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光纤折射率传感和信号解调技术研究

汪扬春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和光纤传感技术在人类的生活和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纤传感器件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抗电磁干扰、高灵敏度等优点,吸引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其中波长调制型光纤传感器还具有波分复用、多点传感的优点,能有效避免由于光源稳定性、光纤传输损耗等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细芯光纤模式干涉仪传感器和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折射率传感应用,以及基于傅里叶域锁模技术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解调技术。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一种我们提出的基于细芯光纤的模式干涉仪传感器,当在标准单模光纤中接入一小段特定尺寸的细芯光纤后,该纤芯失配结构能够激发出高阶的包层模式光波,并在耦合回纤芯时与导模光波发生干涉。文中介绍了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并通过腐蚀包层的工艺观察到了传感器干涉峰值位置的变化,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折射率灵敏度。 接着介绍了分析光纤光栅特性的耦合模理论和传输矩阵分析法,数值模拟分析了光纤布拉格光栅和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介绍了光纤的光敏性机理以及几种常见的增敏方法,以及本文所使用的光纤光栅制作系统。 分析了长周期光纤光栅的传感原理,介绍了外部介质折射率对其共振波长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反射型的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该传感器由长周期光纤光栅、纤芯模式散射器和光纤端面反射镜组成,经过光纤光栅在纤芯传输的光被散射器散射掉,而经光栅耦合到包层传输的光遇端面反射回来又经光栅耦合回纤芯传输。传感器结构紧凑能适用于生化探测应用。 最后,介绍了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传感原理以及几种常见的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域锁模技术的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方法,将傅里叶锁模光纤激光器应用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解调,通过将频域转换到时域上进行测量,实现了可以对同一共振波长进行的多点准分布式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应变传感测试,取得了很好的解调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梁磊,罗裴,周雪芳,赵申;粘贴式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动态特性实验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周智,田石柱,赵雪峰,武湛君,欧进萍;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与温度传感特性及其实验分析[J];功能材料;2002年05期
3 刘丽辉,张伟刚,郭宏雷,曹晔,金龙,张昊,杨亦飞,赵启大,开桂云,董孝义;光纤布拉格光栅压力增敏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04年10期
4 王目光,魏淮,简水生;复合型双周期光纤光栅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3年03期
5 唐俐;丁利华;汤紫峰;;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新型位移传感器的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年S1期
6 韩彩霄;李靖;;FBG温度传感及解调的研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姜德生,南秋明,梁磊;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锚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8 冯遵安,王秋良,戴峰,黄国君;液氮温区下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测量性能的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9 杜卫冲,谭华耀,刘颂豪;一种新型的光纤光栅调Q掺Er光纤激光器[J];光学学报;1997年08期
10 刘云启,郭转运,刘志国,葛春风,赵东晖,董孝义,郑建成;聚合物封装的高灵敏度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J];中国激光;2000年03期
11 吕辰刚;武星;祖鹏;胡志雄;曾丽珠;秦一帆;葛春风;;基于匹配滤波技术的数字化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4期
12 曹建林;黄沛;宋宁;;光纤布拉格光栅非线性孤子的特性分析[J];信息技术;2007年12期
13 苑立波;光纤光栅原理与应用(Ⅱ)──光纤光栅制作方法[J];光通信技术;1998年04期
14 卓锋,王均宏,李唐军,赵玉成;用于分析双波长光纤光栅的矩阵运算法[J];光电子.激光;2001年04期
15 黄勇林,童峥嵘,项阳,许兆文,开桂云,董孝义;用光纤光栅的啁啾效应实现温度不敏感的位移传感[J];中国激光;2002年11期
16 黄力群,简伟,李唐军,简水生;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补偿技术的实验研究[J];铁道学报;2002年06期
17 方炜炜,姜德生,张翠;分布式光纤布拉格光栅解调系统[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4年05期
18 杨亦飞,刘波,张伟刚,韦占雄,殷昀虢,开桂云,董孝义;工程化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制作及其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5年04期
19 孙丽;任亮;李宏男;;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在地源热泵中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0 ;光纤光栅前景光明[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铭;杨德兴;;一种光纤光栅式飞机驾驶杆力传感器[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关致和;周宏山;邵海涛;赵先龙;阮锐;;光纤光栅在海洋测绘中应用研究[A];2000年全国测绘仪器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黄锐;蔡海文;方祖捷;陈高庭;;调节光纤光栅参数的一种新方法[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4 徐明政;孙延辉;;石油工业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闻传花;李玉权;;星间激光通信中光纤光栅的应用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倪明;杨华勇;李智忠;胡永明;;光纤光栅水听器[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7 刘立;陈伟民;章鹏;吴俊;刘浩;;基于光纤光栅的缆索锚固区索力测量传感器[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8 周智;欧进萍;;FBG智能传感器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9 陈金明;汤立群;;光纤光栅频谱和曝光特性研究[A];复合材料力学的现代进展与工程应用——全国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牛永昌;饶云江;胡爱姿;陈爱军;高庆;马任飞;;长周期光纤光栅带宽分析[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扬春;光纤折射率传感和信号解调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张锦龙;基于光纤光栅的传感和解调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颜玢玢;特殊结构光纤光栅理论与应用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倪凯;光纤光栅制备及传感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刘伟升;光纤光栅传感与光纤光栅激光器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陆玉春;闪耀光纤光栅复模理论和半导体激光器线阵光纤束耦合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王静;光纤光栅多参数传感理论技术研究及在地下工程灾害监测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8 韩悦文;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大容量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沈小燕;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及扩大应变传感范围的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沈永良;基于旋光色散效应的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方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立伟;磁光光纤光栅的偏振相关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万贤杰;基于可调谐光源的光纤光栅温度监测系统在电网上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程洁琳;基于变迹光纤光栅的慢光孤子特性理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姜旭;基于LabVIEW的电力测温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赵玲君;光纤光栅传感器交叉敏感问题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李明珠;具有色散补偿功能的光纤光栅梳状滤波器[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勇;光纤光栅城轨计轴技术[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崇真;磁光光纤光栅的双折射特性与磁可调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魏文星;基于ARM的嵌入式光纤光栅振动检测系统[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林炳花;海洋温度剖面测量系统中光纤光栅压力传感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凤鸣;神奇的光纤光栅[N];中国电力报;2004年
2 山东 李保军;浅谈光纤光栅传感器[N];电子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宋剑峰;光通信:强势引领中国信息产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4 ;绿色生态科技城 掘起天津高新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5 黑龙江省电信技术支援中心 林秋菊 王洪国;密集波分复用关键技术[N];人民邮电;2001年
6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陈苗海;以“光速”发展的光通信元器件[N];中国电子报;2001年
7 欢静;光纤传感技术让地灾监测更精准[N];中国矿业报;2010年
8 记者 孙兆光 通讯员 武英俊;第五代管道预警技术成功试用[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记者 陆梅阳 周少华 市报道组 叶胜荣 刘学文;富阳全力建设“浙江光谷”[N];浙江日报;2001年
10 吴映红;光纤传感器发展动向[N];中国电子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