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森林碳汇对于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

刘妍  
【摘要】:随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来越大,温室气体效应逐渐成为全球危机治理的重点。森林碳汇是化解温室气体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在这一危机治理途径上开展了一系列的植树造林与森林碳汇的行动。本文在非传统安全的视角下,研究现今的全球森林与气候的形势下,中国的森林碳汇对缓解这一安全威胁的影响。本文在对国际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与森林碳汇相关知识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可能-满意度算法,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人口、社会以及森林发展情况,预测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与人口、森林环境协调发展的平衡区间,通过预测可以观察到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总量在多少的区间可以与二氧化碳排放和森林固碳等指标达到最大可能满意度。通过对于中国未来森林发展的分析,研究中国的森林碳汇对于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综合影响,及其对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以非传统安全的视角,探讨中国森林碳汇在未来的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与中国在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框架探讨与建立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许文强;;森林碳汇资产内涵探析[J];经济师;2008年09期
2 张颖;吴丽莉;苏帆;杨志耕;;森林碳汇研究与碳汇经济[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S1期
3 李华;陈飞平;曹建华;;森林碳汇发展对策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3期
4 张浩;郑莉琼;杨晓峰;胡文;杨佐忠;;构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初探[J];四川林业科技;2011年05期
5 刘豪;高岚;;推进广东省森林碳汇项目发展的对策建议[J];环境保护;2013年15期
6 漆雁斌;张艳;贾阳;;我国试点森林碳汇交易运行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04期
7 欧阳光;赵晓伟;马焕成;;森林碳汇浅议[J];硅谷;2008年21期
8 ;森林碳汇[J];求是;2010年01期
9 谭志雄;;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构建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2年02期
10 蒙光伟;;森林碳汇计测方法及其发展方向[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年04期
11 黄萍;黄颖利;李小强;成丽红;;森林碳汇资源开发潜力定量评价与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年09期
12 黄萍;黄颖利;李爱琴;;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的可行性设计[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年10期
13 黄颖利;秦会艳;张海涛;;韩国森林碳汇补偿项目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04期
14 房林娜;葛玲;;贵州省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建立的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3年05期
15 刘豪;高岚;;广东省森林碳汇交易供需要素分析[J];林业经济;2013年10期
16 谷玲玲;;森林碳汇是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有效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28期
17 王雯茜;许向阳;;发展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政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4年02期
18 杨帆;曾维忠;;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综述与展望[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05期
19 ;森林碳汇在“十二五”将成约束性指标[J];纸和造纸;2011年09期
20 李高阳;杨朝兴;;基于低碳经济的河南省森林碳汇对策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丽媛;陈钦;;中国森林碳汇研究综述[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2 方小林;高岚;赵璟;;云南省森林碳汇项目SWOT分析及竞争力提升策略[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3 陈幸良;林昆仑;;中国森林碳汇政策需求分析[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1森林培育技术创新与特色资源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文冰;曹超学;王见;;云南省森林碳汇贸易制度研究[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5 陈珂;陈雪琴;王秋兵;;中国森林碳汇的障碍与前景分析[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6 荆珍;;森林碳汇市场改革的法律思考——以气候融资为视角[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赵伟伟;安文;赵广龙;;低碳经济与森林碳汇[A];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论——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孙明学;;提高和保护森林碳汇加快林业碳汇经济的发展[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翰聪;;浅议森林碳汇的性质及其森林法律制度的协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王天津;;大力开发森林碳汇交易的对策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顺龙;森林碳汇经济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2 林德荣;森林碳汇服务市场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杏芝;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要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静;基于社区的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许文强;森林碳汇价值评价[D];西南林学院;2006年
4 王锐浩;森林碳汇交易的价格成因分析及价格确定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5 黄萍;黑龙江省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6 马盼盼;森林碳汇与川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7 赵焜;黑龙江省森林碳汇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8 李丹丹;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王爱霞;森林碳汇法律制度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2年
10 周文朋;基于两型社会的湖南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晓霞;我国第一个森林碳汇国际合作试点项目顺利完成前期考察[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钱丽;森林碳汇 贵州经济的新机遇[N];贵阳日报;2011年
3 范圣楠 李莉 闫艳 高杰;江苏首次发布“森林碳汇”数据[N];中国环境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朱新法;森林碳汇交易,这买卖值得做[N];新华日报;2013年
5 记者 熊燕 李继红;1.78万吨二氧化碳 我省完成首笔森林碳汇交易[N];云南日报;2013年
6 可欣;首个森林碳汇宣传活动启动[N];大众科技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志豹;森林碳汇并不遥远[N];中国企业报;2009年
8 刘新华;芬兰开发测量森林碳汇新方法[N];中国石化报;2010年
9 记者 王颖春 实习生 韩炜;中国应打好森林碳汇这张牌[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武卫政;打好森林碳汇这张牌[N];人民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