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心脏成纤维细胞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摘要】:实验背景: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后继发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细胞坏死或凋亡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心室大小、形状、室壁厚度和组织结构等产生一系列变化,这一病变修复和心室整体代偿及继发的病理生理反应过程称为心室重构。MI后心室重构常常导致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心律失常等,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目前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串逐年升高,为目前全球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近年来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终归不能修复坏死的心肌。随着对干细胞(slem cells)研究的不断加深,认为干细胞具有组织再生的功能,在体内能分化成为其他成熟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横向分化能力,移植到心梗局部后能够分化为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样细胞,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大量的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前期研究发现MSCs能够挽救濒死的心肌,减少心梗面积,改善心室重构进而提高心功能。然而MSCs如何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
以往有研究显示移植后MSCs通过降低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 MMPs)的合成和活性来改善心室重构。MMPs是一组能特异的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的酶家族,能使胶原纤维降解增加,心肌胶原结构受到破坏,使左室的大小和形状发生改变,最终影响心肌的收缩力。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TIMPs)是MMPs特异性的内源性抑制剂。而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 CFs)是心脏中分泌和合成MMPs和TIMPs的主要细胞。因此,我们推测,MSCs可能通过旁分泌作用影响CFs合成和分泌MMPs,从而起到改善心室重构的作用。
实验目的:
研究体外MSCs能否通过旁分泌作用影响CFs的MMPs的合成,并对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实验方法:
体外模拟心肌梗死,建立缺氧模型,CFs分为正常对照组(CFs),缺氧组(H-CFs), MSCs共培养组(H-CFs-MSCs)以及缺氧预处理MSCs共培养组(H-CFs-HMSCs)共四组。应用明胶酶谱的方法检测四组MMP-2及MMP-9的活性变化。Western-blot检测MSCs与H-CFs共培养后,能否减弱H-CFs的MMP-2、MMP-9、MT1-MMP (membrane type 1-MMP)及TIMP-1的合成。在MSCs(或H-MSCs)和H-CFs的共培养基中加入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溶性受体(erythropoietin soluble receptor, EPOsR)或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中和性抗体(erythropoietin neutralizing antibody, EPOAb),再次采用明胶酶谱以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上述指标变化。我们进一步采用Western-blot检测了与MMPs的合成、缺氧以及EPO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ERK1/2和AKT的变化。
实验结果:
明胶酶谱结果显示,CFs缺氧24小时处理后(H-CFs)分泌的MMP-2活性比CFs的明显增高;H-CFs分别与MSCs和HMSCs共培养后(H-CFs-MSCs, H-CFs-HMSCs), MMP-2的活性又降低;而MMP-9在CFs、H-CFs、H-CFs-MSCs和H-CFs-HMSCs四组中均没有明显变化。Western-blot结果显示H-CFs中MMP-2蛋白表达较CFs明显增高(P0.01),共培养组H-CFs-MSCs及H-CFs-HMSCs的MMP-2的表达又下降。MT-1MMP在MMP-2的激活过程中起着协同作用,因此我们也检测了MT1-MMP的表达,发现MT1-MMP的变化与MMP-2的变化一致。H-CFs中的TIMP-1蛋白水平比CFs的明显降低,共培养组H-CFs-MSCs及H-CFs-HMSCs中的TIMP-1表达又增加。与明胶酶谱的结果一致,在MMP-9在CFs、H-CFs、H-CFs-MSCs和H-CFs-HMSCs四组中均没有明显变化。在共培养基中加入EPOsR或者EPOAb,均能逆转MSCs和HMSCs对H-CFs合成MMPs的变化。缺氧能够明显增加CFs中的ERK1/2的磷酸化水平,MSCs共培养能够减少ERK1/2的磷酸化表达水平;EPO阻滞剂EPOsR和EPOAb均能逆转MSCs共培养对CFs中磷酸化ERK1/2的影响,而AKT信号通路无明显变化。在我们的研究中,MSCs和HMSCs对CFs合成MMPs的影响无明显区别。
实验结论:
1、MSCs能通过旁分泌作用减少缺氧后CFs的MMP-2、MT1-MMP的表达,增加TIMP-1表达。
2、EPO在MSCs对CFs合成MMP和TIMP-1的旁分泌作用中是一个关键的细胞因子。
3、ERK1/2信号通路在MSCs影响CFs的MMP和TIMP-1的合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
|
|
1 |
马文东;张丽娟;罗玲;裴新;户万秘;杨方;;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对血清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MMP-2、MMP-9活性表达的调节作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2 |
荆志成,程显声;细胞因子与心脏间质胶原网络[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年08期 |
3 |
徐琳,赵连友,郑强荪,范延红,田建伟,杨学东;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2期 |
4 |
于军,朱妙章,裴建明,陈宝莹,吕顺艳,董明清,魏启明;低氧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表型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年10期 |
5 |
周法光,吴可贵,林明,王向宇,许昌生,王华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反义cDNA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年06期 |
6 |
何艳华,洪介民,郭衡山,韦建瑞,陈辉,左辉华,李志樑;尾加压素Ⅱ对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7 |
油红文,陈曦,刘国仗;内皮素对心脏细胞DNA和蛋白合成的作用[J];高血压杂志;2004年02期 |
8 |
徐琳;邱健;李志梁;李高中;向定成;马骏;赵霞;;丹参红花提取物对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08年03期 |
9 |
黄晓斌;;血管紧张素Ⅱ下调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与心肌氧化应激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年03期 |
10 |
赵连友,徐海丽,杨学东,郑强荪,彭育红,陈永清,乔怀宇,田建伟;IL-1β对精氨酸升压素诱导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21期 |
11 |
林杰;景孟环;张越红;张哲;孟娜;;低氧预处理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12 |
张丽娟;李倩;马文东;陈萍;闫静波;王瑞敏;杨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诱导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信号转导途径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13 |
童普德,吴小江,王晓玲;丹参酸乙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年04期 |
14 |
周秀荣,赵连友,陈永清,彭育红,范延红,徐琳;IL-1β对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p27蛋白表达的影响[J];心脏杂志;2001年01期 |
15 |
刘丽;裴鑫;杨方;;心脏成纤维细胞结构与功能[J];心脏杂志;2006年06期 |
16 |
姜振宇;许颖;姚程;宋晓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09期 |
17 |
于心亚;王俊华;孙津津;田建伟;张海涛;;盐酸吡格列酮对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J];江苏医药;2007年08期 |
18 |
王丽平;朱曦龄;杨方;王瑞敏;马文东;罗玲;户万秘;李治国;李琪佳;裴新;张丽娟;王献华;;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及表达的调节作用[J];解剖学杂志;2006年06期 |
19 |
武宇洲;崔炜;李淑琴;张雷;鲁静朝;张冀东;都军;;阿托伐他汀对醛固酮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内皮素A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9期 |
20 |
修春英;蔡辉;赵智明;郭郡浩;;川芎嗪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