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陷波滤波器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无功和谐波补偿问题的研究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全球资源短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并探索新能源的发展。太阳能作为其中一种新能源,以其清洁、丰富、无污染等优势受到众多科研工作者的青睐。于此同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装置投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这些设备产生的谐波影响到电网的质量,电网的污染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电网的污染问题又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单相电路负载无功和谐波电流提取的新方法,该方法能较为准确的检测出所需的信号的频率、幅值、相位等信息。
文章内容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理论分析和实验两方面分析并设计了一台1KW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首先介绍了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的一些关键技术:MPPT、孤岛检测和锁相环;然后确定了电路的拓扑,采用BOOST+H桥逆变的两级式结构,通过控制升压电路的占空比来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采用电流型并网方式,并通过单电感L实现滤波;接下来文章对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策略进行介绍;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自适应陷波滤波器(ANF)原理,在第一部分的设计基础上在电网侧并入整流性负载,采用改进后的ANF法对负载电流中的无功和谐波电流进行提取并补偿,实现向电网传递有功功率的同时对电网电流中的无功和谐波分量进行补偿,改善电网质量,使电网电流正弦化。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该理论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
|
|
1 |
李永东,倚鹏;大功率高性能逆变器技术发展综述[J];电气传动;2000年06期 |
2 |
陈荣,王晓琳,邓智泉;零漂对逆变器的影响及其抑制[J];电力电子技术;2003年04期 |
3 |
徐强,张维刚;电动车用辅助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J];电气传动;2003年02期 |
4 |
闫耀民,范瑜,汪至中;一种改进的电压电流混合控制的并联逆变器[J];铁道学报;2003年03期 |
5 |
王崇武,任章,王淑蓉;SPWM逆变器计算机辅助分析[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6 |
钟思正,王问斯;独立逆变器快速保护作用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7 |
王江,王民,K.M.Tsang;采用主从型逆变器结构的静态同步补偿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
8 |
张洪耀;梁诗莹;;简易逆变器的制作[J];家电检修技术;2003年08期 |
9 |
徐国富;潘孟春;单庆晓;;全数字升压逆变器设计[J];电工技术;2003年01期 |
10 |
;逆变器选型推荐[J];电工技术;2003年08期 |
11 |
邹曙;穆新华;;HPWM逆变器瞬时值反馈控制技术的研究[J];电源世界;2004年09期 |
12 |
李睿,肖岚,黄蕾,陈良亮;并联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分布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4年03期 |
13 |
李俊林,熊健,张凯,康勇;一种逆变器多环控制技术[J];电力电子技术;2004年05期 |
14 |
邹曙,穆新华,彭小兵;HPWM逆变器两种电流瞬时值反馈方式性能比较[J];电力电子技术;2004年05期 |
15 |
于庆广,张晓明,王浩;模块化SPWM逆变器及其遥控/群控功能的设计和实现[J];电力电子技术;2005年03期 |
16 |
陈厚岩,王环,许洪华;具有零电流关断特性的并网型光伏逆变器研制[J];电力电子技术;2005年03期 |
17 |
陈耀军;钟炎平;;一种高效率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8 |
陈旭武,黄丛生;SPWM逆变器电压分析[J];船电技术;2005年02期 |
19 |
张黎;丘水生;;滑模控制逆变器的分析与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
20 |
崔博文;;基于复参数估计的逆变器故障实时检测[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