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垂直灵敏度核函数的浅海尺度海域声层析
【摘要】:海洋声层析是基于声传播多途效应的一种观测物理海洋的方法,常被用于反演大尺度海域的声速剖面、温度、盐度等物理海洋信息。本文分别用射线声学理论和简正波理论对波动方程求解,在距离无关的海洋环境中,建立基于微扰法建立声速扰动和传播时延扰动之间的线性关系。其中,在基于简正波理论的声层析中,本文引入定量描述传播时延扰动的灵敏度核函数。灵敏度核是关于造成传播时延变化的声速扰动的三维空间分布,其推导是基于格林函数的一阶玻恩近似,将声速扰动和时延扰动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转化为线性。通过绘制灵敏度核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类似于高频情况下基于射线理论的声能分布图,发现在低频情况下,传播时延敏感于声线周围的菲涅尔区的声速变化,而不是声线本身的声速变化。此外,我们还可以知道存在正声敏性区域,即经过正声敏性区域的声线有正声速扰动,并且到达波峰的传播时延变大。之后,声层析变成了求解观测方程的逆问题,本文采用正则化约束的最小二乘的方法来反演声速扰动,在微扰小尺度浅海环境和有小尺度涡扰动的浅海环境下分别进行仿真,对比垂直灵敏度核函数浅海声层析和射线走时浅海声层析的反演精度,发现在小尺度浅海低频环境下垂直灵敏度核函数的反演精度远高于射线走时方法。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浮标的小型海洋声层析仪,设计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远距离通信方法,并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基于浮标实时姿态的远距离通信方法的可靠性。
|
|
|
|
1 |
王志强;姜卫东;安良;陆佶人;;三维浅海简正波混响模型[J];声学技术;2007年05期 |
2 |
张仁和,肖金泉,龚敏;浅海中单个简正波的分析[J];声学学报;1980年02期 |
3 |
王蕴玉,周纪浔,李红海,张正中,姜胜立,尚尔昌,包青华,许龙江,严国光;空间过滤简正波的模拟实验研究[J];声学学报;1981年02期 |
4 |
张仁和,金国亮;浅海平均混响强度的简正波理论[J];声学学报;1984年01期 |
5 |
宋知用;激冲次声信号简正波的分离[J];声学学报;1984年03期 |
6 |
唐应吾;在不远离截止频率时均匀浅海中简正波的衰减系数[J];海洋科学;1986年01期 |
7 |
尚尔昌,高天斌;过滤简正波的若干理论问题[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6年03期 |
8 |
王恕铨,马恒仁,林俊轩;简正波时域分离的模拟实验研究[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
9 |
侯温良,吴承义,张仁和;识别与提取简正波的一种简化方法[J];声学学报;1988年01期 |
10 |
张仁和,卢征峰;浅海中简正波的衰减与群速[J];声学学报;1989年06期 |
11 |
赵航芳,宫先仪,李然威,杨华,胡青;浅海混响实验数据垂直指向性简正波建模分析[J];声学与电子工程;2001年04期 |
12 |
李整林,鄢锦,李风华,郭良浩;由简正波群延时及幅度反演海底参数[J];声学学报;2002年06期 |
13 |
张仁和,黄晓砥,宫在晓;运动声源与接收器的脉冲简正波传播[J];声学学报;2004年04期 |
14 |
王宁,刘进忠,吴德星;简正波耦合机理与(广义)射线简正波转换[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15 |
彭朝晖,张仁和;三维耦合简正波-抛物方程理论及算法研究[J];声学学报;2005年02期 |
16 |
刘进忠;王宁;高大治;;反演声场简正波耦合系数矩阵[J];声学学报;2006年04期 |
17 |
王好忠;王宁;高伟;;一种局地简正波快速求解方法——耦合简正波计算[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18 |
姚万军;蔡志明;;基于简正波的浅海混响序列仿真[J];声学技术;2009年01期 |
19 |
黄勇;李宇;朱沛胜;李峥;黄海宁;;基于水平合成阵列的简正波波数估计[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9年03期 |
20 |
高博;杨士莪;朴胜春;黄益旺;;浅海远程海底混响的耦合简正波模型[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年12期 |
|