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校合作独立学院校园建设与管理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中国的高校数量翻倍增长,其中主要增长的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模式-独立学院。这些学校虽然建校时间短,其中很多学校依然依托母校与社会的力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校的不断发展,学生和老师对学校的建筑要求不断提升。由于高校建筑当年被快速设计和建造,其带来的后遗症以及建校后先量后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导致在建筑使用和管理中逐步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的完善、建筑文化的发展、建筑工程的科学性和程序的规范性、建筑应用的协调性、建筑资源的合理使用与环境的保护等。相比一般的独立学院,市校合作的独立学院因其学校性质决定,更愿意从社会效益出发,去解决这些问题。目前以生命周期造价、绿色建筑等单方面研究较多,全面视角对建筑生命周期的统筹管理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以市校合作独立学院的建筑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建筑生命周期中各种问题的研究,围绕建立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效机制进行初探,分析了问题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提供具体详实的、有研究价值的市校合作独立学院建筑的现状和其生命周期特点,进而针对现状与期望、问题与办法的现实矛盾,尝试性地对市校合作独立院校建筑生命周期中的问题解决提出了一些建议,也希望对其他高校类的、公共建筑类的建筑生命周期的统筹性管理引起一些触动。本文中在对国内和国外的有关研究情况介绍的基础上,实现了研究手段和范围的确定,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本次调研的对象--市校合作独立学院的建筑生命周期的基本特点。在研究中的关键在于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各种比较和学习、管理模型整理等方法,对该类学院建筑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将国家层面的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从物质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剖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以“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对市校合作独立学院建筑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并对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