祥;喜马拉雅地区鸟类区系及其垂直分布[J];动物学研究;1982年S2期 |
17 |
常城,罗文英,刘发;甘肃民勤繁殖鸟类群落及演替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1994年02期 |
18 |
陈友铃,唐兆和,唐惠芝;永泰县鸟类区系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19 |
苗春林;卞晓燕;刘彬;范桂花;;内蒙古南海子湿地鸟类群落监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
20 |
王廷正;方荣盛;王德兴;;陕西大巴山的鸟兽调查研究(一)——鸟类区系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Z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