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异步电机参数辨识的研究
【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异步电机调速已广泛应用于各国的工农业生产。然而我国在交流调速传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国产产品性能不及国外产品,市场占有率小,因此亟需对异步电机调速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调速传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异步电机是一个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按转子磁场定向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能实现转速和磁链的解耦控制,是高性能交流调速方法之一。磁链观测器是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分,所以本文主要针对磁链观测器进行研究。在分析自适应正交反馈补偿磁链观测器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能提取输入直流偏置的改进型磁链观测器,该观测器有效地解决了积分初始相位和输入直流偏置引起的积分问题,并能将输入直流偏置加以提取。此外,本文分析了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简称MRAS)转子时间常数辨识、MRAS转子时间常数和定子电阻同时辨识两种方法,并总结出采用MRAS参数辨识,磁链观测的结果不再受转子时间常数和定子电阻变化的影响的结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改进型磁链观测器和MRAS参数辨识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本文对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作了研究,从硬件电路的构架、主电路的设计到数字控制平台的软件设计都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在该样机上,对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
|
|
|
1 |
任炳礼,王晓燕;表面开环形槽的复合转子异步电机的参数计算[J];大电机技术;2000年02期 |
2 |
L.A.d.S.Ribeiro,倪觉生;采用脉宽调制的正弦电压波形实时预测异步电机的电气参数(一)[J];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2002年02期 |
3 |
张丽萍;异步电机的瞬态饱和仿真模型研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2年05期 |
4 |
杜京义;高电压大功率异步电机变频调速应用技术探讨[J];工矿自动化;2002年03期 |
5 |
杨晓春;;异步电机叠频法温升试验研究[J];东方电机;2002年03期 |
6 |
张艳萍;异步电机高性能变频调速系统控制策略[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7 |
张寅孩,蔡骊,熊宇,张仲超;高可靠性单相异步电机频繁高速启动触发电路[J];电力电子技术;2003年02期 |
8 |
王晓琳,邓智泉,张宏荃,严仰光;无轴承异步电机研究与实现[J];航空学报;2003年03期 |
9 |
周有为;刘和平;刘述喜;;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5年09期 |
10 |
李少龙,任永德,金爱娟,李航天;多相异步电机不对称运行的研究[J];中小型电机;2005年01期 |
11 |
李建军;盛洁波;王翠;桂卫华;;异步电机定转子参数的辨识方法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1期 |
12 |
张立伟;温旭辉;陈桂兰;;Matlab/Simulink环境下异步电机建模及其工程应用[J];电气应用;2006年04期 |
13 |
刘慧开;杨立;孙丰瑞;;异步电机的表面温升分析[J];激光与红外;2006年02期 |
14 |
刘云;韩英;;异步电机智能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6年03期 |
15 |
李太石;王秋云;孙伟春;;例析异步电机变极增容的可行性计算及测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
16 |
林永;林飞;焦连伟;陈寿孙;;一种新的异步电机非线性控制策略[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6年11期 |
17 |
李太石;王秋云;孙伟春;;例析异步电机变极增容的可行性计算及测试[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18 |
李洁;钟彦儒;;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电力电子;2007年05期 |
19 |
程珩;陈法法;柴慧霞;;数据融合技术在异步电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8年02期 |
20 |
潘卫国;;使用异步电机发电的要领与体会[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