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高速开关阀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气动高速开关阀因其体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抗污染能力强、功率质量比大、切换迅速等优点,在微电子、医药产品粘结、包装装配及农产品色选系统等工业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当今气动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伴随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气动高速开关阀在工业自动化中正逐步取代价格高昂的气动比例伺服阀,应用领域由传统的简单开环控制系统向伺服控制系统中拓展,用于实现低成本的力、位移、速度伺服控制。掌握高速开关阀所涉及的系列关键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动高速开关阀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日益提高的市场需求,进而推动我国在气动元件领域研究的发展,为气动自动化和气动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
本文以气动高速开关阀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解析计算、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开关阀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磁路分析和磁场有限元仿真,分别阐述了电磁铁结构及外部控制参数的作用机理。通过采用缩小衔铁质量的策略,在传统E型电磁铁基础上,提出了ε型电磁铁新结构。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ε型电磁铁在高速开关阀典型气隙长度范围内电磁力输出能力基本不变(40-60N),而在各种工况下电磁铁的开启速度均有超过10%的性能提升。采用其设计的开关阀开关延时时间分别为0.8ms和0.8ms,气源压力为表压5Bar时流量最高可达70L/min。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缩小电磁铁结构尺寸以满足工业自动化应用中对开关阀结构紧凑性的要求,设计了输出能力在20-30N,结构尺寸为24mm*12mm*3mm的C型紧凑型电磁铁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其设计的开关阀开关延时时间分别为0.8ms和0.8ms,气源压力为表压4Bar时流量在45L/min左右。最后将所设计开发高速开关阀成功应用于简易光学色选系统,对开关阀的分选能力进行了试验验证。现将各章内容分述如下:
第一章主要探讨了电液、气动高速开关阀用电磁铁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气动高速开关阀在结构特征、工作状态及应用需求方面所独有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介绍了开关阀驱动方案、开关阀伺服控制技术和光学色选设备、磁性材料等相关技术进展;
第二章从高速开关阀静态流量特性、动态响应特性、及其温度特性与稳定性、寿命特性等几个方面出发,系统论述了气动高速开关阀的静态性能、动态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设计要点。阐述了磁性材料特性对开关电磁性能的影响,为电磁铁材料选型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分别以E型、C型电磁铁为电机械转换机构,设计了两种不同结构的气动高速开关阀;
第三章在考虑电磁铁边缘磁通和泄露磁通,以及磁性材料饱和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电磁铁的磁路分析模型,得出了有关电磁铁静态力位移关系表达式,初步确定了两种电磁铁的结构参数。建立了电磁铁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有限元分析与磁路分析之间的结果;通过二维有限元仿真详细阐述了各结构参数对E型电磁铁静动态特性的影响,通过结构优化得到了新型ε型电磁铁结构,对比分析了电磁铁优化前后的静、动态特性;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对C型电磁铁性能的影响,得到了紧凑C型电磁铁结构及其参数。
第四章针对有限元方法进行多场耦合求解资源消耗大,计算时间长的问题,分别建立了基于磁通变化和基于有限元-集总参数分析的开关阀动态性能求解模型,以提高开关阀动态特性求解效率。对比研究了不同计算方法下的开关阀动态性能仿真结果,在综合考虑求解速度与计算精度条件下,以有限元求解方法分析了各参数对E型电磁铁开关阀动态性能的影响,而以基于有限元-集总参数的混合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C型电磁铁开关阀动态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开关阀动态性能变化规律。最后论述了通过检测阀控腔动态压力变化对开关阀动态性能进行检测的可行性,提出了新型阀控腔动态压力特性测试系统。
第五章介绍了开关阀电磁铁力特性测试系统、电磁铁动态位移特性测试系统、基于检测阀控腔动态压力特性获取开关阀响应时间及寿命特性的测试系统、励磁线圈电流特性测试及开关阀流量与温升特性测试系统。基于搭建的测试系统,分别对所开发的两种电磁铁结构开关阀的静动态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将其与仿真结果作了对比;最后,将设计开发的高速开关阀应用于所设计的简易光电色选系统中,实现了白、黄两色粒子的自动分选功能;
第六章概括了全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并展望了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和方向。
|
|
|
|
1 |
张文华;;仿真高速开关阀设计浅析[J];应用能源技术;2005年05期 |
2 |
陈德斌
,高彦丽
,吴宝泉;气动开关阀设计浅析[J];应用能源技术;2003年02期 |
3 |
芸洁;能源、环保文献消息(国内部分)[J];能源工程;2001年04期 |
4 |
杨继隆,阮健,俞浙青;2D气动高速开关阀[J];机床与液压;2001年05期 |
5 |
戴月红;;高速开关数字阀的电磁铁设计[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年05期 |
6 |
杨树兴,林祥珠,汪淑兰,曹泛;脉宽调制流体位置控制系统稳定性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
7 |
刘晖;;膏体产品气动连续灌装机设计[J];液压与气动;2011年01期 |
8 |
张敬菽,陈德桂,耿英三,仝力,祖力民;基于数据库的电磁铁设计及其可视化仿真系统[J];工程图学学报;2004年01期 |
9 |
陶志鹏;;压电直线电动机主要参数的选择[J];微电机;1980年04期 |
10 |
陈德桂,郑士泉;盆锥式螺管电磁铁吸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低压电器;1987年01期 |
11 |
陈贵荣,常文森,尹力明;磁悬浮列车悬浮电磁铁设计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
12 |
朱小明;25E_1-25B电磁换向阀的改进[J];机械工程师;2000年02期 |
13 |
陈贵荣;李云钢;程虎;;钕铁硼永磁体在磁悬浮技术中的应用[J];稀土;2007年06期 |
14 |
王扬彬;徐兵;刘英杰;;基于Ansoft及AMESim的电磁铁动态特性仿真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8年09期 |
15 |
缪克强;;低噪音溢流阀[J];机床与液压;1976年03期 |
16 |
;关于球型排油阀阀芯镀铬层耐腐蚀试验报告[J];铁道车辆;1977年06期 |
17 |
;四瓜阀芯胎模锻造介绍[J];机械制造;1980年03期 |
18 |
陈德桂;直流螺管电磁铁最佳设计的方法与程序[J];低压电器;1981年01期 |
19 |
;想想看[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2年03期 |
20 |
钱秀英,倪光正;螺管式电磁铁吸力特性的数值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