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白光LED高效封装结构及灯具级散热机理的研究

王乐  
【摘要】:作为一种复杂的光电子器件,为使白光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取代传统光源应用于照明领域,真正意义上发挥白光LED长寿命、高光效、高可靠性等优点,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包括散热技术、荧光粉技术、封装技术等关键技术。利用数值计算和计算机仿真优化荧光粉涂覆工艺、封装结构、散热器结构和发展新的封装材料,从而提高LED寿命、获得高的出光效率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目前大家普遍认为,用蓝色或紫外光LED芯片作为激发光源,激发钇铝石榴石(YAG)荧光粉发出白光的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相对容易且成本低廉的特点,是当前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制造白光LED的主导方法。因此,本文针对此种白光LED技术,围绕如何提高LED发光效率和改进LED散热能力,对荧光粉、封装结构和材料的光学仿真设计和工艺优化以及照明级白光LED的热学仿真设计和散热结构优化中的系列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 1)基于Mie散射理论和瑞利散射截面理论,建立了纳米粒子掺杂的环氧复合材料中的光散射模型,通过算法编程和数值分析得出了纳米粒子的掺加浓度、纳米粒子的直径和折射率与平均光散射长度的关系,为设计每层封装层的最佳厚度提供了理论指导;基于轴向梯度折射率光线传输理论,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对薄膜结构中光子的散射作用和具有渐变折射率的多层LED梯度封装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发现基于三层折射率分布为2.01、1.68、1.41的梯度封装结构,透光率相对于常见的单层胶封装结构提高了5.98%。 2)基于能带理论模型,设计出新型纳米核壳结构荧光粉;采用水热合成法将YPO4包覆YVO4:Eu3+核心,形成YVO4:Eu3+@YPO4纳米核壳结构荧光粉。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仪(PL)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TEM测试结果表明该纳米核壳结构荧光粉粒径为10-30 nm,分布均匀、形态规则、结晶度高,壳厚为5-10 nm;XRD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核壳结构的核心结晶度高,而且证明其壳层为YPP4;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YVO4:Eu3+@YPO4纳米核壳结构荧光粉比单纯YV04:Eu3+荧光粉的发光效率高出66.75%,而且具有较高的色纯度。进一步,结合第一性原理方法,对YVO4和YPO4晶体的能带结构进行理论计算,定性的说明了电子跃迁和发光的关系。 3)基于CFD方法,根据LED自然对流散热的特点构建起综合考虑“传导-对流-辐射”耦合传热问题的包含LED芯片、基板、散热器和外部流体空间的全场三维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LED阵列自然对流散热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①流动状态是影响翅片换热特性的重要因素,不同翅片间、以及同一翅片不同位置处的换热系数均存在较大差异,翅片换热特性与流速分布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因此,对LED进行散热分析时必须考虑外部空气的流动状态;②辐射效应在自然对流散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一方面能减小热阻、降低结温,另一方面对温度场有均匀化作用,能弱化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提高整体散热效率。在本文的计算条件下,与未考虑辐射相比,当散热器表面严重氧化时(此时辐射效应较强)辐射散热量占总散热量的38.7%,基板最高温度降低6.4℃。因此,强化辐射换热也是提高LED散热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4)平行翅片型LED存在较为严重的方向敏感性问题,不同方向下散热性能的优劣依次是:9000°180°270°(即90°方向时翅片的散热性能最好)。CFD数值模拟揭示,造成不同方向下散热性能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当LED处于不同方向位置时,形成了具有不同流场结构的自然对流流态,而LED外部流场结构的差异造成了整体换热性能的方向敏感性。开缝翅片在不同方向下均能保持自下而上的流动形态,削弱了流动结构的差异,因此能有效弱化LED自然对流散热的方向敏感性。 5)基于场协同原理的分析表明,在自然对流条件下,LED散热结构改进(翅片开缝和灯具开通孔)强化LED自然对流散热的本质是,通过散热结构的改进,改善了LED器件外部的自然对流流动状态,减小了散热表面附近空间速度场与热流场的夹角,即增强了速度场与热流场的协同程度。因此,利用场协同原理指导LED散热结构设计,建立起协同性更好的流场结构是强化LED自然对流散热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本文计算条件下,翅片开缝后散热器翅片表面换热系数提高67.5%,翅片表面的最高温度下降了8℃;灯具开通孔后散热器翅片表面换热系数提高54.8%,翅片表面的最高温度下降约7℃左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用结构紧凑的升压电路调节白光LED偏置电流[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2年06期
2 许赛路;郑振容;;绿色照明LED在图书馆的应用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1期
3 方佩敏;;超高亮度10W白光LED[J];电子世界;2008年11期
4 汤筠冰;;LED广告的视觉传播形态、特征及趋势[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缪建文;宋国华;宋建新;蔡红;;封装对φ5白光LED寿命的影响研究[J];光学技术;2009年06期
6 杨少华;吴福根;张春华;;白光LED的失效机理分析[J];半导体光电;2009年06期
7 周龙早;刘辉;安兵;吴丰顺;吴懿平;;荧光层形状对大功率白光LED光学性能的影响[J];光电子.激光;2010年02期
8 王学军;杨凯骏;王花;;LED共晶机的研制及工艺浅析[J];当代农机;2010年10期
9 宋国华;王玮;姜斌;缪建文;纪宪明;;提高小功率白光LED热特性的新方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0年12期
10 张丽超;高欣;薄报学;李抒智;;白光高压LED的加速老化实验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Z2期
11 胡恺生,高瑛,苏锡安,刘学彦,温庆祥;镓铝砷LED中的深能级及其对光电特性的影响[J];发光与显示;1981年02期
12 林亮,陈志忠,陈挺,童玉珍,秦志新,张国义;白光LED的加速老化特性[J];发光学报;2005年05期
13 姚韵若;;白光LED光亮度在实际应用中的调节方式[J];电子设计技术;2006年09期
14 凡文;;市电直接驱动的大功率白光LED[J];电子世界;2008年07期
15 林海凤;王海波;张瑞西;谢晔;;不同胶粉比封装对白光LED的影响[J];中国照明电器;2009年10期
16 乐阳;孙艳;陈鑫;戴宁;;基于Ⅱ-Ⅵ族半导体量子点的白光LED的研究进展[J];红外;2010年02期
17 方云霞;方晓明;张正国;;基于纳米ZnO的白光LED[J];化学进展;2012年08期
18 刘增元;孙正凤;;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动手能力——从一只小小的LED谈起[J];电子世界;2013年17期
19 徐明;苏健;周光明;程伟强;郭小文;;探访LED舞台灯具现状与灯光测量应用[J];现代电视技术;2014年01期
20 ;全球最大288吋4K超高清LED电视正式推出[J];工业设计;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欣;曹冠英;王善鑫;李振清;邹念育;;白光LED色度学性能指标分析[A];海峡两岸第十七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10年
2 潘建根;沈海平;冯华君;;普通照明LED标准中的电学性能要求之探讨[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郑惟纲;潘锡明;简奉任;;新型白光LED之开发[A];海峡两岸第十五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8年
4 何国兴;;高显色可调色温暖白/冷白LED白光模块的仿真模拟[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雷牧云;娄载亮;夏勋力;李祯;赵艳民;杨勇良;;透明荧光陶瓷用于白光LED的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6 李绪锋;林达儒;;白光LED制造工艺及不同芯片白光LED性能比较[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7 龚兆岗;曹娜;樊灵晶;;论LED可变情报板有关参数的设计[A];2008全国LED显示应用技术交流暨产业发展研讨会文集[C];2008年
8 蔡明诚;;注意:广场、景观、应用LED新启示[A];上海市照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上海市照明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傅瀚葵;黃斐章;周佩廷;;白光LED光色稳定度评估[A];海峡两岸第十八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11年
10 孫慶成;陳靜儀;張容瑄;紀葦世;;应用于白光LED之双色萤光粉演色性计算模型[A];海峡两岸第十九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音;白光LED用稀土离子掺杂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光谱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严小松;白光LED用荧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乐;白光LED高效封装结构及灯具级散热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汤安;白光LED用含铟及铌酸钆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张建立;硅衬底氮化镓基黄光LED外延生长与器件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6 慈志鹏;几种LED用氧化物基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肖芬;紫外激发白光LED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谷鋆鑫;白光LED用氮系荧光粉的可控制备及发光性能调控[D];东华大学;2011年
9 李广环;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宋佳音;基于行人穿行的LED道路照明功效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柳;白光LED用新型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2 郑利红;高显色可调色温LED白光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3 许献美;量子点的水相制备及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4 张璟;低色温高显色性白光LED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5 谢炜;快速LED光电参数测量系统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3年
6 杨武;可调色温LED白光的光谱最优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7 吴攀;彩色LED打印机驱动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蕴;LED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9 孙哲然;功率型照明用LED散热技术的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10 孔令斌;LED客厅照明灯具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庆儒;白光LED即将迈入专利混乱的时代[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2 ;散热问题持续困扰高功率白光LED的应用[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3 ;专利网逐渐弱化 白光LED即将迈入高速发展时代?[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4 兴业证券;长城开发或进军LED高端领域[N];东方早报;2011年
5 记者 丁一;北大实创 借力资本举牌白光LED[N];中国经营报;2001年
6 记者 王珍;政策助力商用提速 LED业三季度销售好转[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孙维锋;政策阳光照射 LED行业或迎晴天[N];东莞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郑大红;世界杯引收视狂潮 LED主宰彩电销售“亢奋”[N];证券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肖勇 艾贤;2015年广东要建成“LED强省”[N];广东科技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刘峰;国内LED企业专利危机逼近临界点[N];消费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