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机理模型降阶与控制研究

朱燎原  
【摘要】:新型能源是解决当前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困境的重要手段,核能是一类发展成熟且有应用前景的新能源。HTR-PM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是第四代核电装置,有本质安全性,燃烧效率高。HTR-PM作为强非线性、大滞后对象,耦合程度高,机理模型复杂,计算时间长。本文针对HTR-PM机理模型的降阶与控制算法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针对线性和非线性ODEs系统,分析了基于平衡截断的模型降阶方法。采用该方法对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s系统进行降阶的结果表明:平衡变换后的全阶系统与原始模型间不存在误差,模型降阶前后的动态特性差异来源于平衡截断。该动态特性的差异可以通过改变经验格拉姆矩阵的权重得到改善。2.提出一种针对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DAEs)的模型降阶算法。首先采用系统分解的方法,消去系统中的代数方程,将微分代数方程组(DAEs)转化为微分方程组(ODEs);然后采用平衡截断法对微分方程组ODEs进行降阶。该方法应用于高温气冷堆HTR-PM反应堆的机理模型,为了降低符号变量消元后ODEs的变量规模,提出了一种简化ODEs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模型降阶前后的动态特性比较,求解时间降低为原始系统的30%,动态特性几乎相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3.针对HTR-PM蒸汽发生器的机理模型中代数变量远大于微分变量的特征,提出了一种事件矩阵的稀疏度分析方法。先对系统进行结构分解,将系统分解若干子系统,然后对代数方程进行简化。动态特性的仿真结果表明,蒸汽发生器机理模型的求解时间降低为原来的60%。4.建立了基于降阶机理模型的非线性控制算法,对HTR-PM进行大范围变负荷控制操作。对比本算法与理想NMPC控制器的精度,闭环情况下两者几乎有相同的精度。反应堆模型变负荷时,降阶系统比原始系统的平均求解时间下降为25%,核蒸汽供应系统NSSS的平均求解时间减少为原始系统的56.6%,且数值稳定性更高。最后,总结全文的主要工作,根据研究中的不足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寿松,林道垣,谢义成;经典模型降阶方法述评[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2 李雪峰;王建国;;内平衡系统多目标最优模型降阶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08期
3 代冀阳;冉桥;蒋沅;黄盈;;几种模型降阶方法的仿真对比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3年02期
4 阮洪宁,史忠科;带有模型降阶的μ综合算法及应用[J];飞行力学;1999年02期
5 于涛;曾庆良;李文杰;;基于键合图的物理模型降阶方法[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7年01期
6 侯丽敏;杨帆;曾璇;;互连线高效时域梯形差分模型降阶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2年05期
7 王景;李爱军;亢锐;;弹性飞机模型降阶软件设计[J];测控技术;2012年08期
8 马凡;马伟明;付立军;康军;范学鑫;叶志浩;王刚;;一种非线性多时间尺度系统模型降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16期
9 李灏,张春路,丁国良;计算墙体反应系数的模型降阶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7期
10 李小虎;杜海峰;庄健;王孙安;;基于小世界原理的模型降阶优化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1 汪庆;李爱军;亢锐;王长青;;参数优化配置的广义奇异摄动弹性飞机模型降阶研究[J];测控技术;2014年02期
12 张京军;何丽丽;高瑞贞;;基于模型降阶的压电柔性结构动力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09年07期
13 章敏;谢永;蔡国平;;桁架系统的模型降阶及其主动控制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1年04期
14 祝小平,陈士橹;一种简便的模型降阶处理方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15 赵洪山;宋国维;江全元;;利用平衡理论进行电力系统模型降阶[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2期
16 范蟠果;杨生忠;韩涛;;基于模型降阶的积分分离PID调节在喷雾结冰系统中的应用[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4年01期
17 缪炳祺,曲广吉,夏邃勤,程道生;关于柔性航天器动力学模型降阶问题[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11期
18 王锋;唐国金;李道奎;;基于模态价值分析的结构动力学模型降阶[J];振动与冲击;2006年03期
19 程康;叶佐昌;喻文健;;大规模RC网络的优化消去模型降阶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2年11期
20 张荷芳,贺为婷,倪原;大系统的一种模型降阶方法[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付红;陈雪波;王成玖;;大系统链式约束模型降阶方法[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潘杨;吴峻;刘伟丰;;惯导系统在地籍测量线解算中的误差模型降阶分析[A];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新世纪惯性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C];2012年
3 刘铸永;洪嘉振;;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降阶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陈陆平;席裕庚;张钟俊;;模型降阶的加权集结法[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5 程刚;倪何;孙丰瑞;;基于演化计算的流体网络模型降阶和参数辨识[A];Proceedings of 14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CCSSTA’2012)[C];2012年
6 谢永;蔡国平;;柔性结构内平衡模型降阶与主动控制的实验研究[A];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秦永胜;徐用懋;方崇智;唐杰;;多元精馏塔动态模型降阶的新方法[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8 刘盼;蔡国平;;捆绑式运载火箭的一体化模型降阶与主动控制[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童东兵;受控系统模型降阶及其稳定性研究与应用[D];东华大学;2014年
2 杨帆;集成电路分析中的模型降阶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潘晓达;非线性电路系统的轨迹分段线性模型降阶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杜鑫;基于LMI技术的线性系统模型降阶与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D];东北大学 ;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昊;集成电路分析领域的模型降阶方法研究与改逬[D];复旦大学;2014年
2 姚泊彰;半马尔可夫跳变系统的模型降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涂坤;线性负虚系统的模型降阶方法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4 孙明敏;大柔性飞行器结构建模与姿态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5 吴娟;基于LMI的频率加权模型降阶方法及其应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6 李芳;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理论的电力系统模型降阶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7 李莉;基于Krylov子空间法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降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卢昌盛;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模型降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9 卢方明;大规模互连线模型降阶算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年
10 朱燎原;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机理模型降阶与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