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含邻菲罗啉聚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磁性能研究
【摘要】:有机和高分子磁体是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合成有机和高分子磁性材料可以拓展磁性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加深人们对物质磁性理解,同时有机和高分子磁性材料与无机磁性材料相比具有质轻,易加工,可设计,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有望在高新技术得到广泛的使用。因此对有机和高分子磁性材料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论文主要设计合成了七组新型的含邻菲罗啉环的聚合物,制备了相应的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配合物,并对它们的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目的是通过合成不同结构的高分子磁性材料,研究聚合物结构与配合物磁性能的关系,为设计合成高Tc温度的磁性高分子提供新的探索。
本论文采用不同的合成路线合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邻菲罗啉二胺单体,分别为5,6-二胺基-1,10-菲罗啉(DAP)、4,7-二胺基-1,10-菲罗啉(PD)和4,7-双-(4-氨基苯氧基)-1,10-菲罗啉(PH),其中4,7-双-(4-氨基苯氧基)-1,10-菲罗啉(PH)末见文献报道,为新化合物。采用新方法合成了5,6-二胺基-1,10-菲罗啉的关键中间体1,10-菲罗啉-5,6-二酮,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和易于大量合成等优点。
论文以5,6-二胺基-1,10-菲罗啉(DAP)分别与对苯二甲醛(TPA)或间苯二甲醛(IPA)缩合得到了含芳香环的聚合物DAPcTPA和DAPcIPA;以2,6-吡啶二甲醛(PYA)与5,6-二胺基-1,10-菲罗啉(DAP)反应得到了含芳香吡啶杂环的聚合物DAPcPYA;以2,7-二甲基-2,4,6-三烯辛二醛(DOD)与5,6-二胺基-1,10-菲罗啉(DAP)反应合成得到了含脂肪链的全共轭的聚合物DAPcDOD;以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DPA)和5,6-二胺基-1,10-菲罗啉(DAP)缩合得到了聚酰胺酸(PPHPA);以4,7-二胺基-1,10-菲罗啉(PD)与联苯二甲醛(BP)缩合得到了聚合物(PPDBP);以4,7-双-(4-氨基苯氧基)-1,10-菲罗啉(PH)与联苯二甲醛(BP)缩合得到了聚合物(PPHBP)。以上述聚合物与过渡金属离子(Fe2+,Co2+,Ni2+,Cu2+)或稀土离子(Nd3+)成功制备了17种金属配合物。利用红外、核磁以及元素分析等表征了这些聚合物和配合物的结构,并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了聚合物配合物中金属的含量。
研究了五组新型的5,6位取代的邻菲罗啉聚合物的磁性能。磁性研究表明,含苯环单元的聚合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DAPcTPA-Ni2+、DAPcTPA-Co2+、DAPcIPA-Ni2+和DAPcIPA-Co2+表现出软铁磁性,而DAPcTPA-Fe2+和DAPcIPA-Fe2+属于反铁磁体。含吡啶环的聚合物的镍配合物DAPcPYA-Ni2+和稀土配合物DAPcPYA-Nd3+都是有机软铁磁体,其居里-外斯温度分别为117 K和102 K,而DAPcPYA的亚铁配合物则属于反铁磁体。含共轭双键脂肪单元聚合物DAPcDOD-Ni2+和DAPcDOD-Co2+也都是有机软铁磁体,其居里-外斯温度分别为48 K和81 K,而DAPcDOD-Fe2+配合物属于反铁磁体。含聚酰胺酸单元的聚合物PPHPA的镍和钕配合物宏观上表现为铁磁性,其居里-外斯温度分别为20 K和75 K,而聚合物PPHPA的铜配合物则属于反铁磁体。
研究了二种新型的4,7位取代邻菲罗啉聚合物的镍配合物PPDBP-Ni2+和PPHBP-Ni2+的磁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宏观上表现为反铁磁性。分析比较了不同位置取代邻菲罗啉的磁性能,发现同种金属的邻菲罗啉配合物由于邻菲罗啉结构上不同环参与了缩聚反应,产生了不同的磁性能。
|
|
|
|
1 |
莎仁;李晓华;;邻菲罗啉增敏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5年04期 |
2 |
高晓辉,李玉峰,吕仁江;氨基酸-邻菲罗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高师理科学刊;2005年01期 |
3 |
王斌;;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丹中铁含量[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4 |
席玉蕾;叶庆国;;三氟乙酸铜与邻菲罗啉配合物的合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
5 |
卢晓红;;邻菲罗啉法测定循环水中铁离子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2年01期 |
6 |
叶玉竹;张丽影;赵小菁;齐小辉;范圣第;;1,10-邻菲罗啉-5,6-二胺的合成及表征[J];化工时刊;2012年06期 |
7 |
卓肇桢,孙光华,贾淑芬;工业硫酸中微量铁的测定—邻菲罗啉比色法[J];硫酸工业;1984年06期 |
8 |
刘伟生,谭民裕;邻菲罗啉单氮氧化物与钪(Ⅲ)钇(Ⅲ)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J];无机化学学报;1992年02期 |
9 |
周晓华,李明华,乐学义;邻菲罗啉-氨基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合成化学;1999年02期 |
10 |
巴哈尔古丽·别克吐尔逊;叶尔江·拜克吐尔汉;马哈亚·艾斯江;;邻菲罗啉比色法分析原始森林土壤中铁的含量[J];光谱实验室;2013年05期 |
11 |
孙允凯;阳鹏飞;梁俊;陈民;;2,2'-联咪唑并[5,6-f]邻菲罗啉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
12 |
陈之荣,李健晖,段建平,陈志高,陈煌文;六硫基·邻菲罗啉合锌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13 |
邓洪,陈超球,梁利芳;稀土与2,4-D及邻菲罗啉配合物的研究[J];广西科学;2001年02期 |
14 |
王平;翟新怀;孙胜奇;;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磁铁原矿中铁含量[J];中国钼业;2006年04期 |
15 |
肖圣雄;李强国;刘美艳;杨旭武;曾玲;;一水合邻菲罗啉的热化学性质[J];广州化学;2009年02期 |
16 |
李仁军;;非除氧下更新动态液滴室温磷光法用于微量邻菲罗啉的测定[J];科技资讯;2010年04期 |
17 |
陈国儒,徐庆革,王睿敏,左本成;金属—邻菲罗啉—四苯硼酸根三元离子缔合配合物的沉淀性质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
18 |
彭正合,潘庆才,任小明,张克立,秦子斌;二氰基二硫纶和邻菲罗啉二酮的镍(Ⅱ)、铜(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J];无机化学学报;1997年03期 |
19 |
王正祥,舒万艮,周忠诚,牛聪伟,陈洪;铕-芳香族有机羧酸-邻菲罗啉配合物的合成和荧光性能的研究[J];稀有金属;2002年04期 |
20 |
解文秀,马玉翔;铁(Ⅱ)-邻菲罗啉-桑色素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蔬中的维生素C[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