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甜菜碱聚合物的药物载体和医用植入体材料研究
【摘要】:蛋白质在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是纳米药物载体和医用植入体材料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能够在复杂生物环境中有效抵抗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并能在诸如药物载体、医用植入体等领域中实际应用的材料十分有限。近年来,聚两性离子材料已被证实具有优良的抗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如聚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PMPC)、聚磺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PSBMA)和聚羧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PCBMA),这与其强烈的水合能力和优秀的仿生结构密不可分。因此,这些两性离子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围绕聚两性离子材料的优秀特性,考察了羧酸甜菜碱聚合物在复杂环境中的相容性,探索了可逆交联的羧酸甜菜碱聚合物胶束的血液稳定性,评估了靶向基团修饰的聚己内酯-b-聚羧基甜菜碱交联胶束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并研究了羧酸甜菜碱酯在新型生物相容性硅橡胶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四部分:
1、以β-CD为引发剂,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四种不同分子量的星状羧酸甜菜碱聚合物。体外实验表明,这类聚合物被巨噬细胞RAW264.7内吞不明显。体内循环实验发现,分子量为123KDa的星状聚合物在小鼠血液中的循环半衰期可延长至40小时。在多次尾静脉注射两性离子星状聚合物后,仍保持与首次相似的衰减过程,并且未发现主要组织器官有明显损伤或炎症,以及血液中抗体的增加。由此证明了羧酸甜菜碱聚合物具有细胞内吞慢、无免疫原性和长循环等性能,有望成为PEG的替代物。
2、研究了一种通过共聚物自组装得到的胶束,该共聚物以羧酸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CBMA)作为亲水性单元,硫辛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MAEL)作为疏水性和交联单元。该胶束可以很容易地包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并可在模拟细胞内还原环境下快速释放DOX。这种可逆交联的生物相容的两性离子胶束具有在纤维蛋白原(1mg/mL)和50%胎牛血清(FBS)中优异的稳定性和细胞内环境下加速释放药物的优点。
3、研究了含交联基团的聚己内酯-b-聚羧基甜菜碱的阿霉素胶束载体,并在其表面修饰靶向基团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环肽c(RGDyK),从而使其能主动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本交联载药胶束可延长阿霉素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并在c(RGDyK)靶向识别引导下,增强了阿霉素的抗肿瘤效果,同时降低了由阿霉素引起的心肌和生物毒性。这些结果说明,经c(RGDyK)修饰的两性离子交联胶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药物载体。
4、利用光聚合技术制备了一种由羧基甜菜碱酯衍生物、3-甲基丙烯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硅烷(TRIS)和有机硅大分子单体双-αω-(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组成的新型硅橡胶。该材料可通过两性离子前体羧基甜菜碱酯衍生物的表面水解得到高亲水性两性离子材料覆盖的硅橡胶材料,并表现出优异的抗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和细菌粘附能力。也因为疏水基体的保护使酯水解速率缓慢而可控,极大提高了材料抗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性能的长效性。这种表面水解方式使该材料能够避免水中的溶胀,水解前后能保持一致的光学和机械性能。因此,这种长效抗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材料在隐形眼镜和其他医疗设备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1 |
;十二烷基甜菜碱通过省级鉴定[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8年11期 |
2 |
徐鹏;;用离子交换色层分离糖蜜中的棉实糖甜菜碱和腺苷[J];中国甜菜糖业;1991年05期 |
3 |
方云,夏纪鼎,刘学民,周曙光;两性表面活性剂羟基磺基甜菜碱的合成[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4 |
王凤莲;甜菜碱中未反应胺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日用化学工业;1995年03期 |
5 |
胡彩虹,汪以真,许梓荣;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猪体组织中甜菜碱含量[J];分析化学;2001年11期 |
6 |
何元君,张铸勇;甜菜碱系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1996年03期 |
7 |
曾凌三,梁本熹,张跃龙,唐辉尧;两类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缓蚀行为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8 |
蔡邦肖;类甜菜碱药液的膜分离工艺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 |
9 |
杨官娥,陈然,魏文珑;甜菜碱合成反应机制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10 |
周艳丽;卢秉福;;甜菜碱的加工与利用[J];中国糖料;2010年04期 |
11 |
于振云;磺基甜菜碱项目通过鉴定[J];化学清洗;2000年01期 |
12 |
郝立勇,朱晓慧,齐永秀,张恭孝;化学法合成甜菜碱工艺的改进[J];中国甜菜糖业;2003年04期 |
13 |
陈宗刚,吴赞敏,李登利;新型甜菜碱柔软剂微乳化技术的研究[J];印染助剂;2005年02期 |
14 |
吴赛苏;王东;王翠红;;甜菜碱合成方法的改进[J];化工时刊;2007年03期 |
15 |
严明强;任娟;;甜菜碱在个人护理品中的应用[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8年04期 |
16 |
刘丽娜,崔玉民;甜菜碱的合成[J];湖北化工;2001年05期 |
17 |
杨官娥,魏文珑;甜菜碱合成新工艺的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1年03期 |
18 |
穆云,郭晓辉;合成甜菜碱的新工艺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年07期 |
19 |
刘燕燕;曾新安;朱思明;孙卫东;;甜菜碱的生理功能与药物活性[J];现代食品科技;2008年01期 |
20 |
柳恒,苏天铎,唐清富,张红宇;三甲铵乙内酯(甜菜碱)的合成[J];应用化工;199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