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媒介建构现实:理论溯源、建构模式及相关机制

江根源  
【摘要】:“媒介建构现实”已经成为传播学界的共识,已有大量的媒介研究论文与学术著作借用了媒介建构或社会建构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然而,这种媒介建构现实的思想来自哪里?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具有什么特点?媒介是如何建构现实的?如果说现实是建构的,那么这种建构的现实又具有什么特点?媒介建构现实是直接建构,还是由一系列的中介构成?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期待一种理论的阐释。 为了研究“媒介建构现实”的理论特征,以及建构过程中社会权力的运作关系等一系列核心问题,本研究采纳了文献研究、符号学研究、问卷调查与内容分析等主要研究方法。(1)研究发现该思想从认识论上有别于媒介工具观,强调虚拟现实是由媒介活动的行动者与行动者之间,以及行动者与周遍环境之间的互动建构起来的,具有关注常识、意义等多方面特点;从理论上可以追溯到知识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批判性的话语分析理论等三大理论传统;(2)围绕“虚拟现实”、“社会现实”和“个人感知的虚拟现实”几个核心概念间的关系,我们构建了互动建构模式,其中“知识”、“身份”和“形象”等核心要素及相互关系又构成了虚拟现实的建构中介;(3)以新浪博客、人人网等网络社区以及“四大名爹”的形象建构与知识传播为例,我们进一步发现媒介活动参与者之间的社会结构关系在媒介身份与媒介形象的建构,以及媒介知识的传播过程中起着社会权力的影响作用;我们发现离社会现实纬度较近的性别、年龄、居住地等人口统计要素的影响力相对较弱,而兴趣、昵称、社会价值观、媒介使用目的等与心理层面近的结构因素对形象建构、身份建构以及知识传播的影响就比较显著;社会结构正是通过与知识、身份和形象等要素之间发生关系,在虚拟现实与社会现实之问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关系网络。正是在虚拟现实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中介地位上,知识、身份与形象等核心要素的运作被称为虚拟现实的建构机制。 该“媒介建构现实”的中观研究在媒介化社会中,能够为网络社区、网络暴力、网络成瘾等一系列媒介与社会方面的具体研究提高理论借鉴的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冉;;中国网民的媒介形象[J];新闻世界;2011年07期
2 陆学莉;;网络表达的基本建构模式及反思——基于相关案例的综合分析[J];求索;2017年11期
3 王宇荣;项国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的差异化建构——基于新闻、评论文本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06期
4 周靖婷;;从“网红”干部看政府官员媒介形象的转型[J];青年记者;2017年23期
5 扈美荣;;老年人媒介形象探究[J];采写编;2021年12期
6 顾理平;;从明星人设崩塌看个人媒介形象的建构[J];视听界;2022年01期
7 刘彧;李咏珍;;党报对旅游媒介形象的建构研究[J];新闻前哨;2022年06期
8 郝晓雯;;热播剧中“30+女性”媒介形象分析——以都市情感剧《三十而已》为例[J];声屏世界;2020年18期
9 何向向;;网络直播中女性媒介形象的反思与建构[J];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01期
10 隗辉;;网络直播环境下的女性媒介形象异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12期
11 陈俊儒;;抖音“银发网红”的媒介形象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02期
12 张静;;1949—1966年人民日报对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的建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09期
13 蔡鹏举;蔡文轩;;试论城市媒介形象的建构、控制与认同[J];怀化学院学报;2021年03期
14 陈丽璘;;高校互联网媒介形象:内涵阐释与传播策略[J];今传媒;2021年11期
15 李佳敏;;危机传播与政府媒介形象修复——基于陕西奥凯电缆事件的案例研究[J];今传媒;2020年01期
16 段弘;王天乐;成智龙;王若曦;;“危”还是“机”:公关主体媒介形象维护与重构[J];公关世界;2020年07期
17 段弘;于晨;杨青欣;;真实+透明:公关主体媒介形象的重塑之路[J];公关世界;2020年11期
18 邢雪;;大学生视频表达和媒介形象自我建构分析[J];新媒体研究;2020年19期
19 杨晨;;多元与趋同:《青春有你2》中女性媒介形象的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年14期
20 范玉明;;基于建构视角的媒介形象研究[J];新闻知识;201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贺幸辉;沈思莹;;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媒介形象与审美观的变迁——以《健与美》杂志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体育新闻传播分会)[C];2022年
2 周毅;李金宝;;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对体育明星的媒介形象塑造策略研究——以《人民日报》中郎平的媒介形象为个案[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体育新闻传播分会)[C];2022年
3 王艺潼;马格格;;我国冬奥明星运动员新媒体拟社会互动理论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体育新闻传播分会)[C];2022年
4 戴萌;;微博环境下惠若琪媒介形象的他者建构和自我建构[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体育新闻传播分会)[C];2022年
5 刘静;;从李娜“法网夺冠”看运动员媒介形象的全媒体塑造策略[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6 江根源;季靖;;城市媒介形象:中国新闻体制下历史和现实的建构[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7 高焕静;;差异的表征:少数民族媒介形象的符号学解读[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湘;;对湖南省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建构模式的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萧炳南;;转型期行业协会社会角色建构模式新探[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10 黎莎;施一楠;;姚明媒介形象及变化探析[A];2011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C];2011年
11 唐冰寒;;“千年盐都”媒介形象传播策略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12 刘琼;;现阶段我国网民管理问题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3 施飏;;游戏中空间混响效果的动态化实现方式与对比[A];2022社会发展论坛(贵阳论坛)论文集(二)[C];2022年
14 荣明;冯钊;贺鹏;钟家祥;;军事训练元宇宙的几点思考[A];第十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上册)[C];2022年
15 周晨;缪明诚;陈欣然;胡逸斐;苌琦;鄢明远;蒯曙光;;利用社会交互场模型构建人性化机器人[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16 ;中国车企数字化转型趋势系列研究之研发数字化篇[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22年第3期)[C];2022年
17 杨嵘;季彤;;基于虚拟/混合现实技术的口腔颌面头颈部数字化手术平台研发与临床应用初探[A];2019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大会——聚合引领、协同发展论文汇编[C];2019年
18 肖亚龙;梁播远;朱承璋;;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对教学的支撑和应用[A];2020年(第24届)湖南省计算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20年
19 张彬;王依寒;周超;黄小婉;盛卓;苏霁康;;BIM+VR+智慧工地在项目中的应用[A];2020第九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获奖工程应用文集[C];2020年
20 祝添权;吴勇;郑茂;初秀民;;基于虚拟现实交互的智能船舶感知测试系统[A];第十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科技论文集(2)[C];202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江根源;媒介建构现实:理论溯源、建构模式及相关机制[D];浙江大学;2013年
2 严亚;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宣宝剑;媒介形象系统论[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4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郑春晔;领导者公共形象与大众媒介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李青青;社交媒体中青年网民的信息互动与平衡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瞿军;基于生物电信号的人机交互技术及其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8 陈伟斌;增强半虚拟现实飞行座舱中的目标跟踪定位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9 谢本凯;基于虚拟现实的焊接操作训练模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10 邹炼;虚拟现实引导的远程放疗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9年
11 吴南妮;沉浸式虚拟现实交互艺术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
12 杨晓哲;虚拟现实和脑电波反馈系统对于创造力表现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13 陈姣娥;中国网民倾向性政策态度形成的扎根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4 盖伟;虚拟现实中实时交互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15 苏昕;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
16 张璐妮;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感知、接受和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20年
17 胡西伟;当代中国大学形象的媒介呈现与重建[D];武汉大学;2013年
18 林敏;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9 郑傲;网络互动中的网民自我意识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20 卿立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乔玉为;网游青少年媒介形象的偏差与重塑[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宋梓默;《人民日报》对澳门形象的建构研究(1999-2018)[D];河北大学;2020年
3 何杰丽;框架理论视域下三所知名高校官博对高校媒介形象的建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
4 刘潇然;钟南山媒介形象呈现研究[D];安徽大学;2021年
5 祁晓澄;中国高铁媒介形象呈现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年
6 陈方舟;中国独生子女的媒介形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7年
7 李萌萌;东北区域重大舆情事件中的政府媒介形象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21年
8 满雪莹;王蔷新媒体媒介形象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20年
9 曹飞;《中国青年报》志愿者的媒介形象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9年
10 李芷;三线城市媒介形象与传播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
11 林源;我国新能源汽车媒介形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
12 张凯悦;媒体微博中高校教师媒介形象的研究[D];吉林大学;2020年
13 吴旻;梨视频中的老年人媒介形象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14 赵敏;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的媒介形象叙事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年
15 陈思言;粤港澳大湾区媒介形象的呈现与建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年
16 吴婉瑜;框架理论下的社工媒介形象探析[D];厦门大学;2019年
17 李云琪;国产电视系列动画片女性媒介形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18 张宇豪;《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19 毛晓瑜;新媒体语境下女性运动员媒介形象建构研究:特点、问题与提升策略[D];武汉体育学院;2019年
20 陈瑞雪;国内体育门户网站中女性运动员媒介形象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徐丽;用广大网民正能量绘就网上网下同心圆[N];天津日报;2022年
2 记者 袁晓婕;汇聚网民力量擦亮文明底色[N];南通日报;2022年
3 记者 赵珍珍;我市实施2020年度争做定州好网民工程[N];定州日报;2020年
4 记者 宋瑞红;市委网信办 “三个坚持”深入推进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N];双鸭山日报;2020年
5 记者 朱毓松 顾伟;争当新时代青年好网民[N];福州日报;2020年
6 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五市好货“云集” 恭候网民选购[N];韶关日报;2020年
7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次仁桑珠;昌都市网民留言及办理情况工作调度会召开[N];昌都报;2021年
8 记者 王思北 白瀛 王鹏;超10亿网民构建生机勃勃数字社会[N];经济参考报;2021年
9 记者 郑运祥 通讯员 毛明博;我市率先在全省发布“安康好网民”标准[N];安康日报;2021年
10 记者 王思北;借疫情等挑动网民对立引发网暴?整治![N];新华每日电讯;2022年
11 胡俊;近2.6亿“银发网民”意味着什么?[N];乐山日报;2021年
12 本报记者 李林;过半青年网民认可明星委员今年表现[N];中国青年报;2014年
13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韩飏;如何预防“小网民”沉迷网络[N];中国青年报;2022年
14 黄明明;手机网民一年增1.2亿[N];科学时报;2010年
15 柳直;印度网民在推特上声援俄罗斯[N];环球时报;2022年
16 记者 郑莉 朱欣;2022年“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启动[N];工人日报;2022年
17 保婷婷;我国手机网民达1.8亿[N];科学时报;2009年
18 张爱国 范勇 赵涯;贵州安顺 建好网民留言办理纪实档案 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N];中国档案报;2022年
19 记者 孙海悦;“争做巾帼好网民”主题活动启动[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年
20 本报记者 林泽宇;佩洛西肘推小女孩被网民抨击[N];环球时报;202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