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主轴电跳动在位检测系统

陈小龙  
【摘要】:本文结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复杂空气分离类成套装备超大型化与低能耗化的关键科学问题”课题“关键部机高强度大构件保质制造技术”(2011CB706505),研究了电跳动的产生机理、基于电涡流的电跳动检测原理以及相关在位测量技术与实施方法,提出了“主轴电跳动在位检测系统”的硕士论文课题。 第一章阐述了电跳动误差及其测量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与电跳动检测及材料电磁性质分析密切相关的电涡流检测技术正问题与逆问题两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主要内容和总体框架。 第二章阐述了电跳动的涡流检测关键基础理论,分析了涡流线圈阻抗计算的解析法与数值计算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跳动涡流检测的多场耦合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 第三章利用建立起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结合阻抗计算方法,揭示了提离(Lift-off).电导率和磁导率等关键参数对涡流阻抗的影响规律,给出了电跳动与机械跳动的分解方法;构建了引起电跳动的被测体材料电导率、磁导率反演模型。 第四章提出了测量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开发了测量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搭建了大型轴类零件的电跳动在位测量系统,并对系统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完成了测量系统的开发,对大型空压机转子进行了电跳动在位测量以及转子材料电磁性质分析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第六章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今后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曾雪芝;高跃明;潘少恒;麦炳源;韦孟宇;杜民;;肌肉电导率对人体通信信号传输的影响[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3年01期
2 汪少胜;王勋;付建中;;通过测量电导率的变化对光学玻璃均化的模拟研究[J];光学工程;1983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顾芷娟;郭才华;应育浦;于莉;;高温高压下角闪岩的变化与其电导率[A];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92年
2 叶伟;李奇;韩绍昌;徐仲榆;;全固态共混改性聚合物复合电解质的电导率[A];2005中国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俊宁;李民赞;孔德秀;邹奇章;崔笛;唐宁;;温室基质电导率的特性研究[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征;开放式磁感应成像技术基础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傅林;生物组织磁聚焦电导率成像系统硬件实现与反演算法[D];四川大学;2006年
3 王贵领;硅酸盐氧基磷灰石的合成及导电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秦明新;检测脑水肿的磁感应成像测量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王盎然;纳米复合改性丙烯腈共聚物电解质的制备、结构和性能[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建生;氯掺杂提高多壁碳纳米管的电导率及其导电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金水;基于电导率的发动机润滑油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显荣;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电导率分析仪研制[D];燕山大学;2010年
4 杨晓康;CuWCr复合材料组织演变及其对电性能的影响[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5 夏俊霄;CeO_2基氧离子导电复合材料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樊晓萍;煤纳米孔结构及官能团对煤/PAN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7 陈曦;Cu基原位变形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及加工工艺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黄彦维;高导电率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合成[D];天津大学;2006年
9 陈小龙;主轴电跳动在位检测系统[D];浙江大学;2013年
10 郑鑫;Nd_2O_3-NdF_3-LiF体系中熔盐电导率分布的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